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07 05:47杨燕燕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物理

杨燕燕

摘 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基本理念,也是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理论依据。但是,在应试教育下的一言堂教学法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只会让学生感觉物理越来越难学,越来越抽象,学习效率也越来越差。然而导学案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将课改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而且也能改变学生缺少学习探究兴趣的现象,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新时期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要通过导学案与物理课堂的有效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基本物理素养。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物理;预习案;探究案;习题案

所谓的导学案是指将教案、学案、作业等集中到一起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教学内容,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导学案来改变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的求知,进而使学生在主动求知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物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有效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导学案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高效自主的物理课堂中轻松地掌握知识、提高效率。

一、导学预习案的设计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活动之一,也是学生物理学习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的保障。但是,从目前的预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很多教师都不重视预习,常常就是简单地复习教材,导致预习成了摆设,学生也就没有了预习的意识,预习效率自然得不到提高,也影响物理课堂效率的提高。所以,在导学案的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导学预习案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以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导入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例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提高预习质量,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掌握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判断不同地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等。在明确了这些之后,我从学生的情况入手设计了导学预习案,目的一是要引领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二是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因此,在本节课的预习环节,我们设计了下面的导学预习案,如:

(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初速度v0=____,加速度a=____,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____________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________,通常用符号_____表示。

(3)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g的大小随地点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在地球表面上赤道处重力加速度最小,数值为________,南、北两极处重力加速度_______,数值为_______。

……

借助这一导学预习案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在问题解答中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之后,组织学生在课下将这一节课的相关知识制作成相对应的思维导图,以为学生预习质量的提高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课堂探究案的设计

课堂探究案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堂重难点,也是高效物理课堂顺利实现的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要借助探究案的设计和应用来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师一言堂,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探究案的实施来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在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探究中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还以教学“自由落体运动”为例,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案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在交流探究中掌握知识。如:

(1)借助物理知识来解释下面的生活现象

瓜熟蒂落________

露水滴落________

雪花飘落________

(2)思考:一张纸和一枚硬币从同一高度静止下落,思考:谁先落地?

(3)两张质量相同的纸,一个被揉成团,一个依旧保持纸片的状态,两物体从同一高度静止下落,思考:谁先落地?

……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学生也可以在课堂进行自主演示得出答案。之后,再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与学生物理探究意识的形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课后拓展案的设计

课后拓展案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是发展学生物理思维的有效活动。还以教学“自由落体运动”为例,在课后,我向学生展示了下面的拓展案,以锻炼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本节课的拓展案如下:

(1)某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落下,已知该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s内下落了25m,思考:物体下落的高度h是多少?

(2)某物体从屋檐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它通过窗户用了0.2s,且窗户的高度为1.4m,求屋檐到窗台下沿的高度是多少?

……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并尝试进行解答,以达到锻炼学生知识灵活应用的目的。

总之,新时期的物理教师要通过导学案的有效设计来辅助教学,以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同时也为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以及学生基本物理素养的大幅度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玉庆.基于导学案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J].学周刊,2015(24):73.

[2]吴海燕.“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2(S3):84-85.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导学案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