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刺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2016-12-19 08:44张敏燕丁德光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顽固性面神经面瘫

张敏燕,丁德光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透刺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张敏燕1,丁德光2△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目的:探讨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透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1例。透刺组采用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透刺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愈率为87.1%;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3.55%,显愈率为54.84%;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十分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透刺;拔罐疗法;顽固性面瘫

面瘫为临床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与季节无关, 是由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很多患者由于面神经病损严重程度或错过治疗时机或治疗不当或其他个人因素致使面瘫短期内难以治愈,即顽固性面瘫[2],指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后仍留下的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及外形美观,本研究主要观察透刺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病程3个月至半年面瘫患者62例,病例均来自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病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8岁。62例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法分为两组,透刺组31例,常规针刺组31例,两组一般资料具体见表1。

两组男女性别构成比比较采用χ2=0.52<3.84,P>0.05,故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年龄比较,采用t检验,t=0.2830.05,故两组病例年龄差异性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病程比较,采用t检验,t=0.0630.05,故两组患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综上所知,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3]。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睑裂变大,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患者不能蹙额、皱眉,眼睑闭合时露白,不能鼓腮、吹口哨,露齿时口角下歪向健侧,饮水时口角漏水,食物停留于齿颊之间。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中医诊断标准;②病程均为3个月到半年;③年龄均为18岁到70岁之间;④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及积极配合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岁以下,70岁以上;②病程小于3个月,超过半年者;③病程中出现面肌抽搐、联带运动、表情肌挛缩、倒错现象等及双侧面瘫患者;④继发性面瘫如肿瘤、外伤、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后颅窝病变、莱姆病。

1.5 治疗方法

透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均采用江苏天协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1.5.1 透刺组 取穴:面针包括头维透丝竹空、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迎香透颧髎、地仓透颊车;体针包括双侧合谷、足三里、太溪、太冲。操作:嘱患者取仰卧位,主要在患侧取穴,穴位局部皮肤用75%酒精和碘伏常规消毒后,透刺穴位根据透穴距离选取(40~60)mm×0.35mm等相应毫针,操作者左手提捏穴位皮肤,使针身与皮肤约成15°快速进针刺入皮下,同时,左手食、中指可置于针尖行走方向皮肤上配合引导,必要时适度向下压针尖,务使针尖到达目标穴下,但针尖不透出皮肤,在患者疼痛耐受度范围内进行小幅度提插捻转,待针下有沉、重涩之感,患者感觉局部麻胀并向周围扩散时即可。体针均选用40mm×0.35mm针灸针进行操作,垂直皮肤进针,常规进针深度后行针,提插捻转以得气为度,留针30min。取针后,嘱患者稍适休息后,根据患者发病部位的轻重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拔罐治疗,若额横纹消失,则在阳白穴位处用小火罐进行拔罐;若眼睑闭合不全,则在太阳、四白等穴位处拔罐;若鼻唇沟变浅者,则在颧髎穴等处进行拔罐;若嘴角歪斜,则在地仓或颊车穴等处进行拔罐;若患者诉面部某部位僵硬不适时,也可在相应部位进行拔罐,留罐5~10min,以拔罐处皮肤潮红为度,时间不宜过长。

1.5.2 常规针刺组 取穴:面针包括头维、阳白、太阳、承泣、迎香、颧髎、下关、牵正、地仓、颊车、印堂、水沟,均选用25mm×0.25mm针灸针;体针包括双侧合谷、足三里、太溪、太冲,均选用40mm×0.35mm针灸针,用75%酒精和碘伏常规消毒后,进行常规针刺手法,留针30min。每周3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

1.6 疗效评定

1.6.1 疗效评价指标 参考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标准[4],以健侧为对照,共有10项观察指标:①眼裂:小于3mm,为0分,大于3mm为1分;②眼睑外翻:没有为0分,有为1分;③鼻唇沟消失:没有为0分,有为1分;④口角下垂:小于3mm,为0分,大于3mm为1分;⑤皱眉:达到健侧的50%为0分,未达到为1分;⑥用力闭眼(为最大的神经支配)时,眼睑闭合不全: 没有为0分,有为1分;⑦用力挤眼动作(为最大的神经支配)时,眼睑闭合不全:没有为0分,有为1分;⑧示齿动作时上下犬牙暴露:可见(0分),不可见(1分);⑨上排第二门齿整个宽度完全暴露:可见(0分),不可见(1分);⑩吹口哨时,与健侧相比,人中与口角之间的距离:距离减少大于50%时为0分,小于50%为1分。10项观察指标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面神经麻痹越重。

1.6.2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在安静和运动状态下全部消失,与健侧相比,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表情自如,饮食如常;显效:临床症状在安静状态下时同健侧相比无异常,在脸部运动状态下有明显改善,额纹、闭目、示齿功能恢复较为完全;有效:临床症状在安静和运动状态下有所改善,但额纹、闭目、示齿功能恢复不完全;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1.7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疗效等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tenner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80.05);治疗后,两组Stennert评分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tenner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t0.05,60=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两组疗效进行秩和检验,UC=2.89>1.96,P<0.0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可知,治疗4个疗程后,透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面瘫,中医称之为“卒口僻”“口喎”等,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中,如《灵枢·经筋》中,“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5],多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外邪乘机侵袭,循行于头面部,导致面部的经络气血流通不畅,面部的经筋失于濡养而发病。病位则位于手足三阳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口喎候》[6]说:“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筋,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喎僻”;从三阳经经脉循行也可知其病位,如《灵枢·经脉第十》[5]中“大肠手阳明之脉,……,贯颊,入下齿中”“ 胃足阳明之脉,……,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而顽固性面瘫,则中医多认为面瘫早期失治误治迁延日久,气血亏虚,面部筋脉长久得不到气血濡养,弛缓不用而形成;西医认为顽固性面瘫多因面神经轴索炎性损害引起,而较难治愈[7-8]。

顽固性面瘫是临床上顽症,使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有效但疗效不明显,且到后期留有后遗症的概率较大,而透刺疗法可通过对肌肉及神经的刺激,提高局部神经肌肉和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从而促进面神经和面部表情肌功能的恢复[9]。透刺可达到一针透达两穴或更多穴位,有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其中,同经邻近取穴透刺可达到两穴同取达不到的治疗作用[10],故而取阳明经地仓透颊车;而且透刺可达到同时调节两经经气的作用,正如清代医家周树冬曰:“人身之经脉既是纵横交叉,而孔穴更是鳞次栉比,……,一针直透也,不但双穴可以前后互通,而且两经亦可彼此连贯矣。”[11]故而取胃经头维透三焦经丝竹空、小肠经颧髎透大肠经迎香。同时,根据面神经颅外段分布,有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等多个分支,透刺可广泛刺激面神经,改善神经营养,促进神经组织代谢,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肌纤维收缩,有利于病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拔罐疗法,有疏通经络、祛除病邪等作用,能够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神经的兴奋性,改善机体局部的营养与代谢,从而加速面神经管水肿的吸收,恢复面部的神经与肌肉的功能状态。而留罐疗法,不仅可以强效刺激,给邪毒以通道,将病邪不断由里至表直至拔出体外[12],而且可以针对性的改善局部恢复不佳的神经功能。拔罐疗法时间不易掌握或因个人体质因素,容易留下瘀斑,影响美观,故而需十分注意拔罐处肤色变化,以潮红为度。

经过本次研究表明透刺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有一定的优势,具有取穴少、疗效好、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1]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强新民,董宏涛,王绍心.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6):1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92

[4] 王拥军.神经病学临床评定量表[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408-409

[5] 明·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89-204

[6] 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8-42

[7] 罗卫平,郭结妍,黄红缨.穴位透刺配合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J].针灸临床杂杂,2010,26(5):12

[8] 阳作钵.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6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3):7

[9] 林旭明,李丹丹,严杰,等.滞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1),1003-1004

[10] 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0

[11] 周一敏.透刺法加罐治疗周围性面瘫360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8):50

[12] 娄亮亮,周鸿飞.拔罐疗法机理及在面瘫治疗中的运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123-124

Efficacy of Penetrative Needling plus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

ZHANG Min-yan1,DING De-guang2△

(1.Hube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uhan430061,China;2.Hubei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uhan43006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enetrative needling plus cupping for treating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Methods:Sixty-two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wo groups.In the treatment group 31cases received penetrative needling plus cupping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31cases received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Results: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marked efficacy rate and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ere 87.1% and 96.77% respectively and they were 54.84% and 93.5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4courses of treatment(P<0.05). After treatment Stennert score of facial nerve paralysis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penetrative needling plus cupping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on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

Penetrative needling;Cupping;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

张敏燕(1989-),女,2014级针灸推拿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丁德光(1972-),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神经系统及心脑血管。

R246.6

A

1005-0779(2016)10-0058-03

2016-03-31

猜你喜欢
顽固性面神经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化痰活血平肝方联合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6例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