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实施

2017-03-07 05:47张中尉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初中科学原则

张中尉

摘 要:纵观当前的初中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大部分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将科学作为一门副科来看待,思想上对其不重视,教学上仍采取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来照本宣科,这不仅有违于科学教学的特征,还有违于新课标对其教学的明确要求。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方式下难以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此,需要广大科学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探究性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关键词: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实践;原则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在组织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要“体现科学探究活动的精神,以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主体是现代科学教育面向未来的社会发展必然的要求。”由此,将科学探究性活动纳入初中科学教学组织之中成为必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参与课堂,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科学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其科学素养的提升。在本文中我主要從初中科学探究性活动开展的原则和实施措施这两方面来进行详细论述。

一、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活动开展的原则

1.开展的探究性教学活动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以教师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大部分学生作为接收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科学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端端正正地坐在课堂中,埋首于书海之中,教师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甚至有些学生将教师的知识讲授当做了催眠曲,昏昏欲睡。由此,在实行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将科学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转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积极地为学生营造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借助动手操作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能在操作中获得科学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在此需要注意一点,既然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科学教学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科学学习实际情况入手,为其创设符合实际的动手操作活动,以此才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充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或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满足。

2.开展的探究性教学活动要体现科学的本质

众所周知,科学是一门以客观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在组织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时候,首先不能违背本次活动开展的基础——科学,即在科学探究活动开展中以大量的现实实验现象为依据,引导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证明、验证实验,在实验验证、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理性推理思维的发展。这种探究性活动与传统的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活动不同,其不仅活动形式不同,教学内容也不同。探究性教学活动将与科学学科有关系的其他学科的内容都纳入其中,同时也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纳入其中,实现在现实中、在实践中探究科学。

3.开展的探究性教学活动要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尽管当前的一些科学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积极地将探究性活动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但是我们却发现这样一种情形: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当学生埋首于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中走来走去或直接站在讲台上观看学生操作,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学生对自己所出现的问题保留自己的意见,或者与其他同学进行商量,但是在热热闹闹的商量中也没有一个科学的答案,科学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了。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科学探究活动的时候,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一份子,走进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或者引导学生探究,如此可以为学生的操作、探究指明方向。在此需要注意一点,教师的引导可以借助问答的形式,在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问题,以此才能借助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1.实验激趣

在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学生难以对科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没有兴趣的驱使下,教师讲得再多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毫无作用的。通过对初中生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尽管其心智相较于小学生有所发展,但是他们仍对动手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组织科学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不妨借助实验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我在组织“大气压强”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小试管沿着大试管向上升的实验。在实验开展之前,我会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猜想一下在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大部分学生都说小试管肯定会从大试管中掉出来。然后我让学生每人拿一个大试管和一个小试管,并向大试管中灌入水,接着将小试管放进盛有水的大试管之中,将两个相套的试管倒置,学生在操作中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尽管大试管中的水一直向下流,但是小试管非但没有随着水往下走反而向上升。这一现象大大超出了学生的意料,在认知冲突之下,他们对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有着浓厚的兴趣。科学探究性教学活动开展的本质其实就是要求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来进行自主探究。当学生渴望探究实验现象的时候,无须教师过多督促,他们自然而然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并获得探究的乐趣。

2.实验设疑

初中科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的知识灌输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无法得到有效发展。孟子曾经说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疑问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所以在组织科学探究性活动的时候,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之外,还要以科学的、符合学生科学学习实际情况的问题来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

我在组织“氧气和燃烧”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向学生演示白磷在水中燃烧这一实验,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学生都认为水火不相容,水肯定能将火灭掉。所以,当我提出白磷能否在水中燃烧这一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给予否定答案。在我向学生演示这一实验之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白磷可以在水中燃烧。接着我会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出一连串的极具思考性的问题:倘若用一根导管将氧气通入水中,使其与白磷相接触,白磷能否燃烧呢?倘若用一根导管将氧气通入温水中,使其与白磷接触,白磷能否燃烧呢?倘若用一根导管将氧气通入热水之中,使其与白磷接触,白磷能否燃烧呢?又会产生何种现象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利用实验操作来探求问题的答案。这样既引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又使其体验到了借助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除了以上的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实验条件,以此使学生能在课堂生成中了解到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无处不有,由此拉近与科学的关系。

总之,在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为基础等原则来积极地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科学现象,分析、解决科学问题,并在问题的引导下发展自身的科学思维能力,在丰富科学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真正地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为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章秀媛.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的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4(5).

[2]郑斌.新课改背景下的一次探究性教学实践与思考:华师大版初中科学《电阻》的探究性教学[J].中学物理,2017(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初中科学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微课不微
优化教学策略,保障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