例谈智性办学立校的制度创新与实践
——大连三中教育管理模式解读

2016-11-26 03:39刘长存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校本学校课堂教学

□ 刘长存

例谈智性办学立校的制度创新与实践
——大连三中教育管理模式解读

□ 刘长存

学校的内涵发展是对自我的反思和超越,2015年,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大连三中完成了“高中生创意思维教育”特色项目建设;进行了深度教学改革,着力打造以“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为核心的“1、2、3、4课堂教学模式”;德育校本课程完成了系列化设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教育会议精神,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以规范求质量,以特色谋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文化立校、特色立校、科研立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目标,把大连三中逐步建设成为高品质学校。

智性办学;学生;学校教育;实践

何谓“智性”?“智”,即“智慧、智能、智略”,就是智慧与能力;“性”,即“生性、情性、理性”。学校教育始于激发兴性、培养志性并发展情性,目标指向增添智慧,提高能力。

从培养目标来看:“智”反映学校努力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从知识基础到认知水平,从思维能力到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落实智育目标。另一点反映学校努力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提升,从公民道德到社会责任,从心理品质到自我调适能力,全面落实德育目标。

从教育内容来看:“智”侧重于学校设置的各门文化课程,落实课程计划,提高教学有效性,优质高效地完成各学科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则侧重于学校开发的各类校本课程与课外活动,拓展课程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个性发展,重视特长培养。

一、内涵发展,文化立校

高度重视文化在学校全面育人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品质。主要完成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培育学校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以“三风一训”为主题的学校内涵文化建设。

三中迎来60岁华诞,我们借此机会整理学校历史、收集整理口授历史,萃取出学校的主流文化,进而形成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的具体表达。学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以此为主题的文化建设,用故事化的学校精神引领人,用制度化的学校精神约束人。

第二,做好学校《2014-2017年发展规划》。从学校的愿景、使命、战略目标,关键的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指标,战略改进领域,价值观与行为准则5个层次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第三,实施校园青山工程,完善教学楼厅廊建设。

第四,以“基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文化研究”省级科研课题为载体,修订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依据制度各项流程,规范操作,重在实效。

二、规范管理,质量立校

规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强调规范就是强调细节管理,强调管理细节。规范管理才能实现质量立校的目标。这方面本学期将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十六件事情:

第一,探索项目开发与级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评估体系。鉴于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拟在启动探索项目开发与级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评估体系。

第二,加强队伍建设。(1)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2)加强校本培训的设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及校级联动的方式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教师;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打造一支能够承担循环教学任务、能当班主任的教师队伍。(3)办公室是学校文化的标志,是教研组组风的具体体现,见微知著,因此,教研组要在特色办公室的布置上动脑筋,做设计。

第三,教学工作。(1)高效课堂教学推进。继续以备课组导学案研发为载体,开发班级学习小组建设、课堂评价等项目,丰富完善“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课堂教学模式,踏实推进高效课堂建设。(2)研究两考。总结省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经验和不足,全面提升“两考”质量。(3)研究学生。进行学情调查与分析,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学习。(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及监督反馈。对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听课等教学常规活动每月检查、反馈一次,学期末公开展示一次,以推动学校教学常规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5)抓好教学质量的评估分析。继续完善使用教学评估软件,使学校教育教学及常规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信息化轨道。力争使学校的一切考试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必要性、成为使学生发展和推动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

第四,德育工作。(1)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2)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女生课堂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编订教材;开发男生修养课;活动型课程设计形成系列,组织好学生艺术节(老师参与);开发传统文化课程。(3)班主任团队建设。坚持例会制度,坚持例会培训分享制度,继续班主任“四同”工作,本学期培训重点提升班主任进行班集体活动策划实施的能力,研讨重点为高效课堂改革中有关班级学习小组建设及评价。学期末编辑《我的团队我的班——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经验集》。(4)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建设。学生会改选,打造明星社团,打造“三中传媒”。(5)宣传阵地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充分利用壁报,板报等宣传阵地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使校园文化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五,安全工作。(1)借平安校园申报之机,进一步规范学校安全工作。(2)安全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关注日常教育。

三、创新教育,特色立校

经前期筹备,本学年度将全面推进《大连市第三中学“学生创意思维培养”实施方案》,实施学校“创意思维培养”特色建设,实现“三个人人目标”:即“人人有自信、人人有成果、人人成良才”,把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作为学校学生的典型特质,培养学生一生最需要的核心素养和本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第一,打造一支队伍。制定《“创意思维培养”教师培训方案》,鼓励教师与众不同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一批特色骨干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示范、引领,将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同时实现教师个人专业的成长——打造“创意思维培养”特色的名师。

第二,搭建一个平台。整合课程,将“创意思维培养”校本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并将其确定为校本全员必修课程。同时,把国家规定必修、选修学科课程中蕴涵“创意思维培养”类进行校本化处理和自主开发多元化“创意思维培养”校本课程并举。

第三,培养一批人。组织学生参加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参加市、省、国家组织的各种创新大赛,把学生创意转化为创新成果,努力为学生创造参加自主招生的条件。

四、行动研究,科学立校

第一,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科研制度。已经通过立项的省市级科研课题严格把关,有序推进,要重质量,出成果。围绕学校特色建设、高效课堂改革和德育创新等各项课题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二,学校管理。坚持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监督作用。提炼学校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丰富和滋养“微笑、勤奋、创新、卓越”的三中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以“三风一训”为主题的学校内涵文化建设。

第三,队伍建设。深化“仁、雅、精、和”的教风,重视学科教学骨干的培养;培养锻造一支富有开拓创新、自强不息、奋发进取、情系师生的管理队伍;培养锻造一支政治坚定、胸怀全局、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身体力行、无私奉献的党团员队伍;培养锻造一支立足岗位、服务育人、责任心强、开拓创新、服务意识浓厚的教职工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奠基。

第四,德育工作。深化“诚、健、博、勤”的学风,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性教育;形成德育校本课程整体架构,精研3门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推进学生社团建设,鼓励特色学生社团蓬勃发展。

第五,教学工作。继续以导学案为载体,发挥联盟鼓励创生特色鲜明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踏实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及监督反馈,细节求实,提高管理实效;通过卓越教师工作室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一批学科骨干教师。做好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全面攻坚战,全面提升“两考”质量。

第六,特色建设。深入推进“创意思维培养”特色学校建设。充分发挥“思维培养研究中心”的作用,开发系列课程并组织实施。

[1]裴跃进.理念新、教法新、学法新——教学名家智慧课堂特色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0).

[2]孙自强.实践共同体视域下U-S合作模式的重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4).

责任编辑:夏晓畅

刘长存,大连市第三中学校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校教学管理研究。

D630

A

2095-5103(2016)20-0072-02

猜你喜欢
校本学校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学校推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