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33和白介素-35在乙型肝炎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

2016-11-28 05:52赖道权邓勇邱艳邱自辉欧书强陈宇邓峥
肝脏 2016年10期
关键词:白介素卡韦抗病毒

赖道权 邓勇 邱艳 邱自辉 欧书强 陈宇 邓峥



·临床与基础研究·

白介素-33和白介素-35在乙型肝炎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

赖道权 邓勇 邱艳 邱自辉 欧书强 陈宇 邓峥

目的 探讨白介素(IL)-33和IL-35在乙型肝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前血清,并同时收集成功随访规律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6月后患者血清,另外选择18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IL-33和IL-35水平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和CHB组IL-33水平分别为5.1±2.9 pg/mL和11.7±7.6 pg/mL,IL-35水平分别为28.9±24.7 pg/mL和271.8±480.4 pg/mL,两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38和2.140,P值分别为0.002和0.039)。抗病毒治疗6月后血清IL-33和IL-35水平均明显下降,分别为7.1±3.8 pg/mL和46.1±29.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5和2.044,P值分别为0.025和0.048)。结论 IL-33和IL-35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治疗好转后均明显下降,提示IL-33和IL-35参与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

肝炎;乙型;IL-33;IL-35

乙型肝炎病毒(HBV) 是一种不直接引起细胞破坏的嗜肝 DNA 病毒,其引起肝脏损伤的机制主要和机体免疫系统介导有关,宿主免疫系统识别HBV 并触发免疫应答导致肝细胞损害,临床表现为肝功能血清转氨酶升高。目前一般认为 HBV 感染后细胞因子在肝脏组织损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对引起肝组织病理损害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然而,HBV感染后,哪些细胞因子参与以及如何参与肝脏组织损害过程尚未完全阐明。故本研究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33和IL-35水平,探讨其是否参与了CHB疾病的发生及发展。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

选择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肝病科门诊及住院CHB患者40例,再选择其中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规范抗病毒6个月后成功随访,且HBV DNA下降的乙型肝炎患者19例作为试验组,收集治疗前血清及抗病毒治疗6月后血清,其中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23~54岁,平均(34.4±8.2) 岁。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8例,即健康对照组(HC),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3~53岁,平均年龄(34.8±11.1)岁。所有患者诊断及抗病毒治疗均符合2010年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标准[3],近3个月未接受过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糖皮质激素)、保肝及抗病毒治疗,排除合并药物性、酒精性、自身免疫性、原发性肝癌及甲、丙、丁、戊型等病毒的重叠感染病例。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检测方法

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待全部标本收集完毕后取上述冻存的血清标本室温冻融后通过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细胞因子IL-33和IL-35水平(购自美国 MAR -KET公司),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提供的说明书进行,在酶标仪450 nm处读取数据。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购自上海华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化仪(Dimension Rxl Max)检测ALT、AST、TBil、DBil等生化指标,HBV DNA检测仪器购自厦门安普利生物有限公司,恩替卡韦分散片由江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三、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HC组和CHB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C组和CHB组间生化学指标(TBil、DBil、ALT、AS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B组IL-33和IL-35水平均高于正常组,见表1。

表1 HC组和CHB组间年龄分布、TBil、ALT、AST、IL-33、IL-35水平比较(±s)

二、CHB组抗病毒治疗IL-33和IL-35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均P<0.05,但仍高于HC组,但均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IL-33和IL-35水平比较(±s)

注:与HC组比较t分别为1.796和1.914;P分别为0.081和0.064

讨 论

HBV感染后的临床转归取决于病毒的毒力、数量和宿主的免疫应答能力。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是防御病毒感染及病毒感染后清除的关键因素,其中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根据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可以将其分为Th1、Th2、Th17和Treg细胞。大量研究表明,Th1/Th2和Th17/Treg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失衡是病毒性肝炎慢性化和不良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

IL-33是一种核内蛋白质,同时又能被释放到细胞外,扮演着双重角色,不但作为核内转录因子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还作为细胞因子影响信号通路的转导[4]。细胞受损或坏死而非凋亡后,IL-33被动分泌到胞外,启动宿主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激活特定免疫细胞促进炎症介质,促炎因子的释放,发挥类似高迁移率组蛋白的警报素作用[5]。

研究证实[6],正常肝组织的肝窦内皮细胞和门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内有IL-33表达。Mchedlidzet等[7]研究提示,肝纤维化进程中IL-33与固有免疫应答之间有重要的关系,其他研究者[8]也证实IL-33作为固有细胞免疫反应的协同刺激因子促进肝内iNKT细胞增殖与激活,增加γ干扰素的生成,参与肝脏病理生理调节过程。本研究显示,CHB患者组IL-3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IL-33参与了CHB的发病过程。研究发现IL-33/ST2通过阻止Th1/Th17细胞介导肝免疫反应对伴刀豆球蛋白诱导的肝炎具有保护作用[9],提示CHB患者发病后,IL-33水平反应性升高,起到保护肝脏作用有关。另外,通过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24周后复测上述CHB患者IL-33水平,发现患者血清IL-33水平明显下降,但仍稍高于正常者水平。与Wang等[10]经过12周的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后,伴随着HBV DNA的含量减少,IL-33显著下降结果一致。

IL-35是最近发现的抗炎细胞因子,能够调节免疫反应,从而阻止及延缓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11],在人体内其大部分是由调节性 T 细胞分泌,并且是该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所必须的关键细胞因子[12]。Liu F等[13]研究发现,CHB患者外周血CD4+T 细胞中IL-35 的表达呈现差异性,提示IL-35在病毒感染中发挥诱导免疫耐受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CHB组IL-35水平明显高于HC组,提示IL-35参与了CHB疾病的发病过程,与石银月等[14]研究一致。另外,通过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24周后复测上述CHB患者IL-35水平发现,患者血清IL-35水平明显下降,但仍稍高于正常者水平,提示CHB且控制后IL-35可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对维持机体正常免疫调控起到一定的作用。

因此,IL-33和IL-35在CHB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检测其血清水平的变化,有利于进一步明确HBV的发病机制和预后,从而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1] Bertoletti A, Maini MK, Ferrari C. The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during HBV infection: immunological controversies. Antivir Ther. 2010, 15 Suppl 3:15-24.

[2] Larrubia JR, Benito-Martínez S, Miquel-Plaza J, et al. Cytokines their pathogenic and therapeutic role in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Rev Esp Enferm Dig, 2009, 101: 343-351.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 67-77.

[4] Palmer G, Gabay C.Interleukin-33 biology with potential insights into human diseases. Nat Rev Rheumatol, 2011, 7: 321-329.

[5] Arshad MI, Piquet-Pellorce C, Samson M. IL-33 and HMGB1 alarmins: sensors of cellular death and their involvement in liver pathology. Liver int, 2012, 32: 1200-1210.

[6] Marvie P, Lisbonne M, L'helgoualc'h A, et al. Interleukin-33 over 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liver fibrosis in mice and humans. J Cell Mol Med, 2010, 4: 1726-1739.

[7] McHedlidze T, Waldner M, Zopf S, et al. Interleukin-33-dependent innate lymphoid cells mediate hepatic fibrosis. Immunity, 2013,39: 357-371.

[8] Bourgeois E, Van LP, Samson M, et al. The pro-Th2 cytokine IL-33 directly interacts with invariant NKT and NK cells to induce IFN-gamma production. Eur J Immunol, 2009, 39: 1046-1055.

[9] Volarevic V, Mitrovic M, Milovanovic M, et al. Protective role of IL-33/ST2 axis in Con A-induced hepatitis. J Hepatol, 2012, 56: 26-33.

[10] Wang J, Cai Y, Ji H, et al. Serum IL-33 levels are associated with liver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J Interferon Cytokine Res, 2012,32: 248-253.

[11] Collison LW, Workman CJ, Kuo TT, et al. The inhibitory cytokine IL-35 contributes to regulatory T cell function.Nature, 2007, 450:566- 569.

[12] Chaturvedi V, Collison LW, Guy CS, et al. Cutting edge: Human regulatory T cells require IL-35 to mediate suppression and infectious tolerance. J Immunol, 2011,186:6661-6666.

[13] Liu F, Tong F, He Y, et al. Detectable expression of IL-35 in CD4 + T cells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Clin Immunol, 2011, 139:1-5.

[14] 石银月,颜学兵,徐娟,等. 慢性 HBV 感染者外周血中IL-35表达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6:33-36.

(本文编辑:易玲)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课题(20154043)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

邓勇,Email: 490698443@qq.com

2016-01-07)

猜你喜欢
白介素卡韦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