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笔似“闲”,巧织壮锦

2017-03-07 05:47胡曼玲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闲笔自然环境服饰

胡曼玲

摘 要:在八年级语文下册民俗单元中,写人物时有一些看似闲来之笔,如服饰描写、荡秋千活动描写、对山花鸟雀的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的描写,引古文诗词等,在大师笔下,能根据表现人物的需要,表现民俗的需要,变闲为“衔”,做到巧妙无缝连接,闲来生花,织成壮锦。

关键词:闲笔;服饰;荡秋千;自然环境

领、襟、袖连在一起就已成一件衣衫了,但如果在衣襟下衔接流苏,在袖口衔接荷叶边,在领下打一朵彩结,這衣衫就具有了一种风情,一种别样的味道。这流苏、荷叶边、彩结等就是我们文学上常说的“闲笔”,闲笔,早见于金圣叹点评《水浒》等名著的作者常用的方法,金圣叹所指的“闲笔”,是就小说的非情节因素的叙述描写,“向闲处设色”能丰富小说的审美情趣,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即“闲笔”就是在非情节因素的背景中描写人物。

我们敬仰文学大师,因为大师生花之笔为人欣羡。那么,是不是大师笔下字字都是珠玑?句句都妙笔?倘若如此,大师们如何能做到?倘若有闲笔,那闲笔又怎样衔接妙笔促成生花之妙的呢?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有五篇课文:《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吆喝》《俗世奇人》,各篇以文学的笔触,分别展示了各地民俗。

“中国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大师的散文《云南的歌会》讲了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分别写出了三个场面: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如果只写三个场面,成三大块垒,只能让我们认识一点“骨感”民俗,看到的只是丝丝彩线,谈不上什么文学性,倘若要看壮锦,细观血肉纹理,体察展现活力的编织巧技,就得去读一读细腻的衔接处了。

一、用闲笔——多彩服饰衔接“听山野对歌”(《云南的歌会》)

在文章第二自然段山野对歌和第四自然段“山路漫歌”之间,作者插入了第三段对手脚勤快、性格开朗的女人肖像的工笔描绘:枣子脸的黑中透红、糯米牙的白、衣裤的蓝、围裙布的花葱绿和腰裙上的小银片、鞋绣的花……

因为对歌不对面的形式,只有等到对歌胜利结束,才露出真容,人们听歌之前凭声音期待“真人”出现,沈先生写了一个接连唱败三个对手的年轻女人。对她作了多彩的工笔描绘。初读多彩的服饰,只是想符合云南地区服装习俗,可是细读才悟出服饰的多彩是视觉的多样性,作者想表现的不仅仅是习俗,更重要的是云南多彩的生活,当然包含歌曲内容的多样,曲调的多样,难怪能唱败三个对手,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让读者透过视觉,感官多彩,唤起听觉,对这一妇女肖像着力描写,抓住多彩的“点”,为写下文山路漫歌的主角们这个“面”的描写作了铺垫。

二、用闲笔——“荡秋千”,衔接“唱高调”(《云南的歌会》)

写完年轻女人的服饰,文中接着写道:

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到各个村子里去荡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了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如果说多彩的服饰紧密联系着多彩的云南生活,那么“荡秋千”这样看似闲笔的描写与“山路漫歌”有什么关系呢?

“秋千悬挂在高树上,十来下就可平梁”,难怪她们有天籁嗓音,一越而唱到平梁般高,轻而易举,“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高调唱上去,轻松自如,一点儿也不显累,好像什么事儿也没有一样。尤其是把“荡秋千”安排在新年的开始,意味着平梁一般的高调只是一个开始,“山路漫歌”像一日三餐般地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给后来“村寨传歌”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想象,他们的音域该有多么宽广,即秋千荡得高,荡得悠然,歌亦如此,妙笔横生啊!

三、用闲笔——对山花鸟雀的描写衔接的“山路漫歌”(《云南的歌会》)

作者在写“山路漫歌”时,没有直接地单一地去写场面,而是融进了三处对山花鸟雀的描写。

(1)土坎边报春花的粉蓝与疑心模仿天空而成

(2)戴胜鸟反复“郭公郭公”,掠地而飞,好像也对唱歌发生了兴趣

(3)云雀一会儿扶摇而上,钻向碧蓝天空中,仿佛要钻透蓝空。一会儿又像个小流星,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里。

着笔在“蓝色”——粉蓝的花,蓝的天空,引发读者想到蓝天的高远,给“漫歌”提供了足够的广远的空间,这与前文的荡秋千的悠游自在链接,着眼点都自然在表现“漫歌”的高调的听觉效果与天空的高远,秋千的高平梁的视学效果自然相应;

戴胜鸟掠地飞似乎在表现低飞的视觉效果与漫歌的低调到底的听觉效果自然相应;云雀一会儿扶摇钻透蓝空,一会儿极速下坠草丛,这种视觉冲击自然与山路的忽高忽低、漫歌的忽高忽低、上天入地的听觉效果相应。

四、用闲笔——引诗文名卷来衔接浓厚的乡情(《端午的鸭蛋》)

再看师从沈从文的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主要写三个部分:端午的习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在写到家乡高邮的鸭蛋后,闲笔一宕,引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意在说,除了高邮的鸭蛋,其他地方的鸭蛋实在是不能比,让人瞧不上,以突出高邮鸭蛋在作者心中的位置,闲笔幽默风趣,也使得民俗文章增添了书卷典雅的气息。

同时引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录:“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红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以此来突出高邮鸭蛋相传时间的久远。

看似两处闲笔,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对家乡高邮的爱恋与怀想。

文尾,写完端午的鸭蛋,还闲来一笔,由蛋壳的游戏引发一个文学故事——囊萤映雪,说车晋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用孩子的口气叙述,自然纯真,富有童趣。这一处似乎与端午鸭蛋没有关系了,汪曾祺用来衔接文尾,读来趣味浓厚。

文学是什么,在文学大师们看来,是不经意地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的载体,是对曾经过去的现实生活的再现与提炼,而非刻意,非矫揉造作,汪曾祺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但在《端午的鸭蛋》中却以“小叙事”介绍端午习俗,将家乡俚语与古诗文自然衔接,可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通吃,闲笔滴墨,点点滴翠,俚俗其外,珠玑其中。

五、用闲笔——对天气及环境描写衔接人物活动,自然顺理(《俗世奇人——<泥人张>》)

在冯骥才先生的《泥人张》一文的开头,用夸张的手法写了泥人张手艺的高超,第二自然段中写了他常去的两个地儿:戏院大观楼和天庆馆。似乎人物的活动环境已经展示得很清楚了。

但在第三自然段开始,却来了一句“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

这里写天气,看似一句闲笔,这与后文写泥人张有什么关系呢?一直读到后文泥人张“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才明白,这是以便于“就地取材”“现场创作”,试想,没有雨点,哪来的泥?没有泥,“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泥人张拿什么来涅,怎么才能表现捏海张五“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捏得真,捏得惟妙惟肖,捏得迅速,现场捏,让众人看到才真实,才更见手艺高超。后文的“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显得顺理成章,至此才明白,冯先生一句闲笔之妙,实是为下文泥人张“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作铺垫,结构紧凑。

六、用闲笔——“一般茶汤的做法”衔接杨七的绝活,用杨七绝活衬杨巴的好嘴,连环相扣,无缝衔接(《好嘴杨巴》)

文章开头对杨七杨巴的外貌描写,第二段过渡了一下说“杨七手艺好,关键靠两手绝活”,本该讲杨七的绝活了,却在第三自然段闲来一笔讲一般茶汤的做法:“一般茶汤是把秫米面沏好后,捏一撮芝麻撒在浮头,这样做,香味只在表面,愈喝愈没味儿”。这几句看来与“杨巴好嘴”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这“闲笔”衔接着杨七的“不一般茶汤的做法”,杨七的“不一般”,是与这“一般茶汤”的做法相对而言的。

(1)一般人捏撮芝麻撒在浮头,只撒一次,而杨七半碗半碗地在秫米面上撒芝麻,杨七撒两次;

(2)一般的茶汤香味只在表面,而杨七的茶汤从头香到底;

(3)一般人撒的炒过的芝麻,不是太糊就是太苦,不是太粗,就是太细,没有嚼头,而杨七的手艺别人学不来。

所以,“一般茶汤的做法”的叙述对于杨七“不一般的茶汤”看似闲笔,杨七“不一般的茶汤”对于好嘴杨巴看似闲笔,但如果将两处看似的“闲笔”连环衔接起来,顿觉都不闲了,而是层層铺垫。因为就这样的绝活手艺,在李鸿章面前,却被打落在地,碎瓷乱飞。如果没有杨巴的聪明机智,好嘴快语,“杨家茶汤”也不会在天津城威名大震了。

写“一般人的手艺”是为了突出杨七手艺的与众不同,写杨七的手艺,是为突出在关键时刻,好嘴胜于好手艺呀!

一篇民俗文章,“小闲笔”在文学大师们的笔下巧妙相连,无缝衔接,所谓“天衣”也不过如此罢。制衣过程中的流苏、荷叶边、彩结等,倘若相连恰是位置,就点“饰”成“锦”,锦上添花啦!

闲笔似闲,闲笔不闲!闲笔生花,巧织壮锦!

参考文献:

[1]虞小风.云南印象[M].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10.

[2]沈从文.沈从文谈艺术[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2.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闲笔自然环境服饰
饭后闲笔组诗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前边的几句话
猜朝代
最是那“闲笔”之妙
承德围场投资环境分析
幼儿园在自然环境下开展游戏的探讨
闲笔如花
Wearing History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