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2016-12-29 03:08金婉
当代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防范机制

金婉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金婉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当前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水果营行”为例,具体分析了预付卡负债经营所存在的风险及后果,结合我国企业筹资风险管理的实际,针对筹资风险防范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负债筹资风险;水果营行;防范机制

当前企业同时面对来自国内和国外市场经济下行的双重竞争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多企业为达到高增长而通过各种方法来筹集资金,这时企业只要在风险的控制能力和防御意识上出现不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稳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由此导致财务危机或者破产。因此,公司必须重视财务危机的起源,并从该源头开始认真抓起,发觉控制和避免筹资风险的相关措施,最大限度地规避筹资风险。

一、水果营行案例简介

水果营行控股有限公司创立于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注册资本10亿元,是一家专业的水果O2O电子商务企业,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水果O2O电商领导品牌,立志成为生鲜社区连锁精细化管理的先行者。2014年12月24日,中国高端水果连锁店第一品牌——水果营行于深圳金龙华广场隆重举行深圳首家店开张剪彩仪式。同年,水果营行于10月26日正式亮相广西南宁,并隆重举行10家店同时开张剪彩仪式。一年之内水果营行开了256家实体店,成为了行业内引人注目的黑马。

然而,这匹黑马却被指扩张模式蕴含风险,出现拖欠员工工资、供货商货款以及部分门店无法正常经营等问题。2015年12月2日,网络传言“水果营行老板跑路”,南宁、柳州多个门店被抢购一空;同年12月3日,水果营行在官网上贴出《正常经营的声明》称,公司正常运行,由于资金周转短期问题,出现部分分公司员工工资与供应商货款近段时间无法按时支付的情况,目前资金正陆续到位,现已逐步支付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但本次水果营行的资金周转问题也折射出其模式之困。2015年12月初至12月15日,深圳、杭州、厦门、成都等城市水果营行陆续关门,员工讨薪维权。“水果营行”如今的困局与它不恰当的运营模式和暴力式的扩张息息相关。资金链的断裂,压垮了这匹生鲜界“黑马”。在来自供应商到终端会员的一片讨伐声中,水果营行轰然倒下。水果营行采用“合伙人众筹”的融资方式,以加盟形势进行品牌推广,单点投资额100万元,北上广深为120万元。直营店投资人为公司有限合伙人,不参与门店经营、不拥有门店股份,只参与分红。直营店投资人自完款第45天起,将获得每月销售额10%回报,直到取得投入本金的2倍为止。同时还获得投资额10%的原始股权的长期收益。水果营行的运营模式,除了收取加盟费外,其获得资金来源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让消费者充值会员卡。水果营行发放的会员预付卡,在不同的门店,根据购买时间和位置不同,买送金额并不一致,有的门店做的活动是充值2000元送800元,有的是充值2000元送2400元。“水果营行”赚钱的方式并不是销售水果,而是不断融资。

二、“水果营行”事件所反映的问题

近年来,预付卡消费的投诉已经成为消费投诉的热点,由于目前缺乏相应的综合性法律法规进行监管,一旦发生经营者停止经营和股东携款出逃的情况,消费者难以维权追偿。此次“水果营行”事件,再次暴露了预付卡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风险。

1、预付款经营中的风险分析

(1)企业经营不善而引发的信用风险。商家通过发行预付卡,预先大量吸纳消费者资金,形成了一种支付信用关系。其中一些实力强、信誉好的大型商场和超市,因其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供货和服务水平高,预付卡的发行不仅能增加业务量,提高盈利水平,而且对社会经济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一些实力弱、信誉差、规模小的商家,因其经营水平不足,抗风险能力差,在发行预付卡之后,若其预售账款大大超出其用于支撑偿还的流动资产规模,后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会导致预付卡持有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更甚者会因经营不善导致无法兑现发卡时的承诺,便会出现经营者携款潜逃、倒闭停业等现象。

(2)负债经营而引发的效益风险。发卡企业获得巨额的预付款之后,保本安全的银行储蓄和理财已经不能吸引企业的经营者们,逐利的本性会使其产生更高的负债率。规模扩张和新店投资是发卡企业的第一选择,如“水果营行”的销售模式,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销售点已经遍布全国。在这种预付款消费模式的负债经营下,企业的资金抗风险能力削弱,一旦决策失误出现资金断裂,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

2.对发卡企业的建议

(1)发卡规模应与企业业务能力相匹配。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预付卡的账款属于企业的流动负债,理论上预收账款应以企业的流动资产做支撑偿还。商家不能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圈套资金,超出企业自有资金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规模,势必会导致“资不抵卡”的局面,最终引发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从预付卡消费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来看,发卡企业所发行的预付卡规模应当与企业的规模和业务能力相匹配。

(2)立足长远诚信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在预付卡消费所引发的纠纷中商家承诺不兑现、霸王条款以及商品服务质量下降等是较常见的原因。当消费者因不满提出退卡时,商家会以种种理由拒绝,引起消费者的极度不满。一方面是因为商家已经实现了盈利,担心商品经营出现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商家只顾及到短期利益而不惜损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商家应该在出现此类状况时,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处理问题,应该更加重视对商品和服务的经营意识,精挑细选商品,提供推心置腹的服务来履行对持卡人的承诺。

(3)严格备付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预付卡经营的安全和收益。我国相关法规中明确规定发卡企业应对预收资金进行严格管理,预收资金只能同预发卡企业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等投资以及借贷。同时发卡企业应通过预收资金存管、同业担保、信用保险等方式确保预付资金安全、增强履约能力。

三、启示与建议

1、牢固风险意识,建立防范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是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公司必须独自承担风险。公司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致使实际结果同预期效果产生偏离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公司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即正确承认风险,科学评估风险,预防风险的发生,并且合理应付风险。

公司必须立足市场,构建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2、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

企业要想进行负债筹资,则其息税前的资金利润率必须高于借款的利息率。若利息率明显高于息税前的资金利润率,则企业就不能使用负债的方式进行筹资,而是用增资的方法进行筹资,与此同时,企业应尽可能的减少其对外债务,防止财务杠杆反作用的出现,否则企业的财务状况就会越来越差。

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也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防止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合理负债经营。企业负债经营有没有适度,表示企业的资金结构有没有合理,也就是企业负债比率有没有同企业的时间情况相吻合,以达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配置。在现实工作中,如何选择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框架是相当困难的。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数据,现在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现过高,一般在70%左右,有的在80%以上,为了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我国企业需要着力于强化自有流动资本,减少资产负债率。

3、分析外部环境,制定负债筹资方案

按照公司相应资产数额,根据需要合理规划适量的负债。与此同时,企业应结合自身负债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还款明细以及计划。若因企业经营不善,导致企业在还款期限内难以按时还款,则会严重的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因此,若企业想运用负债经营来提高自身的发展速度,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提高资金的流转度,从而减少对于资金的占用率,通过尽可能的减少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帐款,增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使企业在充分思考影响负债综合因素的前提下,合理负债。在确立负债方案的时候,要求明确出还款时限,并具有可信的还款证明,公司负债后的速动比率要超过1∶1,流动比率稳定在2∶1上下的安全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促进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此外,在筹集资金中,长短期资金应按照需要仔细安排,使其结构更加合理,并要避免还款期过于集中。

4、把握利率发展趋势,防范利率变动风险

通常由利率变动所导致的筹资风险,应仔细分析资金市场的供需状况,按照利率走势,明确其发展方向,同时根据其走向制定出合理的筹资方案。因为利率变动会带来负债筹资风险的变动,所以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动特性,研究其未来的趋势,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在市场利率保持高位时,尽可能不采取举债筹资或者是尽量少举债;如果利率是按照从高至低的变化时,一般采取少筹资也可以是选择浮动利率的形式来筹资,以最大化的减少利息负担;如果利率是按照从低至高的走向时,可大力筹集长期资金同时采取固定利率的形式以减少实际利息负担。因此,要根据利率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筹资战略,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郑子云、司徒永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M].商务印书馆,2013.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论财务风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刘俊彦:筹资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郭亚娟)

猜你喜欢
防范机制
“三权分置”背景下农地流转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助学贷款制度的违约风险与防范机制分析
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的传播
试论民间金融风险识别及防范机制的构建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西方文化间接渗透防范机制研究
我国群体性事件防范机制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