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探析

2017-02-24 08:28文小交彭建国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话语权教育者话语

文小交,彭建国,2

(1.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410006;2. 湖南师范大学 .党委组织部,湖南 长沙410006)

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探析

文小交1,彭建国1,2

(1.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410006;2. 湖南师范大学 .党委组织部,湖南 长沙410006)

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当前研究的迫切任务和重要课题。要正确认识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必要性,通过坚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阵地,增强战斗力;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形式,增强吸引力;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增强解释力;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平台,增强传播力,进一步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大学生既是活跃于网络世界的主要群体,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对象。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话语的表达。但是,在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话语失效、失语等现象,面临着失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危险。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占领并坚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必须着力于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威信被削弱

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大降低了信息发布、传播和接收的门槛,每个人既可以成为信息的产生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网络社会环境下获取信息资源完全是自由和平等的。使得信息的覆盖面更加宽广,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这无疑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而内化为理性认知。

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凭借国家制度安排和角色赋予的权利,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中占据主导地位,掌握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渠道,支配和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但是,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再也无法拥有信息的先导权和支配权,而且由于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思维模式和陈旧教学理念的影响,教育者往往缺乏对网络世界的适应力,如在掌握并运用网络技术与信息资源的获取上远远比不上年轻的受教育者,使教育者面临话语权缺乏威信力的尴尬局面。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受到冲击

西方国家虽然没有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其意识形态教育却无处不在,其话语权建设成效显著,因此越来越多高校主张学习借鉴西方有益经验,如运用间接性、渗透式的方式方法,将显性灌输与互动启发式的隐性教育相结合,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

但是,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通过网络大量涌入中国,造成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对主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也产生了一定冲击。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在我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在一些别有居心的学者的渲染和传播下,试图取代或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的延伸,其话语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在文化全球化和社会思潮多样化并存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时代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时代挑战。

二、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必要性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内在需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可或缺的中介,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不断发展并拓展到各个领域的同时,面临的现实问题也越来越多,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科学的理论能为实践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因此,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要任务[2]。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内容、载体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想适应这种新变化,只有通过不断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和发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如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传播,就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使教育者难以使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与受教育者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解释力度下降。

(二)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必要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等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内容、对象及具体任务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网络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边缘化现象,可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性就必须汲取积极向上的网络话语,否则思想政治教育者难以与大学生网民进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所以,为适应网络社会环境的新变化,适应大学生在新的网络环境中的新思维、新行为模式,了解并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新需求、新追求,只有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成果付诸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进而为提高整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一条新路径。

(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要求

意识形态安全在一个国家安全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西方多元意识形态不断通过网络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接受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容易成为敌对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对象。“统治阶级要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成为社会成员的共识,就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来控制思想上层建筑,调节和引导社会精神生产,使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直接为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并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是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本要求,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宣传的重要场所,必须积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更好地传播主流思想、弘扬主旋律。

三、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路径

(一)坚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阵地,增强战斗力

一方面,必须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主体意识。高校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进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意识,学会主动运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并坚守网络阵地,指引并掌控正确的舆论导向,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网络上得到有效传播与阅读,同时旗帜鲜明地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进行正面对抗[3]。另一方面,要从以直接灌输的传统话语理念转换为平等对话的新话语理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在话语交流中双方是平等的关系,因而都拥有表达自身价值观念的平等话语权。网络技术的普及打破传统教育者话语霸权局面,因此,教育者不再是获取与传播知识的唯一方,不再拥有绝对的话语霸权,故应该在教育活动中转变教育观念,以平等的身份与受教育者沟通、交流。同时,也要防止出现受教育者掌握话语霸权的现象,教育者要在尊重受教育者话语权的同时,引导受教育者合理使用其话语权,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

(二)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形式,增强吸引力

大学生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且富有创造力,采用生动活泼的话语表达形式更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因此,要改变“一张讲台”+“一张嘴”的课堂教学形式,打破传统自上而下的知识传播模式,用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话语传播模式取代教师话语霸权的单向传播模式。但同时也不能一味追求外在形式,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本身的充实和与时俱进。第一,将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丰富多彩的话语表达方式进行结合,通过视频、音频、动漫、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第二,善于结合学生、学校、社会的实际案例,注重利用网络信息库的数据信息,用事实论证真理,增强话语的说服力,用客观的话语立场使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还要重视情感的重要作用,以富含情感的话语提升话语的亲和力,表达自己的价值立场,从而引发教育对象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第四,将正确指引、科学示范和一定的灌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平等、互动、开放的对话方式。平等交往的对话方式符合网络双向交互的特点,也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4]。

(三)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增强解释力

首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学会充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如体现社会正能量的人物和事件、专家学者对于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提出的理性观点以及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图片、视频、音频、文献材料等,都是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素材,通过有效借助这些素材有利于吸引大学生的关注目光。其次,要求学习并借鉴网络用语。语言是话语权表达的实现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不仅要求增加新的素材内容、新的思想,而且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学习并利用网络用语,将时代元素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中。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将国家政策文件转化成大学生经常使用和喜闻乐见的日常朴实化的语言,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以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染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感,摆脱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死板”、“老土”、“过时”的刻板印象。最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要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学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合起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作为事实依据的,因此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深深根置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

(四)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平台,增强传播力

当前我国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设施落后,话语表达媒体功能缺失,网站建设不健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与创新。因此,必须不断搭建和运用网络平台,进一步优化网络话语环境 。其一,要加强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建设,创设话语传播平台。高校应主动将网络平台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充分结合,发挥其教育引导、凝聚和服务功能。如校园官方微信公众号除了发布高校的新闻和通知外,还要发布一些关于思想探讨、互动交流的话题,且话题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及时解答疑惑,大学生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方式参与互动,从而在互动中进行话语引导。同时,也要保持政治敏锐性,识别包含敌对意识形态的言论观点,旗帜鲜明地与之进行正面交锋。其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意见领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仅需要专业素养扎实,还要掌握过硬网络技术,这是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话语权的队伍保障[5]。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空间中起着意见领袖作用的人,他们的言论能影响网络舆论导向,获得大学生网民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掌握要通过主动靠近各行业意见领袖,以便接近话语权力中心,引导网络舆论往健康、主流的方向发展,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鉴别与使用,扮演信息把关人的角色。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90

[3]陈伟,胡德平.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变[J].思想理论教育,2015(1):88-91.

[4]邹绍清.论意识形态主导话语权的变革: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方法论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3):130-137.

[5]赵建超.重构网络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02:33-36+58.

Abstract: It is an urgent task and an important task to improve the discourse power of Internet ideology in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necessity of improving the discourse power of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network ideology, and strengthen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by adhering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ourse position. Innovative university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iscourse expression form, enhanced attraction; Enrich the discourse content of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 explanatory power; We should optimize th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of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 communication forc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ne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oice

(责任编校:李传熹)

Ascendinginfluencethepathanalysisofuniversitynetwork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WENXiao-jiao,PENGJian-guo

(1.MarxismFaculty,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Changsha, 410081, China;2.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Changsha, 410081, China )

G641

A

1673-0712(2017)03-0017-04

2017-05-04

文小交(1993—)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彭建国(1968—)男,湖南双峰人,湖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话语权教育者话语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