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

2017-01-29 08:08陈碧珍
课外语文·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意会古典诗词

【摘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课堂,古典诗词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面临着一系列的教学困境,新课改要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积极探索、主動寻求教学对策。由于诗词与音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和相通性,将歌曲音乐引入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实践,有着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文试着结合具体课堂实践提出相关的思考。

【关键词】古典诗词;歌曲音乐;相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编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更是其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深入学习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帮助中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长久积淀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也符合教育部各项相关文件里对中学生的要求。

一、当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困境

古典诗词以其语词精练、意象丰富和情感充沛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课堂,古典诗词与作文成为学生两个最大的学习难点。实际调查中发现,当下中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激情日益衰退,传统文化底蕴日益减弱。究其主要原因大体有: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图书的广泛使用和以视听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化的影响,导致社会普遍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浮躁的心理,无纸化阅读成为常态,古典诗词的审美日趋边缘化。中考这根指挥棒所带来的巨大升学压力,往往导致了教师和学生过分注重古典诗词的工具性的实用教学,而忽略了人文性的审美引导。

众所周知,古典诗词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富有凝练性、跳跃性和节奏韵律性。古典诗词自身含蓄、多义、朦胧等特性,难以“意会”,更难以“言传”。同时古典诗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所使用的语词等对于现在的初中学生而言,时间距离太过遥远,学生较难获得深入的情感体验,导致难以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另外,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由“初读课文、教学字词——逐段讲解、内容分析——总结巩固、联系作业”构成的“三段式”课堂结构,纯粹把知识单向“填鸭式”地传授给学生,片面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忽视正确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自主性、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限制了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

鉴于以上诸多原因,并结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促使我们进行具有可行性的探索和实践,在个人教学实践活动中便是将古典诗词与歌曲音乐在课堂中相融。

二、古典诗词与歌曲音乐相融教学的科学性

汉代重要文献《毛诗·诗大序》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同时,宋词有着“依律填词”的文学传统。这说明了诗词与音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和相通性,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相融交织,不可分割。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得歌曲音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对于歌曲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喜爱之情。将歌曲音乐引入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有利于改变原本枯燥、单调、无味的诗词解说,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学生有比较大的时间距离,同时由于古典诗词自身文体的特殊性,造成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用相关联的歌曲音乐,可以更好地再现诗词创作的背景,辅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领悟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

再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就为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融入相关联的歌曲音乐,使得学生在古典诗词和配乐歌曲中产生情感共鸣,加强学生健康感情的熏陶和培养,进而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增强语文教学的情感性提供了学理依据。

最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及资金投入,教学设施也日益现代化,这为古典诗词和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使得二者的相融教学不受外界客观因素或条件的影响。

古典诗词与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有着多方面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者的有机结合,能确实加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认知度,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因文制宜地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中国古典诗词,可谓每篇都充满着审美情趣,而其中的审美情趣又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感知。这就需要将古典诗词的审美情趣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可行方式便是引入相融的介质:歌曲音乐。让歌曲音乐走进语文课程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本古典诗词教学中经常遇见的既难以“言传”、又不好“意会”的大难题。结合具体的课堂实践,方式有:

(一)运用主题,巧设导语

优秀的新课的导入语,是吸引学生学习新内容的良好的开端。使用歌曲音乐作为导入,有利于调整和平静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喧闹心态。“大海”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之一,承载着历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志向。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播放张雨生歌曲《大海》,动听悦耳的歌曲旋律,加强了新课的主题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新课学习兴趣,继而引入新课《观沧海》(曹操,七年级上册)的教学。

(二)借乐伴奏,情景教学

从教学出发,引入和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引导、鼓勵学生根据诗词内容,在相关的歌曲音乐中进行大胆想象,帮助学生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在讲解《木兰诗》时,选择相关的《十面埋伏》为诗歌朗读配乐,实施情景教学,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刀光剑影、万军厮杀的激烈战斗场面,从而使得学生对于诗中所描绘的场面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配乐朗读,把握情感

歌曲音乐能使学生把握作品所描绘的千情百态,用配乐朗诵的方式營造氛围,让学生由课堂的观众角色向课本诗词的主人公角色转变,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和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送别,是古典诗词最为常见的主题之一。在教学李白的诗作《渡荆门送别》《送友人》时,向学生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在悠扬婉转的歌声中感受游子的寂寞伤感和无限惆怅。随着缓慢的旋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沉重起来,配合着讲解,让学生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更深的领会。

(四)以乐解诗,突破重点

疏通古典诗词的字词、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考查诗歌的意境是对古典诗词的直接赏析,而体悟诗歌所蕴含的哲理则是古典诗词教学的重点所在,即把握在此情此景下或对人生的思索,或对人世的洞察,或对历史的感悟。《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道出了南唐后主李煜对富贵荣辱和离乡去国的感慨;而《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更是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现了词人苏轼豁达坦诚的心境。这时候根据相关的音乐曲调来进行教学,必须让学生彻底“悟理”,更要让学生进得去、出得来,获取哲思启示和审美享受。

(五)以诗解乐,寓教于乐

音乐对于人来说有着不可估量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审美教育作用。音乐的审美教育是意境美妙、想象丰富和自由自在的,审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感受去自由地领略这种境界。在讲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时,配上一曲《农家乐》,快乐愉悦的诗歌氛围和轻松悠扬的乐曲旋律相映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将相关歌曲音乐引入初中古诗词语文教学相对比较新颖,具有理论的价值性和操作的可行性。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掌握好“度”,才能避免负面效应,其中最重要的是注意甄别相关歌曲中消极、不健康的因素,并自觉加以抵制。此外,还要注意古典诗词和歌曲音乐在课堂中的主次之别。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贺诚.“引导—发现”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1999(8).

[3]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王敏.谈古诗词与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作者简介:陈碧珍,女,1973年生,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人,德化县第八中学教師,中学一级语文,专科,研究方向:语文课外阅读、家庭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的运用等。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意会古典诗词
论柯林斯的意会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启示
“唱”出来的作文
大学语文古典诗词吟诵教学的应用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陈思照:音乐可让两岸神通意会
意会(TASTE ITALY)正式上海成立
名人读意林
波兰尼意会哲学的庄子思想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