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合作学习的激情火花

2017-03-07 05:47朱棋双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信息技术

朱棋双

摘 要:合作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的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适时适度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解决信息技术课堂的许多问题。从教学实践出发,对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激情火花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合作;探究

在我校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我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恰好有幸参加了关于“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的学习,深受感触,激发了我探索和实践的欲望。于是,我大胆尝试,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尝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经过我的初步教学探索和实践,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学习和经验。

首先,要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充分细致地做好课前准备。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目标是课堂的导向,是学习的宗旨,确立了合作的目标才能使学生有学习方向。合作学习的目标可以围绕内容学习、团队合作技能、世界公民意识等方面来描述。

其次,要合理设计合作学习的活动。利用活动的框架来进行设计,框架内容主要注明活动的目的、活动类型、活动范围、合作者、运用的信息化工具等关键要素。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找出关键的因素,与结对的学生交流彼此的看法,并尽量相互交流,尽可能达成共识。最后,回到小组之中,综合各自得到的信息形成答案。

合作学习受到学生间交流、学习环境、团体动力和交往技巧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课堂的管理和实施需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一、学习小组合理划分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按照课堂不同特点来划分学习小组。如设计案例“韶关一日游计划”。这类实践活动内容多,耗时长,难度大,如素材选取、策略选择,方案制定等需要集中多人的意见和智慧才能做出决策。撰写计划书,内容摘要、需要采集的素材等。一名负责设计版式、一名负责搜集资料、另两名负责选择内容和修饰处理,必须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二、强调小组的合作重要性

教师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小组团队之间只有真诚合作,才能顺利实现团队目标。我们的课堂是合作学习的课堂,要给学生创造舞台,如游戏、竞赛活动、角色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做导演、做演员。适时创设好的情景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形成凝聚力,增强战斗力,最大化地挖掘团队发展的潜力。

三、小组学习任务的梯次性

设置任务的梯度解决学生“吃不饱”“吃不下”等问题,太难的任务会使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任务太简单学生触手可及,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小组合作任务的布置要注意层次性与阶梯性,难度要适中,层层递进。任务活动的层次性与梯度性能有效地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满足学生在发展各个阶段中的不同需要。

四、小组中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根据电脑课室座位的排列特点,每一排为一组,每组有三个学生。根据辅导的需要,确保每个小组有一位学生是“小高手”,当这个小组的小老师。除自己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重要的是能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鼓励组员畅所欲言,与他们交流自己的观点;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理解要点,继而尝试提出自己的理解,营造融洽的小组合作氛围,使学习小组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五、教师作为编外人员加入合作小组的作用

老师作为编外人员,应旁观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是旁观者,更是监察员、引领者。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对课堂进行监控,同时关注多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进度,注意收集学生说、做、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规范学生的操作,解决个别组员、个别小组以及全体学生的共同问题。

六、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健全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

鼓励学生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合理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在每个阶段均设计了评价量规表,并落实到每个成员,对最终的小组作品也有详细的评价量规。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學会”“会学”“乐学”“好学”,在学习中团结协作共同促进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燕.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N].中国教育报,1995-12-29.

[2]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J].教育探索,1996(1).

[3]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一)[J].人民教育,2004(1).

[4]马兰.合作学习:给教师的建议[J].人民教育,2004(13-14).

[5]朱彩兰,李文光.新课程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教学[J].信息技术教育,2007(1):37-40.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设问引导探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