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规范化研究

2017-03-09 14:23戴金来杜欣悦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戴金来,杜欣悦

(徐州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在当代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需加强投入力度。志愿活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其组织方式和开展质量,更是评判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根据“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人口的比例将提高到 13%[1]。在这样一个全民志愿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建设者,自然承担起了志愿服务的重任,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在各种志愿活动的场合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看到他们发扬着积极向上的志愿服务精神。可以说,现在国内顺利举办的各类活动,都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例如2015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的 2800名志愿者超过 85%是北京大学生[2],大学生志愿者在赛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存在的问题

1.1 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单一、浮于表面

各高校开展的志愿活动受地域限制,大多在所属区域进行志愿服务,可以参与的活动种类很有限,如为福利院的老人表演节目、与他们聊天,或者在社区、街道等地进行打扫卫生等义务劳动等。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大都是内容缺乏多元性、形式缺少创新性,不能较好地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福利院有时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一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工作还未结束,其他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就到了。不仅大学生志愿者感到活动内容不能体现自身价值,而且老人们对这种志愿活动的满意度也不高,这也就失去了志愿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降低了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的热情,所以志愿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迫在眉睫,志愿活动还需不断深入开展。

1.2 大学生志愿者流动率高

一些大学生做志愿活动主要是想要尝试一下新鲜事物,并获得一种道德的优越感,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认同志愿服务精神,对志愿活动的了解不够深入,还有的甚至只是把志愿活动当成一种出游娱乐的方式。不少大学生因为从众心理和活动宣传的吸引,暂时投入到志愿活动中,但随着志愿活动的不断深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如志愿活动无趣、耗费时间长等问题,大学生可能会表现出浮躁、抗拒、退缩等心理,不想从事专业技能不强、志愿服务性质不浓厚的活动,同时,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缺乏志愿服务精神的支撑,难以长时间参与志愿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是由于院、系或学生会的任务,被强制参与一些志愿活动,这让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感到反感,从而不愿再参与志愿活动。这些问题导致了志愿者流动率高,难以形成固定、高效的志愿服务团队。

1.3 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缺乏统一有力的领导且管理和培训不足

各高校的志愿服务团队都是由校团委和各二级学院的院团委组织管理的,每所高校的志愿服务团队都有各自不同的管理理念。尽管在2008年中央明确由中央文明委统筹协调全国志愿服务工作[3],但是,高校之间依旧缺乏交流与沟通,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统一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标准化的志愿服务团队,这也给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规范化造成了困难。大学生志愿者的选用流程大致可以归纳为:“粗略选拔,大致培训,即刻上岗”,尽管当前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前有时会进行一些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大多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大学生在参与培训时也没有非常认真地投入,而且考虑到培训成本高、时间长和重复性等因素,培训课程的质量就大打折扣,志愿者培训的效果也显著降低。

1.4 社会缺乏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了解和相应的政策保护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利益问题,一些错误观念导致一些人很难能够真正静下心来了解志愿服务活动,领会志愿服务内涵。一些人还停留在“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片面理解上[4],错误地认为志愿者就应该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忽视了志愿者的心理感受和应享有的正当权利。这些错误认识打击了志愿者的热情,也助长了侵害志愿者权益的不良风气。我国志愿活动的开展相对较晚,虽然国家与地方相继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仍然不够健全,当志愿者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时,志愿者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通常情况下,大型活动会为志愿者办理保险,但是小型的日常活动一般很少为志愿者办理保险,这些小型活动多是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没有安全保障,在发生意外事故后,志愿者无法享受自己应有的权利。

1.5 活动经费不足

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来源于校内组织,如社团、学生会等,志愿活动的经费一部分来源于学校,但大部分经费需要各志愿组织自己筹集,筹集的渠道和数目都有限,这导致志愿活动的质量也相应下降。高校的日常开销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经费并不充裕,给予志愿组织的活动经费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虽然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但是没有一定数量的经费支持,大学生很难在原有的志愿形式上加以创新,从而更好地开展志愿活动。

1.6 缺乏合理的记录与激励机制

目前,大多数江苏高校都已采用“志愿者打卡器”APP进行志愿时长的记录,只要在活动地点的3公里内和参加活动前1小时与后2小时之间打卡,志愿者所在城市会根据志愿时长的排名来评选优秀志愿者等。总体来说,“志愿者打卡器”的功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个志愿行为记录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网络上有不少相关的“志愿者打卡器”APP,但是各城市与各省份之间并没有统一管理,导致志愿时长的记录十分散乱。其次,很多没有在“志愿者打卡器”上面申报的志愿活动是不可以记录志愿时长的,也就是说,“志愿者打卡器”上的时长并不准确。而且,“志愿者打卡器”只能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并不能对志愿者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仅从志愿时长来评价志愿者工作的好坏存在严重弊端。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方式主要以精神鼓励为主,但是现有的激励方式效果不够显著且机制不完善,荣誉的评选没有详细指标,没有切实考虑志愿者的感受。而且在高校方面,没有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指导、没有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信息归档整理,缺少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当中的记录与监督,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等,而合理激励机制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情不高,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2 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措施

2.1 结合大学生专业知识,创新志愿服务形式

要洞察时代发展方向,结合高校办学特色,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开展一些更受大学生志愿者欢迎、能够更好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要不断探索、深入创新,增加一些专业技能丰富的志愿服务,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二、三线城市虽然不会经常因开展大型活动需要招募志愿者,但是高校也可以拓展一些创新型日常志愿活动,如在当地景区做义务讲解员、每周在社区进行家教辅导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避免了单一的志愿形式,也发挥了大学生的优势,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魅力。当然,例如抢险救灾等安全系数较低的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不适合参与,应交给设施齐全、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处理。

其次,以大学生所学专业为主导,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参与到专业对口的志愿活动中。如让学习哑语的大学生志愿者与聋哑人交流,让学医的大学生志愿者帮助老年人体检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志愿活动的服务质量,还能够将志愿者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增加专业技能的熟练度,一举两得。

2.2 建立严格的志愿者选拔制度

志愿服务工作的核心力量就是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要想顺利完成,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志愿者。所谓“合适”,包含了数量、品质、专业技能等方面[5]。

首先,数量方面必须经过仔细的计算。由于活动组织方害怕志愿者人数不够、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在招募志愿者时,往往选拔的志愿者数量超出活动需要,从而导致一些志愿者能力无处施展,工作热情下降。而且,人数上的超出可能会加大安全隐患,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志愿者并不是多多益善,“合适”才最为重要。其次,志愿者的品格与毅力也十分重要。志愿活动的参与需要的不只是一时的热情,更多的是长久的坚持。志愿者要做到不仅参与志愿活动,而且还要做到深度参与深入志愿活动,才能推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志愿者的专业技能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后期培训来提高,所以在前期选拔志愿者时,对技能不强的志愿者,可以稍微降低录用标准。

2.3 学校应对大学生志愿团队进行统一管理,并开展专业有效的培训课程

高校相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各自职责,由指定部门牵头,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以便对大学生志愿团队进行有力的领导和管理,并协调各高校志愿活动的开展,使得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活动都能遵循同样的规定,井然有序地深入进行。

高校还应当重视志愿活动的前期培训。一方面,省级或市级的大型活动会有团省委或团市委统一安排各高校的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这样规模的培训各高校都会严格监督,培训的参与度通常较高,培训效果也相对较好。另一方面,高校应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志愿者团队进行专门指导,在礼仪、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等方面开展相应的培训,对他们的日常志愿活动提出建议并纠正错误,实现对志愿者团队专业化的管理。

2.4 在全社会传播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志愿者社会地位,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

想要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地位,必须在全社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人们从心底里尊重志愿者。首先,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注重志愿服务方面的教育投入,向青少年灌输积极向上的志愿精神,开设课程教授青少年基本的服务礼仪,鼓励青少年参与志愿活动,让他们从小就对志愿工作充满热情并有着正确的认识。其次,国家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报道志愿活动,打造先进志愿者形象,宣传志愿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志愿者的看法,提高志愿者的社会地位,以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号召全民参与志愿活动。

在宣传志愿精神的同时,国家还应该积极制定健全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推进志愿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家志愿服务的规范化与法制化。如要求志愿活动组织方为每一位志愿者购买保险,这样不仅保障了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还可以降低志愿者的流动性,让志愿者感受到满满的关爱之情。

2.5 政府增加对志愿组织的资助,同时高校积极争取企业赞助

据了解,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拥有较为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美国的志愿组织的资金来源也十分稳定,以社区志愿活动资金为例,60%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资助,30%来源于服务收费,志愿组织自行筹集的资金只占总额的 10%[6]。志愿活动本身会为国家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政府应当加大对高校志愿服务建设的资助力度,让高校的志愿组织一心一意做志愿活动,不再为资金发愁。同时,高校可以运用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吸引企业赞助,在解决志愿组织缺乏资金问题的同时,也帮助企业提高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例如,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志愿服务项目,志愿团队提交详细策划书后,教师对项目进行审核,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答辩,并邀请企业代表到场观看答辩情况,对于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企业可能会给予相应的赞助支持。此外,在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时,学校的各种媒体应该进行报道,以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让更多企业关注大学生志愿服务,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2.6 建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来建设志愿者评价体系[7],这样既快捷方便,又避免了纸质文档难以整理和存放的问题。可以创建一个采集志愿者信息的网站,发布志愿活动项目,进行志愿者的招募,并对志愿工作进行监督。多角度的信息录入不仅能够正确地评价志愿者工作,还可以在各组织间形成信息联网,组织之间能互相推荐优秀志愿者,彼此分享参加志愿活动的经验与体会。

虽然参与志愿活动不是为了追名逐利,但适当的奖励能够提高志愿团队的工作激情与工作效率。高校应志愿者角度出发,建立社会、高校、个人三位一体的志愿者激励体系,从多角度满足不同志愿者的心理需求。活动组织方应在志愿服务结束后授予志愿者荣誉证书,使志愿者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高校应该将志愿服务经历纳入奖、助学金的评选要求中,以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推动志愿活动的蓬勃发展。

[1] 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大趋势——兼论“十三五”规划与志愿服务新常态[J].青年探索,2016(2):29-35.

[2] 李博晶.目前中国青年志愿者已突破 4000万人 以 90后居多[EB/OL].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5-09/08/conten t_11604120.htm,2017-09-10.

[3] 彭海.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04):88-91.

[4] 时小燕.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河海大学,2007.

[5] 曾雅丽.比较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与专业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03):71-79.

[6] 黄晓鹏.美国志愿服务观察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12-116.

[7] 徐彤武.联邦政府与美国志愿服务的兴盛[J].美国研究,2009,23(03):25-45.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