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2017-03-07 05:47郑玄德
新课程·教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解题能力高中物理

郑玄德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改革,各地方的教育界对如何能体现课程目标,还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的问题而烦恼,虽然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学习成绩,在现阶段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是需要用考试来作为考量的标准,对于高中物理试题的研究,既要体现出实效性,又要体现出考试的科学客观性,这就难倒了不少教师,下面就高中物理试题研究方面有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能力;培养研究

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的科学特殊性强,那么习题就成为同学们的拦路虎,面对这种困境和改革后的高考制度,想让学生能够听懂并掌握解题技巧就离不开习题的训练,根据目前现有的资源和有限的资料导致做习题的时候没有针对性,造成了机械式反复练习的被动局面。

一、把握尺寸,不超纲

在当今发展迅猛的科技时代,知识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对知识的更新也是超乎想象,为了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知识能够更加适应社会要求,新课标的改革对高中物理试题方面做出了一些变动,提出要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了解物理学和其他学科的进步,用科学的方式去对待每个学生,培养孩子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现阶段的高中物理学习,基础薄弱,尤其是物理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那么如何让知识点达到应有的水平,国家教育部门有着明确的规定,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五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也对其做了多次的教学调整,要求命题的题目要体现课程目标,把握命题的原则,要以最新颁布的新课程为依据,做到难易适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充斥市场的“题型宝典”“考试密卷”等,这些都不能够作为出试题的根据,有些编题者受到利益的诱惑,在出题过程中并不走心,对尘封的老问题和时髦的中考题、竞赛题进行归纳综合,这就成为通向金牌之路的名师导航之佳作。

新课标的改革要求编题者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要求编题者在出题的过程中做到把握尺寸、不超纲、不超标,这是对编题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础条件。

二、题量适当、不可多求全

在教学中,考试只是作为一种抽样测量方式,按照新课标提出的要求,用来作为考试的试题要从待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考虑,编题者应该从整体抽样中选择内容足够多的作为样本,这样一来,也就能够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考试,考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一般的答题时间为90分钟,综合理科卷一般时间为150分钟,编题者应该根据不同的考试时间对编制考题做出一定的考量,一套好的试题在难度适宜的情况下,中等偏上的学生就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解答。

编题者在编制题目的过程中,不能够面面俱到、贪多求全,这是编制考题时的大忌,一道大题是由多个题干所组成的,在编题的时候要做到环环相扣,尽可能地用简洁的文字和直观的图表来描述题目,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明确题干中所要求得的是什么结果,要做到让学生明白题目的意思,而不是只有出题的人才懂。

三、用假设的生活情境作为引导的方向进行编制试题

我认为编制试题的时候应该要以假设的实际生活情境作为出题者的参考方向,所假设的内容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不会出现,但是如果实现就能带来重大的实际意义,学生可以根据生活情境的设计进行分析答题,做出相对应的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相对应的结果。举个例子:风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可能转换为清洁能源的来源,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也就是气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主要的零件包括风轮机、齿轮箱和发电机等,当风轮机叶片旋转所扫过的面积为风力电机可接受风能的面积,假设空气的密度为ρ,气流的速度为v,风轮机叶片长度为r,求单位时间内流向风轮机的最大风能Pm为多少?在风速和叶片数确定的情况下,要提高风轮机单位时间接受的风能,请简述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编题者在出题的过程中以参考对象为假设的条件进行分析设计,将假设的清洁作为编题的向导,这就大大提升了同学们对题干的理解能力,对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编题的最初目的和要求。总而言之,编题者在编制高中物理试题的时候要谨遵新课程的标准,在编制高三阶段的考试试题时更是要注意考试的说明和考试的大纲要求,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和解题的水平,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了解考试试题的主要组成因素,掌握编制试题的技巧,这样编制出来的试题就会很真实地反映出同学们学习物理课程的真实情况,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据我的观察,在实现全面发展和推进课程的改革过程中,高中的物理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在出题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优化解题方法和掌握的技巧,让同学们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转变成解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动脑能力和物理思维的發展,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素质教育的和新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招胜.浅谈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培育[J].理科考试研究,2014(21).

[2]姚弘杰.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浅谈[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3(20).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解题能力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