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发球认知辅助训练的“干预-水平匹配”效应

2016-12-09 12:58毕晓婷蒋宏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发球表象高水平

毕晓婷,蒋宏伟

网球发球认知辅助训练的“干预-水平匹配”效应

毕晓婷1,蒋宏伟2

以认知干预为代表的心理技能训练被广泛用于运动员技能的改善,其中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对运动操作表现的改善获得大量的研究支持,但在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中的适用情况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考察能否通过认知干预来加以改善不同水平网球选手的发球准确性。研究对象为国家网球青年集训队男运动员(n=24)与网球专项大学生男运动员(n=24)。研究采用3×2组间设计。实验组在两周间进行6次发球表象训练或自我谈话训练,对照组观看体能训练录像。因变量为一发击中目标区域的准确度改善率,协变量为身高。结果显示,对高水平选手而言,表象训练与自我谈话对一发准确性均有改善效果,表象训练效果更优;对大学生运动员而言,只有自我谈话能改善一发准确性而表象训练无显著效果,但自我谈话对大学生运动员一发准确性的改善效果比优秀运动员更明显。本研究总体支持了认知干预的有效性,同时提出针对专项需求和训练目的将心理训练方法与运动水平进行匹配是确保心理训练有效的重要前提。

表象训练;自我谈话;认知干预;网球;发球

0 引言

网球发球是最难掌握的击球环节,但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有助于在一局里赢球或取得领先[1]。发球技术是网球比赛中唯一完全可以自我控制的技术,同时也是中国运动员目前网球能力当中的一块短板[2-3],对发球技术的改善一直是我国网球选手职业化过程当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在网球选手发球,特别是完成第一发球(以下简称一发)时,追求高球速下的成功率和准确性是最终目标。Guillot等人[4]的研究指出,在职业赛事中,高水平选手的第一发球通常首先追求速度,将球打到目标区域的成功率为40%-70%;而第二发球(以下简称二发)速度相对较慢,但正确发球区域的几率更高,接近90%。因此,选手发球水平之间的差异往往体现在能否在一发速度下仍保持较为准确的落点[4]。评估发球表现时,球速和准确性两个因素都需要被考虑在内。更多以球速作为评价标准而相对轻视落点的传统国内发球训练和评价体系并不符合网球实战的要求。立足于实战,在高球速基础上追求准确性提高的发球训练才是符合职业网球发展趋势的发球训练理念[2]。

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在国外研究中被广泛用于网球发球的辅助心理训练[5]。表象训练的常见训练范式是:要求运动员在脑中演练发球动作的整个过程或部分环节,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包括动作的外部表象和内部表象。最近的研究显示,更有针对性的、采用外部视角的表象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形成发球动作的全局感和动作的思维图像,因此对于改善发球表现的实际效果更好[6]。

自我谈话训练则是要求运动员以语言形式(出声、默念、抄写等方式)复述在发球过程中与完成动作相关的指令[7-8]。该谈话内容可以是来自教练员的指导,或者自己感到重要和有效的关于动作的指令;可能关于过程,也可能关于结果。自我谈话训练的效果虽然得到了一定数量研究的支持[9],但将自我谈话用于发球技术训练的研究中,参与者以新手为多,且主要是基于自我谈话的匹配理论,将发球作为一种精细技能来验证自我谈话对操作表现的干预效果[8]。

综上所述,提高一发的落点准确性是目前国内发球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以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训练为代表的认知干预可以对该训练过程产生有益的辅助作用。目前,将认知训练与发球技术训练有机结合,作为发球技术改善辅助手段的研究还未见。本研究将运动水平作为第三变量,对其与心理训练方法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检验是一个新的思路,不仅对自我谈话匹配理论的部分内容进行验证,也能为理解认知干预影响操作表现的实质做出新的理论贡献。

本研究的目的为:考察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两种认知干预方法对于一发情境中发球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并比较两种干预方法对于不同水平的网球选手是否具有不同的影响。研究假设为:(1)高水平选手总体一发准确性更高;(2)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均能改善实验组的一发准确性;(3)表象训练对高水平选手发球的改善效果更优,因为高水平选手能够形成更为清晰正确的表象;(4)自我谈话训练对高水平选手发球的改善效果更优,因为高水平选手能够生成更加准确的自我谈话内容。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参与者均为男性,最初参与者共52人,后因中途退出等原因删除4人,剩余48人,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参与者基本情况Table 1 Profiles of participants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程序

研究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开展,为期两周。

参与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和实验保密协议(要求不得与参加实验的其他人员沟通自己训练期间的具体内容)后,对全部参与者进行一发准确性测试,其结果作为初始一发准确性指标;随后两周所有参与者每周参加3次发球训练,国家集训队和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分别由同一位教练按同样计划进行指导。4个实验组的参与者在每次训练课后填写操作检查问卷。

除技术训练外,表象训练组每次发球技术训练前参加时间为6分钟的发球表象训练;自我谈话训练组每次发球技术训练前参加时间为6分钟的自我谈话训练;对照组每次发球技术训练前观看6分钟与发球无关的网球体能训练录像。

最后一次发球技术训练结束后第二天,全部参与者再次参加一发准确性测试,并得到研究者关于研究目的的解释和感谢。

1.2.2认知干预方法

表象训练:参与者阅读指导语后,集体观看从大满贯比赛录像中截取的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和罗迪克的一发动作流畅视频和分解动作视频。每次训练共3组视频。每段视频时间为30秒,包含从不同角度拍摄的3个发球。每段视频和表象训练重复播放2次后换下一组视频。每段视频播放完毕后有30秒供参与者进行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指导语如下:请观看以下发球视频,注意观察选手的发球动作。每段视频结束后都会有30秒时间。在这段时间中,请尝试在脑中回忆你刚才看到的发球动作,请尽可能准确清晰地进行回忆。你可以将自己想象为视频中的人,想象自己像他一样完成每一次发球。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请保持安静,不要发出声音……(表象训练结束后)在接下来训练中的每一次发球前,请注意在脑中保持和回忆你刚才形成的发球图像。

自我谈话训练:参与者阅读指导语后,集体观看从大满贯比赛录像中截取的费德勒、德约科维奇或罗迪克的发球动作图解幻灯片,内容为发球动作附动作要点的文字介绍。每次训练呈现1张幻灯,其中包含对1位选手的1个完整第一发球动作的呈现和介绍。参与者观看后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动作要领,将其抄录在纸上并阅读记忆,最后1分钟时间进行默写。

自我谈话训练指导语如下:请观看以下发球动作的图片,注意阅读旁边的动作要领介绍,将其中你认为重要的,对你发球有帮助的内容抄写在白纸上,并尝试记住这些要领。你有5分钟的时间阅读和记住自己认为重要的要领,最后会有1分钟时间进行默写。……(自我谈话训练结束后)在接下来训练中的每一次发球前,请注意在脑中复述你刚才写下的发球要领。

1.2.3发球任务

参与者在教练和科研人员在场,进行录像并进行成绩公布的情况下分4次完成共20个第一发球。发球任务为向左右两个发球区各发10次一发,发球落点必须分别落在指定的30cm*30cm的外角和内角区域内(各半)。发球准确性为落在指定区域内的发球百分比。一发改善率计算公式为:(训练后一发准确率-训练前一发准确率)/训练前一发准确率。

发球任务指导语如下:请以第一发球完成测试,目标是将球发入黄色标志所规定的区域内。准备好以后就可以开始完成发球,请自选发球位置,一二区各发10次,其中内外角各发5次。我们将对发球过程进行录像,专业教练会根据录像对你的发球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请在确保一发球速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发球落点控制在目标区域内。测试没有时间要求,如果你感到疲劳,可以充分休息后再继续测试。

1.2.4操作检查

操作检查问卷包括2个条目,均为10级计分。条目1:你在今天的发球训练中是否竭尽全力;条目2:你在今天的发球训练中是否使用了之前录像训练中形成的想象/你在今天的发球训练中是否使用了之前图片训练中默念的要领。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SPSS20.0进行协方差分析。

2 结果

操作检查共进行6次,条目1均分9.02,条目2均分7.88,认定研究参与者尽力参与实验且认知干预操作有效。

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各组方差齐性F(5,42)=0.96,P=0.45。

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身高和初始发球准确性两个协变量中只有后者主效应显著,说明本研究中身高并不能预测选手的一发准确性。选手本身的发球水平解释了最多的变异,这也说明发球水平的训练虽然可以通过短期的训练得到改善,但是更需要长期的积累。运动水平和认知干预两个自变量的主效应均显著(F1=5.41,P1=0.03;F2=3.99,P2=0.03),二者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3.532,P=0.04),说运动水平与认知干预方法之间存在匹配效应,在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身上,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干预的作用并不相同。

表2 组间差异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协方差分析表Table 2 ANCOVA analysis of main effect and mutual effect of between group difference

图1 训练前后各组一发准确性改善情况对照图Graph 1 Comparison of first serve accuracy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由图1可见,国青集训组的选手总体一发准确率高于大学生选手,支持研究假设1,除大学生运动员表象训练组的改善效果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三个实验组的改善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假设2基本得到验证。

简单效应分析的结果显示:自我谈话干预对大学生选手的发球准确性的改善作用更好(d=0.05,P<0.01),而对高水平选手的改善作用较弱(d=0.03,P=0.89);而表象训练干预仅对高水平选手组对发球准确性产生了显著影响(d=0.03,P<0.05),而在大学生选手组产生的改善效果边缘显著(d=0.011,P=0.56)。即:自我谈话对于大学生选手组干预效果更好,而表象训练对高水平选手的干预效果更好,部分支持了本研究的假设3和4。

3 讨论

本研究的假设部分得到了支持,为以认知干预为代表的心理训练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表现训练和自我谈话干预确实有助于改善网球选手在发球准确性训练中的表现。国内传统的网球发球训练很少与心理训练相配合进行,而本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将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干预引入网球发球技术的训练,形成一个多学科的综合训练体系是有意义的。

对于高水平选手仅仅通过为期两周的6次训练干预,就能够检验出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说明“说什么”和“想什么”确实会影响到选手在场上的表现。一直以来,教练员在训练中主要关注技术训练能够给运动员带来的改变。本研究结果提示:应当开始对运动员的思维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可能限制运动员发球准确性进一步提高的并不是重复练习和熟练,而是在头脑中产生更加清晰的运动表象和更加正确的发球认识。

本研究的假设也有部分并未得到证实:

首先,表象训练并未对大学生水平的运动员产生影响,这结论多少令研究者感到意外。因为相对于自我谈话,表象训练对于新手学习技术的改善效果得到更多国外研究的支持(Aymeric et al.,2013)。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本次所采用的表象训练材料是采用了顶尖水平选手的动作作为学习材料,其与新手运动员自身的发球动作之间距离可能比较大,因此表象能够产生的效用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为了与自我谈话干预进行区别,表象训练当中没有使用语言作为辅助手段,即没有对动作要领进行讲解,这可能也使得对发球技术本身理解深度并不高的大学生选手无法更好的将优秀选手的发球表象真正记忆并使用到自身的发球练习中去。

其次,自我谈话对新手的改善效果优于高水平选手,这一结果也没有支持本研究的假设。细究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自我谈话的设定更偏向于程序性自我谈话,即注重对动作程序的讲解,这样的自我谈话已有大量研究证明是有助于新手的动作学习过程的[10];对于高水平选手而言发球技术可能已经成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过程,自我谈话对其的影响有限。近年来,自我谈话领域对于干预的人称、句式等都有更深入的研究,自我谈话的形式可能与内容一样会对发球表现产生影响,甚至比内容更重要[11]。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在自我谈话的内容、方式上进行改良,考察其是否能对已经自动化的动作产生影响,还是会由于加入了新的认知过程而影响原有操作或诱发其他的效应。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心理训练的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运动员,而是存在着心理干预与运动员水平之间的匹配效应的。对于新手所进行的很多心理训练并不适用于高水平选手,而在职业化训练当中所倡导的很多原则和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刚入门的选手。心理训练和技术训练一样,都应当有的放矢,关键是要适应训练,去解决该阶段最重要的问题,而非根据心理训练的方法去让运动员适应,运动员即便适应了心理训练的方法,该效应也不一定就能迁移到实际的操作表现中去。

从另一个角度说,本研究的结果也提示我们,将表象训练和自我谈话相结合应当是未来进行网球发球的心理辅助训练的一个有效干预思路[12]。这种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的有机结合应当立足于发球技术本身。在表象材料的制作上要充分体现运动员的水平,着重建立清晰、正确的动作过程表象和结果表象;在自我谈话的使用上一方面要利用自我谈话来辅助表象的形成,另一方面则利用自我谈话、线索词语等,帮助运动员在发球的实际操作中更好的进行自我控制,改善发球效果。

4 结论

(1)表象训练可以作为技术训练的辅助手段,改善高水平网球选手的发球准确性。

(2)自我谈话可以作为技术训练的辅助手段,改善高水平和大学生网球选手的发球准确性,且对大学生选手的改善效果更好。

(3)可以考虑将表象训练与自我谈话相结合,根据运动员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实现心理训练方法与运动员水平的最佳匹配,以期更好的心理训练效果。

[1] 蒋宏伟.中国职业网球科学化训练探索:在探索中完善在风雨中前行在积累中升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2):120 -123.

[2] 蒋宏伟.网球发球技术系统观及合成协同训练体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1):12-15.

[3] 姜惟.对中国优秀男子青年网球选手单打发球的技术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48-51.

[4] Guillot,A.,Genevois,C.,Desliens,S.,Saieb,S.,&Rogowski,I.Motor imagery and‘placebo-racket effects’in tennis serve performance[J].Psychology of Sport&Exercise,2012,13(5):533-540.

[5] 温伯格.网球心理训练[M].张忠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6] Aymeric,G.,Simon,D.,Christelle,R.,&Isabelle,R.Motor imagery and tennis serve performance:the external focus efficacy[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Medicine,2013,12(2):332 -8.

[7] Kross,E.,Bruedhlman-Senecal,E.,Park,J.,Burson,A.,Dougherty,A.,Shablack,H.,Bremner,R.,&Moser,J.Self -talk as a regulatory mechanism:how you do it matter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4,106(2):304 -324.

[8] Malouff,J.M.,Mcgee,J.A.,Halford,H.T.,&Rooke,S. E.Effects of pre-competition positive imagery and self-instructions on accuracy of serving in tennis[J].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008(3):264-275.

[9] Williams,A.M.,Ward,P.,Smeeton,N.J.,&Allen,D.(2004).Developing anticipation skills in tennis using on-court instruction:perception versus perception and action[J].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2004(4):350-360.

[10] 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 Zell,E.,Warriner,A.B.,&Albarracín,D.Splitting of the mind:When the You I talk to is Me and needs commands[J].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2012(3):549 -555.

[12] 毕晓婷,张力为.运动性心理疲劳成分的变化及其归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5):408-413.

Mental skill training,represented by cognitive interventions,is widely used in athletic skill training.A-mong them,representation training and self-talk a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athletes’performance,and it is supported by many research findings.However,whether they are equally useful for athletes of different levels is still in question.The current study aims to test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intervention in improving tennis serve accuracy.Male players from both the national youth volleyball team(n=24)and a college volleyball team participated in the test.3×2 between group design was used.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6 sessions of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of serve or self-talk training of serve in 2 week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tched physical training videos at the same time.Accuracy of first serve was adopted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nt and height the covariate.Results show that:for elite players,both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and self-talk can improve their accuracy of first serve and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is more effective;for college players,only self-talk is effective and representation training presents no significant effect.The effect of self-talk on improving accuracy of first serve is more significant for college players than for elite players.The study supports that cognitive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and proposes that the matching of mental skill training method and competitive level is an important precondition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mental training program.

(编辑 马杰华)

Intervention-Competitive Level Matching Effects of Cognitive Training in Tennis Serve

BI Xiaoting1,JIANG Hongwei2

Representation Training;Self-talk;Cognitive Intervention;Tennis;Serve

G804.8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6)06-0095-04

G804.8

A

1001-9154(2016)06-0095-04

10.15942/j.jcsu.2016.06.00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队科研综合公关研究项目“综合因素对优秀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突破的合成效应研究与应用”(2013A131)。

毕晓婷,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E -mail:bonniebeebxt@126.com。

1.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33;2.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14 1.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Nanjing Jiangsu 210033;2.Nanjing Sport Institute,Nanjing Jiangsu 210014

2016-05-10

2016-07-10

猜你喜欢
发球表象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表与里
表与里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透过表象看公式
表象与真相
发球上网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