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6-11-28 05:52李鑫王寿明王敏张馨董源何长伦耿家宝
肝脏 2016年10期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型卡韦

李鑫 王寿明 王敏 张馨 董源 何长伦 耿家宝



·临床与基础研究·

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李鑫 王寿明 王敏 张馨 董源 何长伦 耿家宝

目的 评估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治疗HBV相关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本科住院治疗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157例,分3组,恩替卡韦组52例,拉米夫定组55例,对照组50例。3组患者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组分别口服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指标包括:24周生存率,12周HBV DNA转阴率、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变化,住院时间,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组患者的24周生存率分别为69.2%(36/52)、72.7%(40/55),高于对照组56%(28/50)(P均<0.05)。治疗12周,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组较对照组患者的TBil、ALT、AST均显著下降(P均<0.05)、PTA显著升高(P<0.05);HBV DNA的转阴率分别为88.5%(46/52)、85.5%(47/55),高于对照组10%(5/50)(P均<0.05)。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5±48.6) d、(79±44.3) d,低于对照组(124.3±58.5) d(P均<0.05)。结论 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可提高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良好。

乙型重型肝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生存率

肝衰竭又称重型肝炎,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主要临床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全球约2.4亿人曾感染HBV[1],我国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2],HBV感染是引起肝衰竭的首要病因,也是最常见的肝脏死亡原因[3]。HBV感染导致的重型肝炎常发生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也有少部分患者表现为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近些年,随着抗病毒药物的使用,HBV相关肝衰竭发生率呈减少趋势。但由于部分患者早期就诊意识不足、不规范停用抗病毒药,HBV相关肝衰竭仍时有发生。对于HBV相关肝衰竭,内科尚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手段,但如果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积极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可有效减少病死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治疗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157例,诊断符合《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的标准。分3组,恩替卡韦组52例,拉米夫定组55例,对照组50例。恩替卡韦组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9±12.3)岁;拉米夫定组男性40例,女性15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5±10.4)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7±16.8)岁。3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生化、HBV DNA、HBV-M、凝血常规、血常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其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恶性肿瘤等,存在严重的心、脑、肺、肾等器官疾病的患者。

二、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具体包括卧床休息,补充白蛋白、血浆、维生素等,同时给予保肝治疗。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江苏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 0.5 mg 口服 1/d;拉米夫定组给予拉米夫定(英国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100 mg 口服 1/d。

三、观察指标

24周生存率,12周HBV DNA转阴率、肝功能、PTA变化,平均住院时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四、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治疗24周患者生存率比较

治疗24周后,恩替卡韦组、拉米夫定组、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69.2%(36/52)、72.7%(40/55)、56%(28/50)。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肝功能指标和PTA比较

3组患者的肝功能部分指标、PTA结果见表1。治疗12周,恩替卡韦组、拉米夫定组与对照组相比,TBil、ALT、AST指标显著下降(P<0.05)、PTA显著升高(P<0.05);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组两组患者之间肝功能指标、P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治疗12周,HBV DNA的转阴率比较

治疗12周,恩替卡韦组、拉米夫定组、对照组HBV DNA的转阴率分别为88.5%(46/52)、85.5%(47/55)、10%(5/50)。两组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四、住院期间并发症比较

住院期间,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见表2。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PTA比较

注: a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

表2 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注: a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

五、住院时间比较

3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见表3,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3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注:a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

讨 论

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预后极差,肝移植是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但因费用昂贵、供肝缺乏、移植后排斥反应等诸多原因,限制了在临床中的应用。HBV可激发机体免疫反应,进而造成肝细胞坏死,在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靶抗原HBcAg的表达,减轻细胞毒性T细胞对肝细胞的攻击,缓解肝脏炎症[4]。HBV相关肝衰竭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病毒复制,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建议选用强效、快速、低耐药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采取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HBV相关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6]。

荟萃分析表明,765例HBV相关肝衰竭患者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后,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降低,短期生存率明显提高,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在改善患者短期生存率方面效果相似[7]。相关的研究表明,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不仅可以提高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且治疗过程安全性良好;与拉米夫定相比,恩替卡韦能够更快降低HBV DNA水平,但是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病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8-9]。本研究对107例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分别给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并同时给予保肝、退黄及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表明,治疗12周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凝血常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周生存率分别为69.2%、72.7%,显著高于对照组(56%)(P<0.05),且抗病毒治疗过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这与以往报道一致。

拉米夫定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核苷类似物,能抑制DNA合成和HBV逆转录酶活性,迅速降低病毒载量,且安全性较好,主要缺点为长期服用耐药率较高[8, 10]。恩替卡韦是脱氧鸟苷的类似物,其耐药基因屏障高,初治患者治疗5年的累积耐药率约为1.2%[11]。本研究中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12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8.5%、85.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拉米夫定费用较低,短期抗病毒作用效果和恩替卡韦无显著差异,但长期服用耐药率较高,服用4年耐药率可高达66%[12],一旦发生耐药,可再次导致严重肝损害,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期服用。由于安全性较好,考虑作为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过渡治疗,待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情稳定后,可考虑换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耐药率低的药物。

重型肝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死亡风险。尤其是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一旦出现,往往提示预后不佳。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对HBV相关重型肝炎患者积极抗病毒治疗,可减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等并发症的发生,但3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本研究入组病例数较少,抗病毒治疗能否减少自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在住院时间方面,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4.3±58.5) d、(85±48.6) d,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可有效抑制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机体内HBV的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水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缩短住院时间,安全性较好。在临床工作中,对有用药指征的HBV相关重型肝炎患者,应积极使用,以期获得更多收益。

[1] Ott JJ, Stevens GA, Groeger J, et al. Global 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new estimates of age-specific HBsAg seroprevalence and endemicity. Vaccine,2012,30:2212-2219.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 肝脏,2015,20:915-932.

[3]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177-183.

[4] Villeneuve JP, Condreay LD, Willems B, et al. Lamivudine treatment for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resulting from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ology,2000,31:207-210.

[5] Miyake Y, Iwasaki Y, Takaki A, et al. Lamivudine treatment improves the prognosis of fulminant hepatitis B. Intern Med,2008,47:1293-1299.

[6] Tillmann HL, Hadem J, Leifeld L,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amivudin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or fulminant hepatitis B, a multicenter experience. J Viral Hepat,2006,13:256-263.

[7] Yu S, Jianqin H, Wei W,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ucleos(t)ide analogues in the treatment of 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 meta-analysis. Ann Hepatol,2013,12:364-372.

[8] Cui YL, Yan F, Wang YB, et al. Nucleoside analogue can improve the 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associated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 Dig Dis Sci,2010,55:2373-2380.

[9] 黄平,杨永峰,钟华平. 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肝脏,2008,13:85-87.

[10] Sun LJ, Yu JW, Zhao YH, et al.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rognosis in lamivud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 25: 583-590.

[11] Tenney DJ, Rose RE, Baldick CJ, et al. Long-term monitoring shows hepatitis B virus resistance to entecavir in nucleoside-naive patients is rare through 5 years of therapy. Hepatology,2009, 49:1503-1514.

[12] Yao GB, Zhu M, Cui ZY, et al. A 7-year study of lamivudine therapy for 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in China. J Dig Dis,2009,10:131-137.

(本文编辑:易玲)

210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全军肝病中心

耿家宝,Email: gengjiabao666@126.com

2016-02-14)

猜你喜欢
拉米夫定乙型卡韦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恩替卡韦单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初次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