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2017-02-16 02:47赵莲梅
小学生学习指导(当代教科研)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文信息技术农村

赵莲梅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中心学校)

人类已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也进入课堂,它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已成为一条通往教学创新的必经之路。可是,对于经济不发达、教育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来说,要实施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必须根据农村小学的具体教学环境、条件、特点,围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个新课程核心理念,通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特长和主体作用,实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探索出一条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一、信息技术弥补了教师自身知识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不学习,每个人既得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会变得陈旧过时。作为教师,不断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和整理,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更快地赶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整合,你会发现,这样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所产生的能量和蕴含的潜力是传统语文教学难以企及的

1.信息技术是激发带动学生学习兴趣最有利的工具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的强大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在乐中、在趣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2.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过去靠老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画、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比立刻相形见绌。如今利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烦琐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可以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

3.借助信息技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

思维是认识的核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唯有思维的参与,才能真正加速和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或难以感知到的知识点进行动态的展示和体现,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形象、有趣,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而且能够提高他们对母语的感受能力和文学素养。在教学《葡萄沟》一文中提到阴房的样子及作用,用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表现出来,创造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或氛围,生动、有趣、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农村孩子不少都是留守儿童,因为家庭、学校、周围的环境等原因,各方面能力与城里孩子相比差距较大。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教育,给农村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开设了微机课,并分配了专业微机老师来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形象、生动、灵活、多样的知识与感性材料以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富有挑战性的信息,使得农村孩子的视野从家乡的山间小道延伸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让农村的孩子通过这样一个窗口放眼世界、面向未来。

三、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已有效地融入了语文课堂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健康个性、提高审美能力等的艰巨任务。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教学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而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占主体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培养出这些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

1.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学会“听”话

网络教育资源为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了多种形式、多种格式的朗读音频资源,这些情景朗读资源声音清楚、发音规范、有声有色,是对学生朗读训练的一个极好的参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认真听录音,帮助学生扫清生字障碍,还应该结合课文的自读提示、阅读提示,提出听读要求,听的时候做上记号,听完后共同解决。把听录音常常放在教学课文第一课时上,也就是初读课文中使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让他们听完后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句。

2.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学生而言,朗读不但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整合过程中,学生的朗读可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①跟读——就是跟上情景朗读的速度,小声跟着读。②选读——为了突出课文的某一部分,学生在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把声音关掉,让学生自觉地体会这部分内容的思想感情。③分角色读——让学生根据画面中人物的神态、动作,揣摩他们的心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假设在情境中,成为其中的角色。④配乐朗读——根据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配上相关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跟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⑤表演读——通过视频资源提供的情景、图像、文字,安排学生表演,看着情景、图像、文字,加上自己的想象、加工、肢体言语,再现课文的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经历了看、听、读几个环节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他们都会有一种想跟别人分享自己收获的冲动。而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出示几组课件,为孩子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让他们发挥想象,一吐为快,进行说话练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轻松的谈话营造一个和谐的交际氛围,让学生敢说;创设一个适宜的交际情境,让学生能说。

4.借助信息技术做好复习巩固

课堂练习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这一课的教学要求。一篇课文讲完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还历历在目,所以这时要趁热打铁,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随堂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以便加深记忆。每节课都给学生留下5~10分钟时间,让学生练习。让学困生上台板书,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共同纠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更新课堂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丰富课堂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使我们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异彩纷呈,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改变了我,也改变了学生们,使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享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小网络,大世界,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零距离”,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当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教学并非常规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每课都适宜使用,如何根据教学目标更有效地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使之为教学服务,还有待更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和探索。

我们坚信,信息技术将会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还能更好地为新的语文课程实施提供支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语文不再仅仅依靠教师,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获取更丰富的信息量,从而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课文信息技术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