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互动式微课的设计与实践

2017-03-07 05:47张莉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互动式微课设计

张莉

摘 要:微课代表的是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其制作早已超越了传统课堂实录的简单切割,而是拥有其独特的设计与制作方法。但目前大部分一線教师制作的微课都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讲解知识点,交互性和练习反馈相对薄弱,偏离了新课程所一直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互动式”微课能突破普通微课的这一缺点,实现“以学为中心”。结合案例介绍如何利用Articulate Storyline软件中的交互功能进行“互动”式微课的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微课;互动式;Articulate Storyline;设计

一、缘起

“常”课似水,水自竹边流出冷;微课如风,风从花里过来香。当我们放手让学生用微课自学时,你最大的担忧是什么?担心学生心不在焉吗?担心把握不好学情吗?因为种种担心,你是否放弃了微课,因为你觉得相比之下真实的课堂师生间有一定的互动,你更知道学情,更能把握学习效果。那么,微课中是否能增加互动呢?答案是肯定的。

二、互动式微课

1.什么是互动式微课

互动(Interaction),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借助语言、文字等符号进行的交互活动,交互影响。互动式微课是指微课使用者与微课内容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的一类微课。互动式微课更注重互动环节,使互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变为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2.Articulate Storyline的优势

Articulate Storyline,译为“清晰表达的故事线”,是一款极具代表性的多媒体互动课件制作工具,简单易用且交互功能强大是其主要优势。它的操作功能与PowerPoint非常类似,在丰富的素材基础上,除了能插入Flash动画、音频等之外,还提供学习性互动(评估测试)、操作性互动(触发器动画)等功能,这些功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及时反馈,从而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形成愉快的学习体验,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设计互动式微课的步骤

互动式微课的设计,既要体现出微课的特点,又要充分体现出互动教学的特点。我结合胡铁生老师设计精品微课的步骤,把互动式微课的设计步骤概括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选题

胡铁生老师强调微课应跳出当前过于“碎片化”和“零散化”的局限,迈向“专题、主题”型学习微课。微课制作的流行,其中一方面得益于它的简单易操作,但同时也带来一定随意性。如何以统筹的眼光来对待微课制作,使微课制作成序列、成体系,也是该研究的问题之一。因为只有一系列的微课才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同时,在设计互动式微课时,我们尽量选择学生有先前经验、能达成共鸣、或能在较短时间里就能完成的练习测试内容。

第二步: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设计最适合学生的微课,教师必须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学习问题和学习需求,只有我们真正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微课。

当然,教师也要深入剖析教学内容,要把这节课中所有知识点罗列、归纳出来,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排列好知识点的学习顺序,这样才能达到高效率传授知识的目的。“互动式微课”和其他微课一样,选择的内容是某个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疑点,学习者利用互动式微课能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

第三步:教学策略及互动方式的设计

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如何教学生,也可以表达为针对性、个性化、创新化地组织各个教学内容的方法。对于互动式微课则更应该侧重于交互性的设计,如将一些开放性的实践探究内容以“微课活动”或“线下探究”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学习;如设置相关知识点的互动式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做题、自主纠正错误,抑或以游戏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互动解决问题。

第四步:制作微课教学视频

视频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本文主要介绍利用Articulate Storyline来制作交互式微课,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软件可以制作交互式微课,如Flash,Camtasia Studio等。

第五步:开展微课教学活动及反思

开展教学活动是微课应用的重要一环,也是微课设计的最终价值体现,当然也只有通过活动的开展及反思才能最终推动微课的发展。

四、互动式微课设计实践——以“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为例

1.选题

“算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一书的第一章第四节。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介绍了算法的概念及算法的表示方法。它既是整个选修部分的开篇,也是后续程序设计的基础。

2.教学对象和内容分析

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学习程序设计,不仅要会用程序设计的算法,还应了解如何设计算法求解问题。充分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经过多年信息课的学习积累,高一年级的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缺少运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经验。因此,学生需要学习本节算法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程序设计做准备。从综合能力来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使用计算机的丰富经验,具有接受更高层面知识的能力;同时,他们还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教学策略及互动方式的设计

本着从专题化和系列化出发,让微课的研究具有可持续性,我制作了“算法与程序设计”专题微课,其中把算法归为一系列,算法系列微课主要有以下两部分:

模块一:算法的概念和特征

模块二:算法的表示方法

算法的表示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也比较抽象,所以我以情境任务贯穿其中,以闯关形式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微课截屏]

1.情境设计

以连闯三关获得小“算法设计师”的荣誉称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2.闯关设计

闯关1:描述计算自然数1到100的和的算法。

闯关2:用流程图表示1到100的和的算法。

闯关3:三种结构的“流程图”设计。

3.环节设计

在具体环节中,有两大原则:一是关卡设计,相关知识铺垫在闯关设计中,当闯关遇到问题时,需进行相应的学习才能通过关卡。二是激励原则,及时反馈、及时奖励是维持学习者在互动式微课学习中较高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当学习者完成一个任务时,要及时奖励,当学习者试图避开任务或者出错时,要给予娱乐化的惩罚。

[微课截屏]

4.开展微课教学活动及反思

信息时代,全民参与信息资源的建设势在必行,本文笔者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采取游戏化的互动式练习方式,设计了“算法及其表示”的互动式微课,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这微课中,学生不是一名简单的看客,而是必须参与其中才能完成学习过程,需要不停地“输入”和“输出”,通过互动式练习任务,让学生在思考、练习的过程当中真正学会了知识。同时加上提问式交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思考、增强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由于受环境限制,这里的提问有些是我自问自答的,有些我录制的学生的回答,有些是学生输入的,在微课中如何设计问题交互也是后期值得探讨的地方。

焦建利教授在第16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中演讲提到:“互动层次与方式,直接关乎课堂的质量。”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曾说:“好的课堂效果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见微课中增加“互动”,不仅让我们的微课变得妙趣横生,而且变得更高效。

微课有其优势所在,但我们更应扬长避短,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互动式微课解决了之前微课难反馈、过程难跟踪等一系列问题,给学生带来了强大的交互感,并得到对自己操作的真实反馈信息,突破原先“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提升教学效果,始终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互动式微课设计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BUBA台灯设计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