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启发—讨论”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07 05:47陈玲娥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启发讨论教学模式

陈玲娥

摘 要:“问题-启发-讨论”教学模式是在教师创设或学生自己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通过相互合作讨论,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养成一定的质疑能力、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养成热爱学习并愿意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启发;讨论;教学模式

一、现状分析

物理教育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在13~15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时期,求知欲强烈,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1]。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其学会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作为中学物理的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清自己的地位,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投入到教学中,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困难,在困难中培养学生的勇气并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与人合作讨论问题,在学习中从“学会”到“会学”,上升到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

但是在新课程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农村中学似乎不那么尽人意。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家长的素质相对不高以及农村各方面教育资源的相对限制,留守儿童“无助心理”的影响,使得农村学生学习物理严重地出现在发现、探究物理问题方面受到“防卫力量”严重影响,阻碍学生学习物理[2]。农村老师由于新课程理念还未形成,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和目标的落实,科学探究流于形式对教材“栏目”功能的理解有些偏差,处理也有不当的现象;课堂练习题没有精选,开放题、实践题不落实,忽视学生的参与和学生主动性的培养[3],学生在学习物理上则显得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兴趣不高,真正掌握和能理解的知识很少,自学能力相对不高,常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我本人在自身教学过程中,同樣发现了学生在学习物理上存在恐惧向老师提问,或怕自己被提问,上课经常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同时也不喜欢回答问题,即使是能回答的问题也不愿开口。对物理问题的解决方式很不科学,甚至直接将问题的答案机械地背下来,不大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或向老师请教。在上物理小组讨论课的时候,学生一样是不愿开口,甚至无从开口,不知道怎么去和别人讨论这个问题。对物理没有很大的兴趣,学习物理很被动,也学得很吃力。基于这样的现实问题,如何在农村中学真正落实新课程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让学生由原本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自主地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根据自己在农村中学教授物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和充分考虑农村教学资源的条件秀下,尝试用“问题—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来争取改善农村中学现有的教学情况。“问题—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是在一系列问题的导引下展开的,以教师为主导,以生生和师生讨论为推进手段,从而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4]。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任务就在于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自主解决问题。而“问题—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就可以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农村中学中也易于推行。

二、实施“问题—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的要求

在农村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点要求:

课前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或选择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和选择问题时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的问题不可过于简单也不可太难。要结合学生已有知识,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创设与新课有密切联系、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情境或通过设置实验、联系生活提出探究问题[5]。要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更进一步。

要把学生讨论的中心紧扣到讨论的主题上,避免学生漫无边际的随意讨论,合理地控制课堂的讨论时间。课堂中要提高40分钟的学习效率,调控讨论内容是非常关键的,教材的重点是讨论的主题,教材的难点是启发的核心[6]。

要把握好启发的时机和启发的度,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期,合理掌握启发的度。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抓住适当的机会,要与学生的思维合拍,在要害处启发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这样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思维的“共振”。在关键处启发的同时还应该掌握启发的度,把握好分寸、掌握好火候、量体裁衣,从而就能恰到好处的启发。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地把握这个度,留给学生自我思考和反思的余地。如果过多的点拨提示启发,可能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既要兼顾全体,又要照顾个性。注意突出个性,加强因材施教,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共性来设计教学,并充分运用个性的发展原理来处理教学细节,这样才能使学生间的交流、讨论更有效[6]。

三、操作步骤

第一阶段: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积极参与。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讨论并启发思考,学生参与讨论。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敢说会听,并时刻掌握调控学生讨论的中心,避免个别小组偏离中心。学生要积极地参与小组的讨论,吸取别人有意义的结论。

第三阶段:学生总结小组代表发言、交流观点,老师总结。

这一阶段学生要记录好小组成员的观点并作总结反思。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评价,包括讨论的过程、学生的观点总结评价以及相应的重难点知识的讲解。

这一模式我本人实践后,收到的效果还不错,相信对普通农村中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只是由于个人各方面能力素质有限,文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但会在今后实践中继续探讨,加以完善,希望能使这一模式更好实施。

参考文献:

[1]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8-46.

[2]兰廷勇.农村学生学习物理表现“防卫力量”的调查报告[J].校本教研,2009(12):42-43.

[3]黄云.新课标下讨论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时间与研究[D].厦门大学,2012.5.

[4]张为民.谈“讨论式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1(2):40-44.

[5]范永梅.“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建构[J].物理教学探讨,2012,5(S):19-21.

[6]陈志强.“启发讨论式教学”的实施要旨[J].广西教育,2003(11):3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启发讨论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