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学法下的高中物理课堂的构建

2017-03-07 05:47朱立新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法电阻高中物理

朱立新

摘 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成为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物理教师开始将合作教学法与物理一线教学进行结合,目的就是要给学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合作教学法;高中物理;小灯泡;电阻

合作教学法是课改以来所积极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虽在我国已实施多年,但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尤其是在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方面。所以,为了有效落实课改基本理念,也为了充分发挥合作教学法的价值,我们要做好教材的分析工作,要通过合作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来确保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同时,也为学生基本物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做出贡献。因此,本文以合作教学法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节课的应用为例进行论述,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合作课堂中的主体。

一、分组

分组是进行合作教学法的第一步,也是确保该方法价值最大化实现的保障。所以,在实施合作教学法时,我们要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因此,在实施合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要通过搭建合作讨论、探究的平台来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二、分析教材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并能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等等。所以,在明确这些之后,我们要考虑哪些地方可以与合作教学法融合在一起,哪些能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是合作操作,这样才能做好预设,才能确保合作教学法的应用价值达到最大化,才能真正构建出高效的物理课堂。

三、合作学习

1.合作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合作式导入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了解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特性,其大小由什么决定呢?

(2)回忆:电阻与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3)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小灯泡的电阻是多大,我们该如何进行实验?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问题进行合作交流,这样不仅能够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欲望,而且,也能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后续课程的开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2.合作实验

合作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材自主学习,并在明确实验原理,自主选择实验器材的同时,自主动手进行实验,为学生基本物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们首先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验器材,组织小组进行选择,如:导线、电阻、滑动电阻器、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电源等等。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探究下面几个问题:

(1)该实验的电路图应该是怎样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2)在此实验中滑动电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3)电流表能否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

……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明确这些问题之后,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并按照画出的电路图来连接实物图,并自主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有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电表出现了超量程的现象,思考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等等。总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以确保本次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同时,也为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做出贡献。最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并进行总结。这样一来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对这节课基础知识的理解,二来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識,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确保合作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得到最大发挥,在这节课的教学时,我们还设计了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因此,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有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器Rx,我们要测出它的阻值。但手边只有一个电池组、一个开关、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电阻和若干条导线。请你想办法测出Rx的阻值,写出你的设计实验方案。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画出相关电路图,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当然,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也有积极的作用。

3.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合作教学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一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二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确保课堂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在实施合作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过程评价,要通过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点评,都能从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的过程中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课堂活动之中,成为课堂参与的主体。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价不是只奖不贬,要准确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绘制电路图的过程中不积极,喜欢等待其他学生给结果,这一现象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利用率的,也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的。当然,还有些学生实验时,不愿意与人合作等等,这些问题都要在评价中进行反思,为下次合作课程的开展打基础。

总之,合作学习下的高中物理课堂应该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也应该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所以,课改下,我们要做好合作教学法的研究工作,要通过把握核心思想来确保该方法能够与教材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轻松地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也确保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敏.合作与探究:基于合作教学法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20).

[2]臧金娟.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D].鲁东大学,2013.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法电阻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合作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中的运用
合作教学法在高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实施合作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实现自动控制电阻类型分析之气敏电阻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电阻测量集结号
高考中常见的测量电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