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义

2017-01-19 11:56西巴毛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生视角生态课堂学生主体

西巴毛

摘要:生态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师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的。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领悟,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层次。

关键词:生态课堂;学生主体;学生视角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05-01

在生态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只要适当地帮助和引导学生,让课堂尽量遵循师生双方的教与学规律,这样就能让学生学习深入而自然,就能愉悦学生身心,就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1.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一种优质的课堂

数学生态课堂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明确教学目的,更要了解学生特点,要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才能激发学生课堂思维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进入课堂探究,通过同学间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构建了优质的数学生态课堂。

如,我在讲授《有余数除法》知识时,知道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将会更有针对性与目的性。首先我向学生提问,如果有20支铅笔,每4支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学生通过动手理解了20÷4的含义。再问,如果有20支铅笔,每3支一份,可以怎样分?学生各自动手操作并说出自己分铅笔机的过程与结果。因为剩下的2支不够分,所以20支铅笔,每3支一份,多出2支。趁机讲授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作为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并针对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朴实有效,这也是进行生态课堂教学的过程。

2.从学生体验出发设计环节

生态课堂注重学生的体验,在学习中,不是以知识的传递为唯一目标,而是要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建构,这样无论学生的建构过程是否顺利,他们都能在不断探索的交流中得到诸多的体验,从而充实"数据库"。

例如,《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教学,在出示课题后笔者请学生猜测与多边形面积有关的因素,有的学生认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决定了多边形的面积,有的认为是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决定了其面积,当然也有学生认为是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决定研究的内容、方式,以及研究步骤,在统一意见之后随即展开研究。巡视课堂的时候,笔者发现有的小组是固定了多边形内部的钉子,专心研究多边形的面积与其边上的钉子数之间的关系,也有的小组综合考虑两种因素对于多边形的面积的影响。在规定时间内,小组研究的程度更不相同。在随后的全班交流中,几个小组展示了研究过程,其余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的体会。通过这样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挖掘出来。

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教学环节,在学生选定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之后,教师只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有限的帮助,最终的研究结果是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研究陷入困境,但无论成败,学生都能从别人的做法中受到启发,都能有切身感受,积累必要的经验和认识,推动了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感悟。

3.从学生发展出发推动交流

课堂交流是生态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无论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是生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只要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就能让我们的课堂告别"一言堂",让学生在广泛交流中弄清知识的真谛,去除内心的困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宽松自由的交流氛围,推动学生的自由表达。

例如,在《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教学中,笔者请学生在两个加数的算式的基础上依次添加一个加数,组成一组算式(每个算式在上一个算式基础上增加一个加数),这些算式的加数个数不同,加数中的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不相同。在将这些算式展示出来之后,学生展开了充分的交流:有学生表示"我发现算式中增加一个偶数,不改变和的奇偶性,增加奇数就改变";有的表示"如果连续增加两个奇数,和的奇偶性不变,其实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将两个奇数结合成一个偶数";还有的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不需要考虑其中的偶数加数,只要看有几个奇数就可以了,每两个奇数加数可以合并成一个偶数,所以数出奇数加数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就能判断和的奇偶性"。在这样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将和的奇偶性规律揭示出来,而且重要的是他们不但发现了规律,还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了规律产生的原因,这对于他们深刻领悟规律,将规律纳入教学知识体系,并灵活运用有很大的帮助。

4.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课堂

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动"、敢"说"、敢"做"数学。赞科夫曾明确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扬弃"师道尊严"旧思想,树立"以人为本"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舍得感情投资。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说得好:"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数学教师应善于做教学上的有情人,以"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若教师重视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见解,宽容学生的错误,创设宽松而愉悦的课堂教学氮围,使学生体会到一种做人的全部尊严,定会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喜爱。切忌在课堂上当着众人的面埋怨、指责某学生,切忌将学生的独特感受"一棍子打死",否则,学生不敢也不愿在课堂上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5.媒体甄选,简单实用

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学手段的合理选取和恰当应用。但这并非等同于课堂教学都要营造成"声"、"光"、"电"一体化的潮流派对。现在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仅仅考虑如何借助多媒体课件来上好一堂课。其实,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始终是教育的主导,对于课件的使用要适时适度,不能过分依赖,人为物役。教学原则也要求教师用最简单的教学手段,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表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恰当地选用教辅工具,力求简单实用。比如,使用传统的教具,如挂图、模型、黑板、卡片等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课件,否则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一定好;用传统教学方法不好解决的,就选择恰当的、简单有效的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疑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生态课堂的重心是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的自然发展,是学生的生态发展。这样的课堂不需要强加给学生什么,不需要给学生限定太多的条条框框,而是需要在学生认知规律上进行自然地引导,粗犷的构建,让学生以自我发展为主线,以融洽的课堂氛围为推动力,实现原汁原味且不失效率的学习。

猜你喜欢
学生视角生态课堂学生主体
从学生视角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