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寻求突破

2017-03-07 05:47丁昊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酸雨硝酸课本

丁昊

有关非金属硫和氮的高三复习课教学内容,多少年来无论中学化学教材如何推陈出新,但作为活泼非金属的典型代表,其在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却几乎不变,硫和氮有很多相通之处,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许多老师对这种传统内容烂熟于心,如何在传统中寻求突破,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所承载的任务?我在上这节复习课时做了一些尝试探索,努力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方法展开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

由于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打算一节课把整个专题复习完,所以,我设计以化合价为主线进行知识框架的建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二、教學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SO2、氮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酸雨形成原因;掌握SO2、NO、NO2、NH3、浓硫酸、硝酸的性质;了解硫酸和硝酸的工业制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归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酸雨的危害和防治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使用化学物质意义。

2.通过教学,进一步建立化学与实验、生产、生活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SO2、NO2、NH3、浓硫酸、硝酸的性质

难点:硫和氮多价态的相互转换

四、教学过程

1.环节一:提出问题,引入

教师:【引入】前面我们已经整个学完了含硫、氮物质的性质,今天我们再来从立体上回顾一下。

学生:观察

教师:【展示】用数轴表示硫和氮的价态分布

学生:思考

教师:【提问】我们来回顾下硫和氮不同价态可以对应哪些物质呢?

学生:【思考回答】H2S、S、SO2、SO3、H2SO4、NH3、N2、NO、NO2、HNO3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回忆、能从化合价角度整体感知含硫物质和含氮物质。

2.环节二:分组交流,获得新知

教师:【布置任务】我们分4个小组交流,2个小组用框图画出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另外两个小组画出含氮物质的相互转化,并写出你们小组设计路线所用到的方程式。

学生:【思考、讨论】含有最高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含有最低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动手】画框架,写方程式。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画框架有意让学生把零碎的知识主动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

3.环节三:汇总讨论,获得提升

教师:【点评】同学们刚刚的交流非常热烈,下面到了我们展示的时候了,每个组的组长汇报,组员也可以补充。

学生:【组长汇报】投影组员讨论补充。两个小组知识汇总补充,方程式书写,纠正错误的方程式。

【教师小结】根据四个小组的讨论、交流、汇总,若有遗漏再进行补充,肯定学生和鼓励学生。

设计意图:通过大组的交流和教师的补充,使学生能对这两大块知识有更深的认识。通过适时点评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能更积极地参与进来。

4.环节四:回归课本、感受实验

教师:【过渡】化学是依托实验而生的学科,接下来我们要一鼓作气来看看课本上有哪些实验要我们关注呢?

学生:【阅读课本】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指出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例如: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实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NH3的喷泉实验;实验室制氨气实验;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实验。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通过回顾实验使学生感受实验的魅力和乐趣。

5.环节五:应用与反思

教师:【讲述】通过刚才我们的汇总,我们对大多数含硫和含氮物质的性质已经有了很深的体会,接下来我们一起回忆和回归课本来看看这些物质在工业上有什么用途和在自然界的一些危害。

【概括】三大工业,两大酸雨、大气污染。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他们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感受酸雨的形成过程。

学生:【阅读课本】回忆

【继续讨论】硫酸工业、硝酸工业、合成氨工业、硫酸型和硝酸型酸雨形成过程、光化学烟雾。

教师:【提问】那明白了这些用途和危害对我们接下来学习化学或以后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能带来什么启示呢?

学生:【自由发言】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进一步建立化学与实验、生产、生活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认识酸雨的危害和防治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使用化学的物质意义。

6.环节六:练习巩固,课堂巩固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今天从氧化还原角度探究了含硫和含氮的这么多物质。

学生:【学生发言】我们明白物质之间可以通过一些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也明白今后学习知识要学会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高三复习课教师一定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把相通的知识,学习方法相近的内容放在一起,这样对知识的重新整合教学,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是传统的教学无法比拟的,希望大家能在教学中多尝试、多总结。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酸雨硝酸课本
酸雨的危害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2010—2014年奉贤区酸雨现状及成因分析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空中杀手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对硝酸与铜反应的全方位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