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绣的演进与传承

2017-01-05 10:46
丝绸 2016年12期
关键词:无锡刺绣

龙 佳 骊

(无锡太湖学院 艺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历史与文化

锡绣的演进与传承

龙 佳 骊

(无锡太湖学院 艺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锡绣是无锡区域性的地方绣种,具有2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锡绣从明清时期开始盛行,清末民初已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并具有前瞻性地实现了教育推广和商业运作。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的“精微绣”,成为锡绣发展的主要方向。锡绣作为广义苏绣的重要分支,它的演进历程曾面临市场需求萎缩、从业人员剧减等困境,但通过绣法创新、材质革新、题材出新逐渐摸索出自身的生存方式。一方面通过跨界合作实现“生产性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恢复以绣作机构为依托的教育机制加强“绣师”人才培养,从而使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同步发展的锡绣获得良性传承。

无锡刺绣;精微绣;演化;传承;创新

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无锡自古以来就是刺绣的重要产地之一。无锡地区所产地方刺绣品种,简称锡绣,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早在春秋时期,无锡丝织品已称誉中原,东周(春秋时期吴国)杰出政治家和外交家季札奉命出使中原,赠给郑国执政大夫子产的礼品便是丝织缟带。

广义的苏绣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手工丝绣品[1]。所谓吴地,是指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沪、杭、宁三角地带,长江下游濒海地区[2]。无锡刺绣与如今所称的苏州刺绣是对广义苏绣一脉相承的两种刺绣分支。近代无锡在民族工商业领域的成就特别突出,整个地区都积极投身于机械化大生产和对内对外贸易的洪流中。但与此同时,锡绣这项须慢工细作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因难以适应机械化生产方式,在传播方式、知名度、认可度等方面受到种种限制,发展相对缓慢甚至一度停滞。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锡绣溯源和变迁的分析研究,为传承古老的锡绣艺术尽显微薄之力。

1 锡绣的起源

在众多再造工艺中,刺绣是最古老的丝绸深加工技艺[3]。刺绣艺术在无锡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以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晋平公在位时限为公元前557年—前532年,而吴王阖闾营建姑苏城(今苏州)为公元前514年,故当时吴国的国都仍在梅里(今无锡梅村一带),由此说明早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晚期,无锡地区的匠人们就已经掌握了精湛的刺绣技艺。

2 历史上锡绣的兴盛

明清时期,和江南地区其他府县一样,刺绣在无锡也是民间普及率极高的传统手工艺和家庭副业。早在明朝中期,锡绣就已作为地方贡品上贡朝廷,明清时期形成了其精细雅洁的独特风格,到了清末民初开始闻名于海内外。

以成立于清朝末年的锡山绣工传习会为代表性组织,锡绣制作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就得到了飞速发展。绣工会所出的绣画作品,曾受天津实习工场、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农工商部在南京举办的中国首次官方国际博览会“南洋第一次劝业会”、意大利都阆(灵)万国博览会、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等活动邀请参展并在活动中屡获大奖[4-5]。其中,以华璂个人成就最高,1910年,她的作品《山水绣件》在南京“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上获金牌奖;1915年,作品《公鸡图》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金牌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1921年中,在国内外各级赛会中荣获奖牌数雄踞全国榜首,锡绣技艺扬名天下。

民国时期,无锡刺绣成为著名的出口手工艺品。中堂、对联、字画等观赏绣,衣、裙、帽、鞋、枕套、被面等实用绣,都十分热销[6]。绣户遍及城乡,既替来样加工,也制作原创绣品。

2.1 著名绣法

刺绣可谓“以针代笔,以缣素为纸,以丝绒为硃墨铅黄,取材极约而所用甚广”[7]。古代的锡绣匠人使用不同的底料、绣线,采用多种运针技巧、表现手法创造出了各具风格的绣法,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堆纱绣、戳纱绣、挑花绣和列针绣。

早在清乾隆年间,《金匮县志》中便有载:“堆纱刺绣兹明尤仲骥妻余氏所制。早寡保孤,创制堆纱刺绣,业此自给,巧夺天工,曾以充贡,邑人咸仿其法。”[8]堆纱绣将平绣和面料(以绢或纱为主)叠积相结合适用于简单的花形,凸显图案的立体效果。

俗称戳纱绣的回文彩锦绣,是在质地稀疏的纱织物上制作,充分利用织物经纬线交叉明显产生格眼的特点(网格纱),巧妙地产生图案。相比文人画绣,这种绣法更适用于家居用品和服饰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较多。

切马鬃绣:切马鬃绣是无锡刺绣中特有的绣法,常用于花卉刺绣作品中,先沿花瓣轮廓订一圈马鬃,再用丝线依据马鬃线廓形进行绣制,花卉绣制效果立体又边缘整齐。

民间广为流行的挑花绣,是利用绣底和绣线的对比来表现简单花纹的绣法,其中单色挑花绣又称“顺色绣”省料耐洗。绣作时,制成方形、圆形、菱形等放射状等几何图案,将图案连缀成二方连续的带样延展或成四方连续的整幅延展。

列针绣的运针更为简单,打破了传统刺绣一味追求平、匀、细、密的死板做法,运针自由简便,线条活泼奔放,采用多色绞合绣线。由于运针用线不为密针细线所约束,初学者也容易掌握,并逐渐替代了挑花绣。

2.2 教育推广

锡绣在清末民初的兴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生活在无锡的几位杰出艺术家,以及专业机构在刺绣教育推广上不遗余力地投入。

丁佩,清代后期生活在江南地区的著名刺绣艺术家。她在嘉庆、道光年间曾寓居无锡,在此期间长期从事刺绣创作和研究,并利用刺绣余闲暇进行总结,将自己的一套刺绣艺术理论整理成章。在道光元年(1821年)出版发行的《绣谱》,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刺绣艺术专著。该书虽只有9 000余字,但首次通过“齐、光、直、匀、薄、顺、密”七字归纳出中国刺绣工艺的规律,至今仍然是研究刺绣的重要理论参考。

贵有丁佩珠玉在前,锡绣界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艺术家和教育家,比如华璂、缪艺、陈华贞、薛文华、李佩黻、李韵和、张应秀、王琬香、赵禄增、郭景英、赵毓芸、陈少云、奚念臣、秦素瑾、吴毓芬等,其中以出身于名门世家的李佩黻与华璂为代表(表1)。1938年华璂与许频韵合著的《刺绣术》出版,是中国第一本刺绣专业的教科书。

表1 锡绣大师李佩黻与华璂基本情况
Tab.1 Basic situation of Wuxi embroidery masters: Li Peifu and Hua Qi

人物出生时间出生地创办机构教学经历公开论著与文化界关联擅长风格及代表作李佩黻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无锡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无锡锡山绣工会(1910年张应秀接手绣工会改称为无锡锡山绣工传习会)锡山绣工会自编讲义《绣工篇》《修身篇》丈夫华文川(山水画家)夫兄华文汇(山水画家)国画理论和刺绣工艺结合并借鉴上海顾绣技法(无传世代表作)华璂清同治八年(1869年)无锡荡口1912年上海刺绣传习所无锡荡口鹅湖女学上海刺绣传习所193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刺绣术》(与许频韵合著)父亲华荻秋(山水画家)丈夫张蔚(金石家兼画家)儿子张辰伯(油画家且擅长雕塑并任教于上海美专)注重光影效果和透视关系的西洋风景代表作《公鸡图》《山水绣件》

中国最早的民办刺绣教育机构——锡山绣工会传习会创立后,分设南北二处,分别定于逢望(阴历十五日)和逢朔(阴历初一日)集会。会员带绣品参加,由教习讲评。平日里,传习会统一将刺绣花样发给会员,酌情收取工本费。会员的作品由教习按价估值,分等级收购后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作绣亦能创收这一现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妇女从事刺绣。无锡城乡的补公女校、志成女校、振秀女校、学艺女校、竞志女校等也纷纷效仿,开设刺绣科,还举行文艺观摩会,将学生的刺绣、图画作品陈列展览,习绣在女青年中渐成时髦活动。

3 新中国成立后锡绣的发展

1937年,无锡在抗日战争中沦陷,锡绣被迫沉沦。新中国成立以后,得益于政府重视,锡绣的生产和研究逐渐恢复。经过长达二三十年的机构重建和人才培养,锡绣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又迎来了一次春天。1981年,无锡刺绣艺人和设计师共同研制出新品种“精微绣”,成为锡绣再次兴盛的标志。

3.1 绣法创新

用于观赏性工艺品的“精微绣”是迄今为止锡绣主要发展方向。“精微绣”顾名思义,即在很小的卷幅中用精细的双面刺绣表现尺寸微小的文字和图案。绣制双面精微绣的针是比一般绣针更细小的钢丝绣花针。色彩处理是精微绣的重要环节,用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极细丝线绣制作品,是创作中的关键[9]。

唐代苏鹗在《杜阳杂编》中记载:“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幼而慧悟,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文人墨客在笔记小说中的记录是否属实,如今已很难判断。但是受这一段文字的启发,锡绣艺术家们经过一年多的潜心研究,凭借深厚的艺术造诣和高超的实践技巧,终将“精微绣”呈现在世人面前。

如《丝绸之路》(赵红育绣制,顾青蛟绘稿,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画面尺寸仅为38 cm×18 cm,作品中用蚕丝线精细地绣出了古代一支丝绸商旅,浩浩荡荡在沙漠中前进的场面(图1)。整件绣品画幅虽小,但包含24个人物,21匹骆驼,4匹马,5头毛驴,3条猎犬。人物神态各异,有的手执马鞭,有的怀抱琵琶,有口衔长号的乐工,有肩披哨马的商贾,骆驼马匹错落有致,犬只窜行伍间,毛驴俯首负重。在刺绣创作中巧妙地运用多种针法来表现物体的不同质感,再现了数千年前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繁华的风貌。如用乱针绣法绣出了骆驼皮毛厚实凝重的感觉(图2),用平绣的针法绣出了丝绸绢缎润泽的质感(图3),作品中寸马豆人,用线最细处仅用一根丝线的六十至七十分之一,而人物须眉毕现,神采飞扬(图4)。

双面“精微绣”不仅有像《丝绸之路》这样的同样同色绣,还有更为精巧绝伦的异色异样绣,常常绣制出一幅作品两面形象不同、色彩各异的形象,栩栩如生。如《狮虎图》(赵红育绣制,顾青蛟绘稿),两面分别为色彩不同的狮与虎(图5、图6)。

图1 双面精微绣《丝绸之路》Fig.1 Double-sided subtle embroidery “The Silk Road”

图2 《丝绸之路》对动物皮毛的表现Fig.2 Animals’ fur in “The Silk Road”

图3 《丝绸之路》对纺织品的表现Fig.3 Textiles in “The Silk Road”

图4 《丝绸之路》对不同人物面部的表现Fig.4 Faces of different figures in “The Silk Road”

图5 异色异样绣《狮虎图》中的狮子Fig.5 Lions in changeable subtle embroidery“Lions and Tigers”

图6 异色异样绣《狮虎图》中的老虎Fig.6 Tigers in changeable subtle embroidery “Lions and Tigers”

3.2 材质革新

传统锡绣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丝质底料和用天然蚕丝染色而成的花线,为了加强图案的装饰性也采用珍珠、金银丝制成的特殊绣线。近年来,在表现线描稿方面则大胆选用人畜毛发,以增强绣面的逼真效果。

在江南一带,浙江温州、江苏东台都出产发绣,历史上苏州也盛产过发绣[10]。锡绣发绣的特点在于将精微绣技艺与发绣技艺相结合。历时5年设计制作的发绣长卷《古运河梁溪风情图》(赵红育作品,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宽25 cm,幅长11.5 m,可谓独具匠心的长幅巨制(图7)。图中有半寸大小的人物1 800多个、各种房舍楼宇1 200余间、大小桥梁20多座、船只280余艘。锡绣艺术家们运用发绣和精微绣相结合的工艺,选用20种不同颜色的头发共3 000 g,灵活运用散点针、滚针、缠针、虚实针、套针、接针、铺针等多种针法,逼真地再现画稿的线条和色彩效果。

图7 发绣长卷《古运河梁溪风情图》局部Fig.7 Part of long curly hair embroidery “Ancient Canal Liangxi Style Map”

锡绣在动物毛发中多用马鬃作为绣线。马尾部的鬃毛相对颈部的较柔软,更受锡绣艺术家的青睐,不仅用于表现绣品中的动物皮毛质感与动感,如图8所示《猫戏螳螂》(赵红育绣制,金家翔绘稿),也用于表现色彩古雅、线条挺拔的线描稿,如图9所示《八十七神仙卷》(赵红育根据《八十七神仙卷》图稿截取局部绣制)。

图8 发绣作品《猫戏螳螂》局部Fig.8 Part of hair embroidery “Cat Plays with Mantis”

图9 发绣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局部Fig.9 Part of hair embroidery “Roll of Eighty-seven Fairies”

3.3 题材出新

从刺绣发展史来看,由唐至宋刺绣作品开始向两个方向分化:一种是观赏性刺绣,另一种是实用性刺绣[11]。锡绣作为工艺品尤为注重文化内涵与观赏性,偏爱模仿名人书画和展现具有无锡地方特色的文化主题。

例如《丝绸之路》作品的左上角有194字题跋,用以介绍丝绸之路的溯源与功绩,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感。绣者将笔画细若蝇毫的文字点划分明,字迹娟秀,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图10)。又如双面精微绣《饮中八仙》文字绣品(另有与文字对应的图像绣品),根据唐代诗人杜甫的诗《饮中八仙歌》而创作。诗中追叙了当时人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饮酒姿态,是一首惟妙惟肖的肖像诗。绣者在仅为13 cm×2 cm的画面上绣了4个篆字和169个比芝麻还小的文字,笔风自然(图11)。

图10 《丝绸之路》中的刺绣文字Fig.10 Embroidered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e Silk Road”

图11 《饮中八仙》文字绣品与芝麻的尺寸对比Fig.11 A comparison of size between embroidered Chinese Characters in “Eight Poets in Drinking Hour” and some sesames

另一件双面精微绣珍品《百寿图》(赵红育绣制,顾青蛟绘稿),作品只有火柴盒大小,在寿翁的袍服上还绣有108个写法各异篆书“寿”字(图12)。这些字非常小,用肉眼难以辨识,当借助放大镜观察时,字字清晰。

图12 双面精微绣《百寿图》局部Fig.12 Part of double-sided subtle embroidery “The Best Life of Figure”

惠山泥人是无锡当地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也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双面精微绣《惠山泥人作坊图》(赵红育绣制,顾青蛟绘稿)正是以这一独具无锡本土文化气质的题材为主题(图13),以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来展示另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绣巧妙地成就了一张精美绝伦的无锡名片。

图13 双面精微绣《惠山泥人作坊》局部Fig.13 Part of double-sided subtle embroidery “Huishan Clay Figurine”

4 锡绣的传承

高雅的观赏绣佳作耗时良久且价格不菲,普通的实用绣又因投入精力与产品售价不成正比[12]。锡绣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严重影响了传承和发展。庆幸的是,在恢复传统锡绣艺术的过程中,以中华绣品厂和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为主要阵地,涌现出了一大批锡绣人才。锡绣在2006年10月底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在2008年作为苏绣的拓展项目,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大分支归入到广义苏绣艺术范畴。

4.1 绣作机构

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的绣花工艺品生产合作社,1958年升格为中华绣品厂后成立研究室开始研发锡绣产品。1973年,中华绣品厂设立技校,由老艺人指导学生学习刺绣,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仍然不畏艰难地将锡绣技艺保存了下来。

1958年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锡绣研究组,恢复了锡绣研究并进行传承,1964年合并到中华绣品厂。1978年恢复成立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后,重新成立刺绣创作室,1986年与无锡泥人研究所合并,2001年转制,2005年研究所解散。

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于社会背景和市场需求发生转变,绣作机构的运营机制也随之转换。

4.2 代表人物

出生于清朝末年的老艺人华慧贞先生,可谓现代锡绣承上启下非常关键的人物。她是荣巷下荣春沂支荣吉庆的夫人,出身于无锡城中的书香门第,精通刺绣且擅长书画。1924—1929年,她在锡山绣工会传习所学习锡绣,师从著名刺绣艺术家张应秀。毕业后到抗战爆发前,在家设绣工会分会兼任张氏作新小学刺绣课教师,积极培养锡绣人才。1958年华慧贞到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从事欣赏性锡绣研究,先后恢复了锡绣传统品种“戳纱绣”和“切马鬃绣”,也为锡绣事业培育了优秀的继承者。华慧贞及她所培养的高徒对锡绣精微绣品种都做出了巨大贡献。门墙桃李,不乏名家,如大徒弟陆金仙曾在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参加精微绣的科研攻关;“关门弟子”张铭入选中国民间文艺家。

华先生高徒中尤以赵红育个人成就最高,赵红育是锡绣艺术第四代传承人,无锡精微绣创始人之一、精微绣唯一传承人,三十多年来坚持不懈致力于锡绣双面精微绣的创作研究,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她不仅创作出新品种“马鬃绣”,多幅作品也在国内外各项赛事中屡获大奖。2008年奥运会期间,应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现场进行精微绣技艺展演。2009年应国家出版总署和国家文化部的邀请,助阵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国的主宾国活动,现场进行技艺展演。2014年应邀参加“中法工艺大师巅峰对话”文化交流展览活动进行精微绣展演。部分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德国海德堡博物馆等国内外著名文博机构收藏,代表作发绣长卷《古运河梁溪风情图》还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贾公彦在疏《考工记》所记“五彩备谓之绣”时认为:“此一经皆北方为绣次。凡绣亦须画乃刺之,故画绣二工共其职也。”[13]理论上讲,刺绣的纹样必须按照事先描绘出的画样,画和绣虽然是两部分工作,在营造美的形式方面是殊途同归的。从实践上看,锡绣的绣稿大都源于中国书画作品,多样的绣法、多变的针法赋予绣品胜于书画的独特观赏价值和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精美的锡绣作品不仅依靠成风尽垩的刺绣大师,也离不开能使丹青过实的绘画大师。早年,李佩黻和华璂在创作上与画家关联紧密;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后,以唐原道、顾青蛟、金家翔等为代表的两代画家先后在此工作,唐老让华老在花鸟绣工作中受益匪浅,顾先生和金先生分别为《丝绸之路》《古运河梁溪风情图》等著名作品设计绣稿。无锡精微绣诞生于1981年成立的5人小组,由张炜农担任组长,研制成功的第一幅双面精微绣作品是《寿星图》,由金家翔设计、赵红育绣制。

4.3 传承途径

在经历了精微绣问世,锡绣第二春到来之后,体制改革和市场变革致使锡绣从业人员锐减,锡绣的传承也一度陷入困境。无锡人没有想放弃这项传统手工艺,而是一路在跌跌撞撞中前进。不断努力进行发展与保护,申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殊荣后,锡绣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关注,一系列传承锡绣的工作陆续开展。

2005年8月赵红育先生在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成立了赵红育大师工作室,开始重新收徒传艺,2007年至2010年免费带徒。

2007年4月28日,“锡绣工作室”在薛福成故居内枇杷园正式揭牌,由锡绣高级工艺美术师吴鸣文和国家一级画师顾青蛟承担锡绣技艺和绘制的教学工作。

2007年6月8日,无锡市赵红育锡绣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008年无锡精微绣作为苏绣的扩展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红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0年得到国家文化部的扶持经费36万元,在无锡市文广新局、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支持下,赵红育大师面向社会公开招徒,招收的5位徒弟至今一直坚持在大师工作室专职从事无锡精微绣技艺的传承工作。

2015年7月4日,赵红育大师在惠山的工作室恢复成立“锡山绣工会传习所”。

锡绣是一门带有地域性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其核心传承方式仍然是最具自然状态的师傅对徒弟的口传身授(图14)。锡绣大师正通过师徒传承,希望将锡绣血脉一直延续。

图14 锡绣艺术家赵红育为学生演示Fig.14 Wuxi embroidery artist Zhao Hongyu is demonstrating embroidery skills to students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锡绣时而举步维艰,时而大步流星。虽然老无锡人有用装裱锡绣作为家居装饰的风俗,但在现代生活中传统锡绣的尺寸、图样已难适应审美潮流。这样的供求关系影响到作品的风格及艺人的生存状况。最终,锡绣艺术独辟蹊径,闯荡出一条以技艺著称,兼顾作品实用性和欣赏性的“生产性保护”的道路。如2016年3月,在瑞士巴塞尔钟表展上,赵红育绣制的2016丙申猴年特别款双猴迎春腕表令人惊叹,它把无锡双面异色异样精微绣用于腕表表盘,将东方文化精髓和无锡神韵彰显至极,成为传统手工艺跨界合作的一例典范。

锡绣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实行双轨制并行。在继承发扬传统锡绣(精微绣)的同时,建立跨专业新型锡绣团队,致力于创新型锡绣种类的研制与开发,推动无锡文化元素与锡绣技法和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无锡区域文化特色的良性传承与再发展。锡绣不仅是一门需要传承的传统手工艺,而是能融入市场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一门环保产业,把经典高雅的锡绣产品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是一门带有商业价值“活”的工艺美术,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再经过致力于锡绣传承与创新团队的不懈的努力,锡绣迈向商业化与艺术品欣赏双向并重的发展道路。

5 结 语

三国时期吴国赵夫人刺绣山川地理图,开启画绣先河;唐代卢眉娘在一尺绢上刺绣法华经七卷,可谓精微绣前身;宋代孝女周贞观,手擘发而绣妙法莲花经七万字,始创毛发绣。三个有关刺绣典故不谋而合地成就出如今锡绣所积淀的特长。

任重而道远的锡绣复兴,在国家大力扶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下,在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持下、发挥画绣设计力量的优势,加之锡绣手工艺者经年累月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灿烂绚丽的锡绣艺术之花将在未来盛开。无锡地方绣种必将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复兴。

志谢: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刺绣艺术家赵红育先生为本研究提供口述资料及图像材料,图1—图12均源自赵红育先生作锡绣作品,在此表示感谢。

[1]孙佩兰.吴地苏绣[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前言. SUN Peilan. Suzhou Embroidery in Wu Region[M]. Suzhou: Soochow University Press,2009:Preface.

[2]王子庚.吴文化研究与中国现代化[C]//.高燮初.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59. WANG Zigeng. The research of Wu cultur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C]//. GAO Xiechu.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Wu Culture Resources.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1997:59.

[3]孙佩兰.苏州刺绣[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186. SUN Peilan. Suzhou Embroidery[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09:186.

[4]阮荫槐.锡山绣工会记述汇编[G]//无锡文库:第2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466-467. RUAN Yinhuai. Compilation of records of Xishan embroidery workers union[G]// Wuxi Corpus: V2. Nanjing: Phoenix Press,2013:466-467.

[5]汤可可,盛晓奇.百年芳华·锡绣溢彩[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29. TANG Keke, SHENG Xiaoqi. Lasting Youthfulness · Graceful Style of Wuxi Embroidery[M]. Nanjing: Phoenix Press,2012:29.

[6]程勉中.无锡近代的刺绣艺术[J].江苏丝绸,2008(4):49-51. CHENG Mianzhong. Art of embroidery in Wuxi of recent times[J]. Jiangsu Silk,2008(4):49-51.

[7]丁佩,姜昳.中华生活经典:绣谱[M].北京:中华书局,2012:73. DING Pei, JIANG Yi. Chinese Life Classics: Treatise on Embroidery[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2012:73.

[8]华希闵,王允谦.乾隆金匮县志[M]//无锡文库:第1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1. HUA Ximin, WANG Yunqian. Jingui county annals during the Qianlong period[M]// Wuxi Corpus: V1. Nanjing: Phoenix Press,2011:11.

[9]许明星.论江南民间刺绣艺术[D].南京:东南大学,2010:34. XU Mingxing. On the Research of Jiangnan Folk Embroidery Art[D]. Nanjing: Southeast University,2010:34.

[10]廖静东,杨志龙.东台发绣艺术[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5:46. LIAO Jingdong, YANG Zhilong. Art of Hair-embroidery in Dongtai[M]. Zhenjiang: Jiangsu University Press,2015:46.

[11]李学伟.齐鲁传统民俗刺绣的性格特征与审美观照价值[J].纺织学报,2011,32(9):109-113. LI Xuewei.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esthetic value as expressed by Qilu traditional folk embroidery[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1,32(9):109-113.

[12]程勉中.锡绣绝艺盛当年[J].丝绸,1997(5):48-51. CHENG Mianzhong. Superb techniques of Wuxi embroidery[J]. Journal of Silk,1997(5):48-51.

[13]张道一.《考工记》注释[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221. ZHANG Daoyi. Annotation ofKaoGongJi[M]. Xi’an: Shaanxi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2004:221.

Evolution and inheritance of embroidery in Wuxi region

LONG Jiali

(School of Art, Taihu University of Wuxi, Wuxi 214064, China)

Wuxi embroidery is a kind of local embroidery in Wuxi region, which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It became popular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enjoyed a high reputation not only at domestic but also overseas at that time. Wuxi embroidery achieved educational promo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prospectively. Wuxi subtle embroidery which appeared in 1980s has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Wuxi embroidery. As the important branch of generalized Suzhou embroidery, Wuxi embroidery was once faced with market demand shrinking and sharp decrease in employees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However, it explored its own way by innovating of stitches, materials and patterns. Nowadays, Wuxi embroidery achieves protective protection through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ocuses on training embroidery craftsman through recovering 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supported by embroidery institutions. Therefore, Wuxi embroidery gets a positive inheritance, with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the artistry and practicability.

embroidery in Wuxi region; subtle embroidery; evolution; inheritance: innovation

10.3969/j.issn.1001-7003.2016.12.016

2016-08-17;

2016-11-07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SLD406) 作者简介: 龙佳骊(1978_),女,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刺绣与佩饰设计。

TS935.11

B

1001-7003(2016)12-0086-09 引用页码: 121304

猜你喜欢
无锡刺绣
吴子岳:让产品从无锡制造变成无锡设计
无锡一棉
一碗传承百年的“无锡老式面”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清新唯美的刺绣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刺绣西瓜钥匙包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