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分析

2017-03-07 05:47高志强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解题应用分类讨论物理

高志强

摘 要:分类讨论是一种综合式的分析讨论方式,要求教师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能够扩充高中知识学习的视角。基于此,结合日常学习中的高中物理习题,对分类讨论法的应用进行探究,为物理学习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分类讨论;物理;解题应用

物理知识内容丰富,知识点众多。想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掌握科学、合理的物理学习方法。物理学习中应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够从多个角度对试题进行解读,能够辅助我们不断拓宽对物理学习知识点的分析视角,为考试期间迅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分类讨论法概述

分类讨论法是指运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解析;或者,同一个问题中提出的假设条件不同,解题答案也不同的解题思路。分类讨论法能够从题干的整体上把握题目,对问题题干中隐藏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讨论。因此,分类讨论能够辅助我们从整体上掌控题干思路,快速明晰题干,获得答案。

二、分类讨论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

(一)明确分类讨论的内容

明晰分辨题干,弄清物理题干内容,避免物理知识运用的混淆,是分类讨论法合理应用的重要保障。例如:物理题:“人在M点拉着绳,通过一定滑轮吊起质量m=20kg的物体,开始时,使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当人匀速提起重物由M点沿水平方向运动s=4m,而到达N点,此时绳与水平方向成30°角,求人对绳的拉力做了多少功?”我们进行习题分析时,要注重掌控题干中的关键字眼,如“匀速做功”“拉力做功”。通过以上题干信息可知,物理题主要是对动力做功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那么我们就要结合物理中的力学知识进行分析,而不是电学知识进行分析。物理习题解题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将过多的精力放在题干某个重要条件的分析,而没有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從而导致物理解题的整体思路偏离。

(二)题干问题的多视角解析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经常受到初中时期的直观、单一的解题思路影响,直接对物理习题中的表层条件进行分析,这样就会导致我们陷入出题人设置的“陷阱”中,导致物理习题的解题思路受限于题干表面。以上节中提出的“人在M点拉着绳”问题为例进行探究,我们应考虑到绳子拉动物体上升的过程,也会受到摩擦阻力、垂直重力等问题的影响,因此,进行习题计算时,应将这些条件都作为动力做功数据转换的主要条件,我们可以采取设定假设条件的方式,分别对“人在M点拉着绳”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得到的物理解题答案能够站在综合的视角,充分分析题干中隐含的条件,寻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逐层性讨论

依据当前学习的物理习题归纳来看,物理习题一般以抽象化的条件作为物理知识讨论的主要形式。而分类讨论法是指运用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进行解析,我们在实际解题中为了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分类讨论方法,必须保证自己解题思路清晰,能够直接抓住分类讨论的分节点,然后按照步骤进行内容讨论。例如:物理习题:“水平传送带长L=9.55m,质量为M=1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1=2m/s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0.4,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m=10g的子弹以v0=200m/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v=70m/s,以后每隔1s就有一颗子弹射向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入点各不相同,取g=10m/s2,求: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1]以上物理题中已知条件较多,我们将这些信息归纳为“子弹运动速率”“传送带运动”两部分,那么,我们进行问题讨论时,要先分析“子弹运动速率”“传送带运动”单项运动的速率,然后再将两者运动速度对比分析,就能够得到答案。解题过程中题干信息分段整合,就是分类讨论、逐层性讨论的代表。

(四)目标明确化讨论

分类讨论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也要明确题干讨论的目标,然后优先进行分析,才能够达到应用分类讨论法快速解决物理问题的效果。例如:第三节中提到的“子弹与木块运动的关系”的三个问题分别是:(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2)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3)从第一颗子弹射中木块到木块最终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传送带这一系统所产生的热能是多少?[2]我们要抓住题干中的主要信息,分析三个问题之间的关联,得到“位移距离”“子弹运动速度”“热量分析”三方面信息,然后依据题干设定未知数,应用题干中已知条件,表达出带有未知数的方程式,然后按照步骤进行问题解答。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物理题中也存在计算阶段需要分类讨论的情况,如X=0,X>0,X≤0,X≥0,X<0的情况,也要依据题干中的要求进一步进行分解讨论。

综上所述,分类讨论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分析,是提升物理解题速率的有效方式。在此基础上,想要实现分类讨论法在物理解题中的灵活运用,必须明确分层内容,找准分层讨论的连接点以及全面性讨论。因此,浅析分类讨论在物理解题中的运用,是阶段物理成绩提升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雪峰.分类讨论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运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4,21(17):38.

[2]李林.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3,20(19):47-48.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解题应用分类讨论物理
留言板
小学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中解题应用
变压器与电阻分压器的区别与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