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数学错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7-03-07 05:47王兴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错题反思高中数学

王兴

摘 要:古人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笔者所在学校为一所乡镇四星级高中。不管面对什么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内容中每届学生出现的问题都非常相似,而且错误之处会循环反复错多次。然而对于这些常见错误,如果教师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错误上做文章,就可变“废”为“宝”,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如何利用学生的错题,并将错题作为一种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服务,将成为教师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错题;反思

长期以来,对学生在某块内容循环反复的错误,教师不但没有引起重视,更缺乏“主动应对”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部分学生对相同的错误屡犯不止,很多学生也准备了错题本,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措施和策略,做错题沦为错题的搬运工,学习效率低下,长期下去,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信心,成绩下滑。事实上,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是他们最真实的暴露。教师一定要平和、理智地看待,并辅之以策略处理,充分利用再生资源,让“错误”美丽起来。

一、由“错”生“问”,拓展思维

有一种错误是老师蓄意诱导的,目的是教授新知或者拓展思维。例如,在集合这节内容中有这样一道题:已知集合A=x|ax2+2x+1=0是单元集,则实数a的值是多少?大部分学生直接算Δ=0,其实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初中经常做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很自然地就把集合中的方程认为是一元二次方程,而忽略了对a的讨论。教师在讲评时可以尝试以下思路:单元集→一个元素→方程只有一个解→什么方程只有一个解→你能确定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吗?→如果不能确定方程的次数,该怎么办?→分类讨论:①当a=0时,A=x|2x+1=0=

-;②当a≠0时,Δ=0?a=1从而A=x|ax2+2x+1=0=-1。这类“错误”引发了学生对教师问题主动、积极的思考,调动学生们的思维热情和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

二、将错就错,探究问题本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出现的“错误”展示出来,开展积极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出错的原因,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研究函数的奇偶性的时候忽略定义域及定义域中x的任意性,在判断函数f(x)=(x-1)的时候,部分学生要么不考虑定义域,直接找f(-x)与f(x)的关系;要么就是在解决不等式≥0过程中忽略分母不为零,求错定义域。再比如: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且f(2)=,求实数a,b的值。很多学生会取特殊值做,如取x=±1或者x=0,然后稍加检验就完事。从逻辑上讲,本题中的定义域是x|x≠-a,取得是特殊值是否在定义域内,并不确定,因为用特殊值处理,从逻辑上将是有问题的。此题出题者本意还是考查奇偶性定义,应该从定义出发:f(-x)+f(x)=0?a=0,f(2)=?b=1;又或者从f(2)=推得f(-2)=-,从而求出a、b,不过这里要检验。“出错”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正是因为有错,才使得教师有了引导、点拨的机会,学生有了质疑、探究的机会。

三、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的应对策略

搜集错题,分析解题错题的原因,归纳错题类型,建立错题集。

学生层面:个体错误题集的建立,就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活页的笔记本,把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典型性错误找出来,把错误的习题“誊抄”下来,并整理“编辑”在笔记本上。但这只是初步的“搬运工”工作,我们不能止步于“搬运工”工作。建议分如下步骤完成:①错因分析——审题分析、计算分析;②正确题解——方法分析、一题多解;③举一反三——相似问题、变式加深。

教师层面:群体错误题集的建立:教师在每次作业批改时,把学生的易错题、错误率高的题做好标记、收集、归类。认真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建议分如下步骤完成:①典型错误解法——整理归类,思路剖析;②错误原因分析——核心概念分析;③相关内容的教学预设改进;④教学过程反思,同时建立“诊治”题库。

四、探索有效利用错题资源的策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教师把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

收集高中典型易错题型及难点题型,进行分类整理并提出教与学的建议,最终编辑成册,建立典型错题集。以错题资源作为重要抓手,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勇于探索的意识。我们要充分利用典型错题集这一宝贵资源,为下届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2.学生把错题集转化成学习资源

建立错题集的要求:先针对性地记录错题,再指出各题错在何处,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然后改正错误,把正确答案附在后面,最后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对一个周期的错题集的再整理,先分类归纳,注意找准病根,使学生能知错,进而改错,最后达到防错。

每次单元练习后都要求学生认真反思,填写单元测验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表。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改正,可使自己更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对错误的鉴别辨析能力、审题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

通过对学生错题资源的研究,我们虽然收获很多,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在自主改错环节只是套用模式,应付老师,未能从改错中体会到改错的真谛。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帮助他们进行系统的知识总结,更要帮助他们建立错题本,并且进行监督。否则,对于他们而言,建立错题本自主改错就等于浪费时间。对于这类学生的自主改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错题的订正能力,形成自我订正的良好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值得深究和探讨!只有把学生的“错误”转化到教师的认识层面上来,引起教师的重视和反思,才能真正促进中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黄振波.浅谈数学教学中錯解的教育功能[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2]李晓东.高中数学错题本的建立与使用[J].高中数理化,.2015.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错题反思高中数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