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童话特性 慢养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点滴谈

2017-02-15 19:12陈小莉
名师在线 2017年5期
关键词:哲理童话语言

陈小莉

(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福建厦门 361009)

一、童话的形象性,引领学生靠近阅读

“形象”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童话中,插图与文字,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形象。动物、植物童话形象能刺激低年级学生的大脑,引起其直接的思维或情感活动,促进其阅读兴趣。

1.熟悉的童话形象让学生在阅读中触碰生活

童话文本运用了心理学上的“熟悉效应”,精心挑选低年级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动物、植物形象,以达到吸引小读者的目的。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中的雨点是低年级学生所熟悉的事物。面对熟悉的雨点,学生会认真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熟悉的雨点所发出的具有奉献精神的话语在学生脑海里回荡。学生因生活走进了文字,又因文字触碰了生活。

2.生动的童话形象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想象

童话形象的生动性来源于其拟人及夸张的写法。把生活中所熟悉的原型进行拟人与夸张修饰后,生动的童话形象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心,提升了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中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吸引着学生:猫头鹰“神气极了”,袋鼠“激动地说”。由于猫头鹰和袋鼠的草率,其他动物有了“议论纷纷”“天天熬夜”“直摇头”等拟人化举动。这样的拟化物不仅让学生爱上文字,而且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的模拟表演。

3.创意的童话形象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新意

我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童话形象被赋予了时代色彩,童话形象更具时代新意,更具个性,更加荒诞、科幻。《神奇校车》《世界上最脏的科学》等童话书是科技童话的代表,在拟人、夸张、象征手法之外更添入了物理、地理等科学知识,具科学意味,也更有创意。

二、童话的事理性,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就童话而言,“事”即童话所叙述的故事,“理”即童话所蕴藏的道理。在教学相应的童话故事时若能巧妙地引导低年级学生知事明理,童话便会产生魔力,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1.说事,童话语言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趣味

第一,幽默的童话语言。《从现在开始》中就有一处极具幽默意味的童话语言:“第三个星期,轮到猴子当‘万兽之王’了。大家都非常担心:它会不会命令我们从现在开始,都得住在树上,成天抓着藤条荡来荡去?”幽默体现趣味,符合儿童天生所具有的“游戏精神”,深受学生喜爱。

第二,虚幻的童话语言。虚幻的“模糊性”和“不可信”让低年级学生可以很安全地、不受干扰地沉浸在游戏般的趣味世界里。三年级下册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里就有许多“模糊性”“不可信”的语言描绘。如“模糊性”语言:“很久很久以前”;“不可信”语言:“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第三,明快的童话语言。明快的节奏符合低年级学生感知、记忆等感觉的随意性。《七色花》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以七种颜色为线索,快速地为学生们呈现了珍妮遇上的一连串奇迹:带着失而复得的面包圈回家、修复花瓶、往返北极、呼唤与拒绝玩具等,一幕幕奇迹就像放电影一样抓住了学生阅读的心。

2.讲理,童话哲理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经典

(1)简单的童话哲理。《自己去吧》告诉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小熊住山洞》让学生明白“爱护花草树木”。这样简单的童话哲理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直接联结,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

(2)经典的童话哲理。课内童话《七颗钻石》用具有代表性、完美性的笔法阐述了“爱能创造奇迹”这一主题。这一经典的童话哲理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精心描绘下简单且深刻地烙印在学生心中。

(3)永恒的童话哲理。许多童话因经典而永恒。《丑小鸭》的童话故事家喻户晓,其中“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一哲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三、童话的情感性,引发学生爱上阅读

福楼拜的《情感教育》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1.快乐,童话令学生在阅读中品味愉悦

快乐作为感觉的一种,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童话故事能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刺激低年级学生,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快乐。

视觉刺激主要体现在童话故事的色彩与形象造型上。协调的色彩,生动的造型,通过拟人的表现方式受到低年级学生的喜爱。这方面的典范有《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听觉刺激主要体现在童话故事的音频上。童话故事音频不仅在故事内容的表达上清晰标准,给人语言美的享受,而且在背景音乐配置、环境渲染上越来越用心。《小蝌蚪找妈妈》就是这样的作品。

课外童话读物在触觉方面的刺激做得较好,这些童话故事为了使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快乐,常用立体、穿洞、磨砂等形式全方位表现童话内容。《爷爷有办法》童书就利用了美术中的“画中画”效果,令低年级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2.美丑,童话令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判断

童话创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那就是让儿童在童话阅读中很明确地知道对与错。

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一文,表达了作者符·奥谢耶娃非常明确、严肃的态度。文章主题认为“懂得体恤父母的辛劳”是美,“只会卖弄,不懂得体恤父母的辛劳”是丑。低年级学生长期受此类童话故事的熏陶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将渐渐建立起自己对美丑的判断,有利于阅读迁移。

3.生命,童话令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感悟

有人说:“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触碰人类的灵魂,低年级学生已经隐约地对手上所捧的童书产生敬意,阅读成了一种内在需要。”

与学生分享日本佐野洋子《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时,师问:“第一百万次后,为什么猫不选择再往下活?”学生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它最爱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学生通过童书很自然地触碰到生命的本质。

结 语

借用“华文卡内基之父”黑幼龙的“慢养”理念,教师还应明白:受我们所面对的培育对象特性所决定,用童话特性培养阅读兴趣应该是一个“缓慢的培养”过程。在童话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本着“支持与宽容”的原则,耐心地与学生进行心灵交往,在阅读分享中允许学生个体有“充分的阅读时间”,有“充分的个体理解”,有“充分的反思”等。在慢养理念的引领下,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每次的阅读实践中找到自己进步的坐标,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

[1] 洪汛涛.童话学讲稿[M].北京: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

[2] 麦克斯·吕蒂.童话的魅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3]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哲理童话语言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