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

2017-01-03 18:06唐良玉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

唐良玉

[摘要]文化软实力是以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获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价值观也需要被传播出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英语成为主要媒介之一。围绕如何在文化软实力这一背景下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误等问题,文章分析了文化软实力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给英语教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13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65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教育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大学教育从曾经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中国要想进一步成为世界强国,不仅要注重经济建设,还要注重文化建设,注重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中提到要“……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可见,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以经济、军事、科技为主的“硬实力”方面,也体现在以人才、文化等为主的“软实力”方面。外语教育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人数庞大,影响面广,其教学效果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的国际化进程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此种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是我们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二、语言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一)文化软实力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发表了《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约瑟夫·奈在书中明确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硬实力”构成,也由文化、社会价值等“软实力”构成,文化的魅力、国内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及其外交政策的风格决定了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强弱。

关于文化软实力(Cultural Soft Power:CSP)的内涵,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力量,主要是以一个国家的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要素。文化软实力不是对外强制施加其影响力,而是因其自身文化魅力而被他国主动接受或者是主动分享而产生的一种吸引力和影响力。早在“十七大”报告中,“文化软实力”就被提到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因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语言与文化软实力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植根于一定的文化土壤中,而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又需要其所使用的语言来构成并起作用。因此,语言作为跨文化传播中必不可少的“中介”,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对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语言传播文化,助增文化软实力。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替更迭中都需要借助语言的力量,通过语言的沟通和转换,东方文明才能传播到国外,外国文明也才能被引入中国。其二,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展示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想要得到他国的认同和接纳,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要对外输出、展示,而语言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是跨文化不可或缺的因子。近年来,好莱坞大片在全球的风靡,美剧、韩剧、日剧在中国的流行都是这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输出和展示方式,借助语言这一载体,他们在输出本国文化产品的同时,也将其政治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对外输出,从而对输入国的价值观念、生活时尚等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随着提升文化软实力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推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势必要做出调整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英语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都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分突出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指挥棒作用,而忽略了语言教学的交际功能和文化功能。学生应试能力强,但缺乏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交际能力低下;文化被看作是与语言脱离的教育目标,学生语言能力的发挥由于文化知识不足而受到了限制,引起了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英语人才的培养。

第一,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知识教学的内容。许多学者主张文化教学的内容不仅包括目的语文化,也应包括母语文化。如许国璋就认为英语教学不仅要注意英语国家的文化,还要注意我国的文化,在他提出的英语教学方案中,既涵盖了英语语言文化的内容,又涉及了母语文化的内容,母语文化的内容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在我们目前使用的各类大学英语教材中,为了突出原汁原味的特点,所选内容几乎全为原版外文内容,鲜有中国文化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大量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却常常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的英文介绍。冯春波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欠缺型失语症”原因分析》中提到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春联、馒头、皮影戏、丝绸之路、孔子等中国特色的东西,许多的英语学习者知道莎士比亚的四大名著英文怎么说,却不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英文怎么说。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外语教育界已经针对这一问题采取行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的改革便是很好的例证。纵观2013年12月以来的翻译改革,试题加重了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试,尤其突出了对中国文化英译的重视,学习者也开始有意识地去学习、留意如何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

第二,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特点的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当今社会对掌握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大学英语教学的对象就是除英语专业以外的各专业的学生,其目的就是让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能够用英语展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日常的对外交际中传播中国文化。针对学科的特点,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调整教学内容,例如旅游专业的特点在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宣传和对外推介,英语教学中可推出旅游英语板块,将英语运用于对旅游景点或特色文化的介绍;计算机专业中的很多术语都是英文的,英语教学中可推出计算机英语专业词汇学习部分。这些教学内容的调整,既能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应用英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能促进他们专业的学习,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第三,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解决的是跨文化语境中的问题,需要处理的主要是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感兴趣,想要了解中国;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急需加强文化的对外输出,将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出去。作为能用英语沟通的高校人才,如何避免文化误解,扮演好跨文化交际者的角色,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因此,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习者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都有很好的了解,这样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表现得体,排除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所造成的干扰,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四、结语

语言就像一面镜子,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即使最简单的语言形式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一方面将国外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引进来,另一方面还要把中国文化介绍出去。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中国文化的引入,提升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与国情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中国以一个更清晰的姿态走向世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封丽萍)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