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到小说
——当代影视文学新现象分析

2017-01-24 14:03王泽君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7期
关键词:影视剧文学作品影视

王泽君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影视到小说
——当代影视文学新现象分析

王泽君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在文学领域内,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除此之外,将一些反响较好的影视剧改编成同名小说也成为了当代文学的一个新现象。影视作品是一种直观的观看行为,直接、简单、易于深入人心;小说则可以将影视作品所隐含、弱化的内容细腻地呈现出来,两者各有利弊,吸引着不同的文学爱好者。但总体来讲,从影视到小说,是现如今文学领域大势所趋,它能够对影视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说明,能够更为永久地传承下去。本文中,笔者就从“影视到小说”这一角度出发,对当代影视文学新现象进行分析说明。

影视;小说;新现象

从宏观角度来讲,影视与文学同属于艺术范畴,存有很多的共性;但从微观角度来讲,两者又分属于不同的门类,彼此也存有一定的特性。一般而言,将小说改编为影视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经过改编的影视剧对原作品进行了更加直观的演绎,吸引了大批受众,扩大了受众群体,小说的知名度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如我国的四大名著,无一不被改编为了影视剧,改编之后的作品更加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带动了一批不爱看小说的人在看完影视剧之后重拾小说进行阅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说到影视的发展不再单向存在,而是开始反向发展,即由影视到小说式的发展,如《北京遇上西雅图》《无极》等,这预示着我国文学旺盛不衰的生机以及无限美好的未来。

一、影视文学出现的重要动因:商品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文学包括影视文学在内,不再仅仅拥有所谓的保持信使般的使者的崇高责任感,而是随着文学出版流通的商品化发展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消费品。文学作品在逐渐适应商业发展规则,不断满足消费者审美趣味,顺应现代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自己特立独行的写作风格,要有自己的写作标准,要摒弃世俗功利的诱惑,但在这样一个高度繁荣的商品经济社会里,一个作家不可能不去考虑收入这一现实性的问题,不可能不考虑销量和利益,那么如何既能够确保收入又能够保持文学的本质属性呢?那就是影视先于文学发展,根据影视作品来进行小说创作,这样作者就能够很好地了解到当前受众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创作出来的小说必然会迎合读者的喜好,因而也就能产生较为强烈的市场反响,影视文学小说也因此能够获得较高的销量,能够赢取到一笔可观的利润。如许多较为热门的影视作品在改编成小说之后,小说会在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往往会出现断货现象。此外,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一旦改编成小说势必会带来一大部分读者,很多读者都是因为对影视剧的喜欢而去购买影视文学作品;或者为了方便阅读、快速理解剧情而购买影视文学作品。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作品的出现是商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一定角度来讲,文学作品商品化程度的高低甚至可以作为衡量文学作品是否具有阅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影视与文学的沟通

由影视转变而成的小说是现代一种比较新颖的文学表现形式,其同时具备了影视与文学的双重属性,展现出了与其它普通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具体而言,影视与文学之间的沟通主要表现在形象与叙事这两个方面。

(一)影视形象对文学形象的固定

文学是一种语言上的艺术,它是借助文字符号来传情达意;影视作品则是一种直观的画面呈现,是形象生动具体的、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读者不能够直接感受到文学形象,而是先要将文字信息输入到头脑之中,再在头脑之中进行一番想象和翻译,经过如此一番头脑风暴才能够形成一种文学形象。不同的读者对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所想象出来的画面也就不一样。与此相反,影视作品则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他跳过了受众头脑风暴这一过程,直接将固定的影视形象传输给受众,受众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象空间,直接接受信息就可以,这也就所谓的影视的“暴力与独裁”。所以,好多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往往不尽人意,因为编剧不可能完全揣摩到每一个读者的所思所想和对该文学形象的理解;而由影视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文学则深得受众喜爱,因为受众已经对大概情节有了一个了解,然后以此为导向去阅读影视作品,必然会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

(二)文学对影视形象、叙事的丰富

文学作品的叙事是呈网状结构的,是比较灵活多变的,一段文字能够同时交代时间、空间背景等;相比之下,影视作品在叙事方面就弱化了很多,它只能够以时间为轴线来展开故事情节,且多为单调的纵向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够排除影视作品中的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段,但跟文学作品相比较而言就僵硬了很多,有时候还要进行即时的补充说明,呈现出的是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效果。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文学是一个减法过程,由于叙事角度的不同,一些故事情节甚至会发生南辕北辙上的变化;而将影视作品转化为影视文学,则是一个加法过程,文学作品叙事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能够将影视作品表达不力或是无法表达的内容展现出来。例如,根据电影改编的同名小说《北京遇上西雅图》,不仅仅将电影中主要的故事情节讲述清楚了,而且还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进行了非常细腻的描写,为读者刻画出了一个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为人情妇,但又没有完全被物质世界所迷惑的生动的女性形象。此外,小说还对当今社会上的婚外情以及海外生子等现象进行了分析说明。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讲,小说在形象塑造以及叙事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影视作品。

三、影视文学面对的争议:作家能力

对于影视文学作品而言,其最大的争议就在于它们是否能够称之为文学,是不是有资格称之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在文学作品的形成过程中,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作者本人,作家素质、写作能力、创作能力等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到影视文学作品的好坏。作家要具备超众的才华、创新的精神、独到的眼光和对影视作品的深刻理解,才能够完成一部良好的影视文学作品。

如《闯关东》的作者高满堂本身就是一名资深的编剧,《红白喜事》《温州一家人》等一些耳熟能详的影视剧作品都出自他手下;再如《宫锁沉香》作者于正,堂堂上戏毕业生,身为制片人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编剧才能。当然,具备一定的文学天赋和编剧才能对于文学作品的形成有着直接的作用,但好多影视文学的写作并不是以文学写作作为专门职业的。或者说,这些未经受过特殊文学训练的影视文学作者,也会让人对其写作能力提出一定的质疑,他们创作出的影视文学作品是否具备足够的文学性,是否能够被纳入到文学范畴也是有待商榷的。

语言文字是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好的作家,无论是否创作影视文学,都是在语言上见长,在语言上取胜的。就目前状况而言,一些影视文学家每年要完成数部影视文学创作,为了缩减工作量,肯定会采用较为简单的影视化格式来进行小说文本写作。这种方式方法虽然还原了影视剧本身,加强了人物刻画和塑造,但快速的工作背后可能忽略了文学的审美特性,语言缺乏张力与美感,叙述手段较为单一,不够丰富,是影视小说普遍存在的问题。影视文学,如果将其划归为文学,就应该保持文学特有的审美特性、人类精神活动反映以及兼具外在实用功利的价值,对影视文学的界定和评价不应因为影视的影响而放松标准,如此才能够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文学。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以及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的今天,影视与小说相互连缀的现象也变得非常普遍,这种互动形式有利于激发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能够同时扩大两者的知名度、阅读率和收视率。尤其是由影视到文学的转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影视工作者以及出版家的追捧,许多影视剧被改编成小说,然后再推销给受众,双方共同受益、共同促进。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两者之间的个性和共性,要在保持影视作品整体特色的基础之上赋予其小说的艺术特色,从而确保两者的一致性和共荣共生性。

[1]彭学明.影视小说:中国文学的新生儿[J].小说评论,2010(5):29-34.

[2]欧阳俊杰,万燚.论当下中国文学的世俗化与商品化[J].语文学刊,2012(11):23-61.

[3]罗磊.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现象之反思[J].创作与评论,2012(6):98-99.

[4]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文艺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1-42.

[5]马俐欣.大数据背景下的影视文学创作——以“于正”现象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

[6]詹锳.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J905

A

猜你喜欢
影视剧文学作品影视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影视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文学作品与数学
翻拍影视剧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