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的材质特性与工艺

2017-02-13 20:31
齐鲁艺苑 2017年5期
关键词:纤维材料编织艺术品

黄 雯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在人类的艺术文化史上,没有一种文化样式像编织艺术这样源远流长。它的历史甚至超过了绘画和文字。远古时期人们结绳记事,即用一根长绳,打一个绳结来记录时间或记录发生的事件。这种绳结应该说是人类对柔性纤维材料维系结构的最早尝试和实际生活运用。

而在如今数字语境全球化的时代中,材料的更新带来了人类生存空间的创新,也推动了纤维艺术的发展。纤维编织品作为古老的艺术媒介与空间相结合,在空间中充当着分割、重组、遮光、保暖等实用功能。同时纤维编织艺术作为诸多工艺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类别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表现出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语境。本文就纤维织物在不同地域的发展特征和材质特性,从三个方面阐述纤维艺术材质的演变发展及工艺应用。

一、本土纤维制品的起源及材质

我国的纺织业从嫘祖养蚕冶丝的神话开始,编织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诗经《小雅·斯干》有诗云:“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古人生女子称之为弄瓦之喜就是出自于此,“瓦”是指纺锤,可见纺纱是女孩子从小必须学习的工艺技能。根据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丝织物出现,位于浙江湖州南郊的钱三漾新石器遗址中出土的绢片被确定为距今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织物现成品。从夏朝至战国,出现了缫车、纺车、脚踏织机等手工机器,织品也较之前精美多样。商代已有平素纹织和挑出菱形图案的丝织物,周代时已掌握了提花技术。周代的丝绸织物主要有三大类型:一是绢类织物,是一种平纹织品。二是绮类,是单层经丝,质地轻薄,一色素地,依靠织纹显花的提花织纹。三是锦类,是以彩色丝线织成的有花纹的织物,彩纹并茂,华丽多姿,是丝绸中最为精巧复杂的品种。汉代时期的铜器、画像石、汉代遗址和诗赋中就有图形和文字记载的织机出现了,其形式有腰机、斜织机和提花机等。唐代有不少描写纺织的诗词出现,如白居易在《红线毯》中写道:“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拣线红染蓝。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余丈,红线织成可殿铺。”这些诗句不仅描写了取茧缫丝染线织毯的工艺流程,还描写到红线毯的精美绝伦,“忧蚕桑之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丝织品达到惊人的水平。到了宋代,所有现今我们知道的主要天然织物就都已经出现了。直到如今,蚕丝纺织品以及桑蚕丝刺绣纤维艺术品在世界都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以及民众认可度,并且代表着我国丝绸之路曾经辉煌的历史。所以说,纤维织品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对于人类生存所起的实际意义以及从这个意义中升华出来的社会意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文明史的进步和众多讯息,反映出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前进。

在中国,蚕桑从神话时代开始就世代被人们培植养育,取茧缫丝的历史也同样久远,千年来,古老的丝线早就和人类的生存密不可分。和丝线一样久远并且同样千年来深受世人喜爱的还有棉线、麻线、毛线等,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天然纤维都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承袭至今。丝绸被世界知晓以后更是促进了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古商道由丝绸的贸易而兴起,促进了中西方各种商品的交换,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多地区之间文化的交融与整合。

二、异域纤维品的特色与工艺

纤维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其制作工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进程,同样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纤维纺织品作为日常生活用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背负着留存记录和传播文化的艺术职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承载着每一个时期人们对美的追求,也纪录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特有的文化。起源于欧洲的挂毯艺术在早期不仅拥有庞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其表现的主题内容与题材故事多为宗教、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等,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及对善恶情仇的态度。如法国现代壁挂艺术之父让·吕尔萨的作品《时间壁挂》就科学地揭示了一年中的12个月份以及月亮盈缺的自然规律,以及四季更替时日月星辰的位置,艺术地展示了自然科学知识,这幅羊毛编织纤维艺术壁挂既是一副装饰意味浓厚的艺术品,又同时兼具着科普大众的职能。而让·吕尔萨的另一幅作品,《酒的国度》羊毛编织大型壁毯清楚的描绘了葡萄酒之国法国制作葡萄酒的过程,包括葡萄的生长成熟时间、采摘时间,制作葡萄酒的工艺都可以在壁毯上清楚的了解,既记录了特色的地方文明以及传统的工艺手段,又传播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让全世界了解葡萄酒及其制作工艺。纤维挂毯的材料工艺多采用羊毛和丝线织作,华丽昂贵的挂毯甚至嵌入金丝银线,运用经纬编织方法制作而成。直到现今欧洲古老挂毯艺术的编织工艺都被现代纤维艺术广泛的应用。还值得一提的是起源于比利时的蕾丝纤维编织工艺,自14世纪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几百年前的欧洲宫廷和教会,蕾丝纤维编织被广泛用于各种男、女式服装和各种仪式与活动服饰之中,成为了个人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蕾丝编织复杂的制作程序与工艺无疑是一种优雅的艺术。工业革命的到来将蕾丝编织的手工生产方式推向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方式后,蕾丝编织艺术才得以走进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而纯手工编织的蕾丝仍然是非常昂贵的奢侈品。而在地球的另一端,美洲的原住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纺织文化。在很多知名博物馆的民俗展馆中都记载着玛雅人曾经与纺织品相关的生活痕迹,玛雅人曾经使用过的纺锤和原始腰部挂带式织机等物件的原形在很多历史壁画和浮雕中都有所表现。墨西哥的很多壁画还清晰形象地描绘了劳动人民种植、采摘棉花到纺线织布的全过程。又由于受到织机宽度的限制,印第安文化中的服饰多由三块条状的织花布料拼接而成。聪慧的印第安妇女甚至琢磨出一套将代表勇敢与荣誉的羽毛织进布料的方法。浓郁的色彩、典型的民族特色让印第安纺织文化在世界纺织文化大舞台上成为风格独特的一部分。纤维纺织品不仅成为人类精神的承载体也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须品,纤维艺术则将物质与精神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又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三、纤维艺术材料与材质

纤维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又新兴独立的艺术类别,独特的特性使得它和其它艺术种类的艺术品截然不同。丰富的创作材料开拓了艺术家广阔的创作思路和制作的可能性,由于材料独特的亲和力使得纤维织物艺术所具备的实用功能也高于其它艺术品。几千年来,御寒、保暖、遮盖等基础属性决定了纺织品作为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并由其升华而形成的艺术品类不同于其它的艺术种类。纤维艺术品较其它种类的艺术品而言有更高的实用价值;蚕筑茧、蛛织网、鸟筑巢都体现了自然界生物编织的本能,而人类作为生物界集大成者更是将编织的本能体现得淋漓尽致,纤维编织物作为这一本能的产物自然而然地便具备了其它艺术品所不具备的天然亲和力。

纤维艺术中所运用到的柔性纤维材料可谓是多种多样,我们大致上可以把它们分为常规纤维材料和非常规纤维材料两个类型;常规纤维材料即为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运用于纺织品中的材料,其又可分为天然纤维材料和化学纤维材料两个类型。天然材料如:棉线、麻线、羊毛、丝绸、葛纤维等,这类材料源于自然,和人的天然亲和力最高,柔软舒适度好,其色彩柔和,贴近自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化学纤维中的纤维材料如氯纶(聚氯乙烯)、棉纶(聚酰胺)、丙纶(聚丙烯)、涤纶(聚酯)、腈纶(聚丙烯腈)、氨纶(聚氨酯弹性体纤维)等材料都是以石油化工为原料制作而成,称其为合成纤维。莫代尔、天丝、铜氨丝、粘胶人造丝、醋酯人造丝、蛋白质人造纤维等这些材料都是以天然纤维材料为原料熔融纺丝,纺纱制造而成的,称其为人造纤维。人造纤维在化学成分上同棉纱纤维基本相同,因此人造纤维的特征和天然纤维基本相同,甚至更为优化。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统称化学纤维,化学纤维材料中的合成纤维相比天然材料会有更好的韧性,结实耐磨,部分材料可以利用回收的废物进行再生产,具有清洁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大家口中所说的“化纤”材料通常是指的化学纤维中的合成纤维。而无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外观上看起来相似程度极高。以上种种被归类为常规纤维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纤维艺术作为时尚追求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常规纤维材料的使用,更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研发各种各样可以运用于编织技术的非常规材料。这些材料大体也可分为自然植物类材料和再造合成类材料。自然植物纤维材料有稻草纤维、棕榈纤维、香蕉纤维、芦苇纤维、椰子纤维等;再造合成材料种类繁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铜丝、铁丝、橡胶线、鱼线、缎带、吸管、塑料袋、各种包装纸、卫生纸等,这些非常规的纤维材料通常都具有常规纤维材料所不具备的触感、光泽、通透性、可塑性以及感光性等。由于非常规纤维材料可以作为编织材料用于制作,极大地丰富了纤维艺术的创作空间。并且非常规纤维材料拥有广泛的生活来源,更能满足现代人个性化表现的需求。反之创新的设计又可成为开发各种非常规材料的基础,有更多的非常规、可供编织的新型材料将被发现和应用,导致多样化的艺术效果能在纤维艺术品中得到完美的呈现。各式各样的织物艺术有着丰富的色彩与独特的肌理变化,形态样式与环境及地域文化的和谐统一给人心理营造一份安逸的感触。如棉线、毛线、丝线等天然柔软的质地能产生视觉温暖、柔和、自由随意等感觉,而铁丝、皮革、竹条、藤条等比较坚硬的纤维材质所编制而成的是结构明确、外表硬朗、棱角分明、爽朗大气的心理感受。天然材料和非天然材料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天然材料带给人自然、古朴、平静安宁等视觉触感,非天然材料则相对于天然材料而言会显现得更加时尚,并拥有现代感的特质。材料的色值越贴近天然色系给予人的视觉感受就越自然舒服,而材料的色泽越单纯给予人心理的感受就会是端庄肃穆的感觉。因此在公共空间中艺术家可以充分利用材质所具备的不同特性来营造和传递各种特别的艺术氛围来影响生活这个空间中的观众心态。可见公共空间中的纤维艺术品与常规展厅中的艺术品所承担的职能是大相径庭的。优秀的纤维艺术品和环境空间协调统一,相互适宜,为空间增加色泽。纤维艺术家也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除旧布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纤维艺术品。

纤维艺术是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独立艺术门类,具有明显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纤维艺术创作也具备丰富的材料来源,无论是古老的棉,麻,丝,毛等自然传统材料,还是人造纤维、皮革、木材、纸质、金属、塑料等不同软硬质地材料,将其结合都极大地拓展了纤维艺术的创作空间。加上多样的制作工艺使纤维艺术更加具有多彩多变的表现形式。在纤维艺术的创作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制作材料通过艺术家采用了不同的制作工艺给人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感受,这些材质及工艺所具备的特性使得纤维艺术拥有了多变的艺术形式。当今的纤维艺术品又由于金属、塑料等硬质材料的介入,已经不仅仅只是存在于平面上的表现了,不同于平面的壁毯和地毯,立体的再现以及依附于各种实用品上的软装都共同构成了纤维艺术的主要创作形式。

当代人们对于生活的境况和质量有着日渐提高的需要,纤维编织艺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分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生活环境中的每个角落。追求时尚艺术将成为未来世界文明进程的发展潮流。软装艺术与纤维艺术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粮食在当今冷峻的建筑格局中体贴温暖着大众的心,担负着对人们居住空间再分割、再装饰、再美化的重任。纤维艺术家为了使人们可以感受与喜爱织物艺术,让纤维艺术走进人们生活的环境与内心所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难以计量的心力。纵观历史长河,任何艺术品之所以具备存在的价值,就是因为得到大众的接纳与喜爱。反之人们对于美化环境的期待与愿望,也将会成为艺术进步和稳步提升的潜在动力。

从广义而论,只要具备了愉悦观众视觉功能,采用编织材料和编织工艺制作而成的艺术作品都被称为纤维艺术品。但绝大多数纤维艺术品只能生存于室内建筑空间之中,这些都因传统纤维材料的局限性所致。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大多数纤维材料不能承受,导致历史上的许多纤维艺术品因材质的特性局限而不能得以完整的保存。然而在工业发达的今天,过去存在于纤维制品中的诸多问题将得到改善。由此我们在纤维编织的创作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新型材料代替常规传统材料,达到改善传统纤维材料不易保存等缺点的目的。对各地域不同工艺形成及渊源演变的研究不仅可以启发艺术家与设计师在创作中产生更多的灵感,同时也推动了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纤维材料编织艺术品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静电纺丝制备PVA/PAA/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