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化学素养的构成与培养策略

2017-02-15 19:12何惠萍
名师在线 2017年5期
关键词:探索性课程标准化学

何惠萍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福建泉州 362000)

引 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和方法,成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等纷纷关注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培养目标和方法的思考,在教育领域逐步形成了核心素养的模型。通常这一素养和能力包括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信息技术素养、语言能力、自主发展、数学素养、问题解决与实践探索能力。这些不同内容、类别的能力,在不同国家也有着各不相同的表述。本文将结合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和构成情况,针对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师需要深入思考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应当具有怎样的核心素养。从概念角度来说,核心素养指的是在社会群体的共同学习过程中个人应当具备的基础素养。从宽泛的角度来说,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个体为了发展自我,在未来实现更好地与社会的融合以及胜任其工作所具备的关键的和无法缺失的才能、技巧、知识以及品质等。结合高中生学习来说,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应当包括思想品德、各科基本素质、人文素养、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语言素质等方面。每个不同的方面又可以细化为不同的内容,比如人文素养包括文史哲、政法、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语言素养包括在人际交往、合作交流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基本语言素质。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分析

由于化学学科是不同学科交叉、渗透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因此,对其内容的学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学科包含了空间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这一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确定为如下方面:培养学生具备完善的人格并且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使学生具备与化学学科有关的学科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和思维能力,并且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等。

三、高中化学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标准缺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举措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化学知识为导向、注重化学知识体系形成”的特点,较少关注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使学习知识重于能力,较少从事与实践有关的各类研究;主要从学科内部进行思考和学习,较少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思考。在这一教学指导原则下,学生的学习更加强调知识学习,而不是以自身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为基础,学到的知识理论性强,非常抽象,不能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脱离了化学应用场景。

2.缺乏对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在具体的各项指标体系中,对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必须要检测是否到达了基本能力水平。目前还缺乏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评价的质量标准。

3.缺乏“动态”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更多是通过书本与大脑之间的碰撞、对话与交流中完成的,是“静态”的思维训练与培养。在动手的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中,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要查找文献,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研究药品的用量,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突发问题,会引发学生思考,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通过探索,总结规律。这些都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当前的高中化学,在动手实验和探究活动中缺乏学生的动脑过程,削弱了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现行化学教育中,缺乏对化学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更多强调学科知识,而缺乏知识的创新应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与之相适应地加入相应的资源支持,针对创新能力缺失的问题,给予教师更多可行的教学建议。

四、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教学中的内在冲突,将基础知识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探索性的学习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相互依存中共同发展。这三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通过扎实的双基教学,才能为探索性教学打下基础。而多样化的能力培养和探索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和应用场景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具体的探索性学习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在能力培养和双基教育中实现更好的协调和平衡。

在上面的问题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传统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而经过思考之后,应当从知识体系、因材施教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入手,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第一,应当对教材知识体系进行删减,去除传统课程中内容过于繁琐、过于困难和过于陈旧的内容,采取更多探索性的教学活动来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即使有了新课程标准的指导,部分教师仍然无法摆脱原有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思维倾向的束缚,也没有做出明确的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的努力。

第二,在具体的能力培养和探索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由于知识基础的不同、个性特点的差异以及学习方法、思维特点的区别,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各有不同,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差异性,使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能力相对一般的学生也能够掌握与课程标准相符合的基本知识。在教学中通过综合处理、统筹兼顾的方式,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对硫酸工业知识的学习中,部分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拓展其知识,并且给出更多的学习方向建议,使之能够对这一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和探索兴趣;对于水平相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只需要掌握教材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即可。

第三,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化学课程探索体系。传统的化学知识教育强调学科结构,按照难度和知识体系的组成不同,难度逐步上升。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先对基本的知识进行讲授,再进行总结和归纳。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无法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也不能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应用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认知。这就需要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使问题的设计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推动教学视野更加宽阔,利于新课标的真正实现。

[1] 刘新阳,裴新宁.为21世纪重建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2] 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5-11.

[3] 全芙君,刘爱民.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化学教育,2016(1):122-129.

[4] 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5(7):24-25.

猜你喜欢
探索性课程标准化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