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攻“读”“,读”具匠心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

2017-02-26 06:04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吴明月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范读课文水平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 吴明月

以“读”攻“读”“,读”具匠心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 吴明月

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也是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最基本的语教学方法。本文将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出合理的朗读要求、利用教师的范读指导、注重多元的朗读评价等方面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水平。

朗读 兴趣 要求 指导 评价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最重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所以必须加强朗读训练。”朗读被认为是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而且学习、模仿能力强,如果能在低年级学段对学生提出合理的朗读要求,进行有效的指导、示范,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时间练习朗读,相信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进行朗读训练。

一、扎实训练,以“读”攻“读”

《魏略·董遇》中记载,董遇告诉向他求教的学生:“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这“读书三余”正是在启示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只有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才能避免拖调、添字漏字等弊病,才能感知语言的温度,文字的冷暖。

我从一年级就注重培养学生晨诵和午读的习惯。从开始学习课文之后,每天七点半,每日的值日班长准时带领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当学生陆续到校后,便陆续加入朗读。七点五十分起,则是每日的经典诵读时间,五分钟的古诗朗读之后,我便为学生朗读两篇课外简单的优美散文或者有趣故事,然后再由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主练习朗读这两篇文章。中午小憩片刻之后,十分钟的午读的内容便准时开始,午读的内容主要训练朗读当日所学的课文和第二天要学习的课文,将温习和预习时的朗读工作落到实处。慢慢地,学生就养成了习惯,可以在不需要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进行晨诵和午读。再往后,可以自己寻找文章、相互推荐文章,而获益最大的,便是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每天的训练中获得长足的进步,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每每在完成作业之后,都喜欢拿出课外书来阅读。

二、多元朗读,“读”出心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朗读方式单一容易乏味,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初读课文时,可以多安排齐读、学生领读的形式。齐读,不仅能集中儿童的注意力,还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而且能以好带差,交互学习,促进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领读,能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使朗读优秀的学生能够成为瞩目的焦点,朗读能力薄弱的学生能以之为榜样,学习模仿,逐步提高。精读课文时,可以多安排引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形式。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第一课时的朗读基础,需要更多样化的形式来巩固、提高。引读,有助于学生感受基本句式的结构特点和正确读法;比赛读,有助于通过学生间朗读的对比,来辨别怎样的朗读更加优美动听;表演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人物形象等的感悟。

苏教版第一册中《秋姑娘的信》一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既具有强烈的音韵感、层次感,又十分生动有趣的文章。在教学准备时,我把秋姑娘的一封封信打印在美丽的信纸上,随机分发给学生。第一课时教学时,我给了大部分学生朗读手中信的机会,学生个个读得乐在其中。在不断的朗读中,我们逐步解决了朗读时出现的问题,可谓以读促读。

苏教版第二册中的《蚂蚁和蝈蝈》十分适合表演读,教学时我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给他们戴上一个栩栩如生的头饰,让他们站上讲台演一演蚂蚁和蝈蝈,学生不仅把蚂蚁和蝈蝈演得有声有色,对于蚂蚁和蝈蝈的形象也了然于胸了。能用这样简单、轻松的方法帮助一年级的学生来提高朗读水平、感悟人物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三、抛“砖”引“玉”,注重范读

对于低年级来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范读。相比起干巴巴、冷冰冰的音频朗读,教师的范读更有亲和力。好的范读能以声传情,以情激情;好的范读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但能促进学生理解课文,而且会增强学生去试一试的欲望。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但是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在教师的范读中,有具体可感的朗读技巧,在听的同时,也能辨别自己与教师在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久而久之,学生就渐渐积累了朗读的技能。当然,也可以请班级中朗读好的学生担任小老师进行范读。

在教学苏教版第一册《大海睡了》一文时,我有点犯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该怎么去把握诗歌的语音语调、节奏韵律呢?如果逐句地讲解未免太乏味,也太空洞。于是我想到了范读。当老师捧起书本,似乎也拉进了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当学生倾听老师范读的时候,是那么专注。经过范读、指名读、比赛读这几个环节,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一次又一次地被调动起来,每个人似乎都成为了一名小诗人吟诵起来。

四、合理要求,讲究方法

我国宋代理学家朱熹也非常注重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文章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

朱熹对于朗读的这些见解,实际上也可以作为我们现代教师提出朗读的梯度要求的一个参考。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不能揠苗助长,早早地提出“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等要求,必须循序渐进,从大声朗读、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到读通顺、读流利,再到注意语速、语音、语调,继而可以要求学生理解、感悟。每一次朗读所提出的要求都要明确,有所指向,没有要求或者拔高要求,对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必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同时,教师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技巧,来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如:表示惊讶、耳语时,声音可以轻一点;表示高兴、激动时,声音可以大一点;表示犹豫、迟疑时,语速可以慢一点……

五、注重评价,激发兴趣

朗读评价具有激励作用。教师评价,要切实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正视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指导,少一些评判;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教条……尽量运用 “鼓励性”语言,从正面加以引导。如:“我们班又多了一颗朗读小明星,老师真开心呀!”“这一次你比刚才进步多了,如果你吐字更清晰一些,老师真为你骄傲。”“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已置身于那个美妙绝伦的仙境了。”“如果你能读得更响亮些,让全班的同学都能听到你的声音,你会得到更多人的赞美。”这类评价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当然,教师也可以调动学生评价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往往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却能指出别人身上的不足,而他们身上往往存在着相似的问题。这时候,他的同学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只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为别人出谋划策时,也正是提高自己朗读水平的好时机。

总之,抓住了朗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朗读教学也是注重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扎实训练,有效指导,以“读”攻“读”,“读”出心裁,既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又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触摸文章的灵魂,慢慢形成点滴的积累,领悟字里行间的情愫,这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好的收获。

猜你喜欢
范读课文水平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张水平作品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背课文
做到三到位 提升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