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2017-03-09 22:04吕海燕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速冻冷链生鲜

吕海燕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50)

“互联网+”视角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吕海燕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50)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意义在于保证食品安全、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和交易时间、满足消费者食品多样性的需求。201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引发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大发展。至此,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农产品电商推动了冷链物流模式升级,为“互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提供了诸多启示。

“互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食品安全;发展路径

2016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物流行业依托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基于农产品冷链物流意义的多重性,“互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内容也呈多样化。总体来说,农产品冷链物流通过农产品储存和运输等环节满足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实现农业增收、农业产业升级。而且,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保鲜功能为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食物多样性需求提供了可能,促使人们对冷冻技术、加工技术及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关注。综合消费者消费需求因素考虑,提升冷链物流服务水平成为发展生鲜农产品网络销售的重要课题[1]。

1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及“互联网+”

所谓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地采收、屠宰或捕捞后,在特定的低温控制环境下完成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同时最大可能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不变、商品率提高、腐败垃圾减少的供应链系统。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全国有冷藏库近2万座,冷库总容量880万t;果蔬冷链流通率达5%、冷藏运输率达15%,水产品冷链流通率达23%、冷藏运输率达40%[2]。为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部分省市农业管理部门以后补助形式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田间地头建设小型冷库,以保证农产品收获后可快速进入低温存贮环节,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率,减少农产品腐败率。从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速冻食品起步晚于世界上发达国家,虽然近些年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仅仅是发达国家的1/10。人均年消费速冻食品量不足10 kg,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也滞后于消费者对生鲜产品、冷冻食品的市场需求。在农产品加工冷冻技术方面,早期速冻技术的发展主要解决质量问题,如速冻技术的发展解决了速冻鱼糜制品冷冻过程的蛋白变性问题。随着速冻产品的普及化,速冻技术的发展还将向提高速冻食品的口感及营养价值的方向发展[3]。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和条件要求十分严格,需要制冷技术的配合才能完成。日前,海尔利用无压缩机固态薄膜制冷技术研发的无压缩机酒柜将在北京发布,昭示着世界制冷业压缩机时代的革命。

所谓“互联网+”,讲的是一种新经济业态,最早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2012年11月http:// baike.so.com/doc/6385841-6599495.html提出。于扬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

2015年3月5日,我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是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事实上,“互联网+”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型概念,其设计理念是以人为出发点,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机器设备和设施的力量使众多的信息被需要的人找到、浏览并应用。北京大学博士、超图软件先进技术实验室主任黄骞认为,“互联网+”是希望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也会与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相结合,推展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互联网+”实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实时监控。目前,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各个环节是互为合作关系。基于利益考虑,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的承包方经常会在农产品冷链物流途中关闭温度控制器,以图节省电费,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这一作法的直接结果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车内的温度上升,导致被运输的农产品发热,出现物理及化学变化。不仅是农产品的外观不漂亮,而且农产品的品质也发生了变化,有腐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卖相。

农产品冷链物流GPS温度监控系统的运用,可以随时监控农产品冷链物流过程中车厢内的温度情况,并提醒运输商保持时鲜农产品运输所需的温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商品率。据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锐波介绍,经过冷链配送的时鲜农产品,商品率会比常温状态下的农产品商品率高出10%,腐损率在5%~10%之间;存货周期因品种不同延长的周期也略有不同,经过冷链处理的农产品基本上库存周期和货架摆放周期都有延长;市场半径扩大到山东省、北京市、河北省、湖南省、陕西省、湖北省,甚至新疆等省市自治区。

目前,青岛澳柯玛国家级技能基地,正在调试公司开发的ICM才智全冷链管理系统,往后,用户只需通过手机app就能对冷藏设备进行实时操控[4]。

至此,“互联网+”农产品冷链物流使不同产业跨界融合、农产品进、销、存等诸多信息共享及最早一公里农产品运输问题得到解决。

2 “互联网+”视角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2.1 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子信息共享平台

据相关专家预测,到2018年我国生鲜农产品交易额将达1 000亿元左右,届时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需求量将超过50%。事实上,农产品电子商务需要完整的冷链系统来支撑,包含低温仓储、配送,包装,没有这样完好的冷链是完成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自身成本就比较高,加之配送过程的单向性使得成本更高,导致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经营困难。据此分析,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通过互联网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子信息平台,尽可能的把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及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信息发布在该平台上,做到信息互通,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封闭性和循环性,同时,让采摘下来的农产品第一时间送到低温冷藏库里,减少生鲜农产品的损耗,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力度

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首次把食物的贮存和运送写进条文,冷链物流也变成冷冻冷藏食物的必须配备。国家在管理制度层面上对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和期望,但是,在财政制度方面还没有出台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虽然,众多的物流企业和投资者都对农产品冷冻冷藏设备进行投资和建设。但是,毕竟是民间投资和新兴产业投资,冷链物流产业的回报率又是未知数,所以,不仅投资额度都不大,而且冷链技术趋同性强和科技含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冷链物流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建议政策出台一部至少5年内不变的财政政策,每年都做一定额度的公益性出资,作为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专项建设资金,来扶持和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参考资料:

[1]文俊,陈瀚.“互联网+”第三方冷链物流对生鲜农产品网络营销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60~64.

[2]程野.冷链物流规模快速增长农产品冷链物流显著受益[OL].前瞻网http://www.qianzhan.com/.2016,12~14.

[3]农产品冷冻贮存技术研究进展[DB].百度文库—专业资料—农林牧渔—农学.2015-2-1.

[4]冷库建田间地头有助解决农产品初加工问题[N].制冷快报.2013年11月25日.

F304.3

B

1002-1728(2017)01-0054-02

10.3969/j.issn.1002-1728.2017.01.013

2016-02-19

2015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立项课题(粤科规划字[2015]110号)

吕海燕(1967-),女,山东寿光人,管理学硕士,科研管理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高职教育、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速冻冷链生鲜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生鲜灯的奥秘
速度食品下的健康密码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巧煮速冻饺子
冻死那个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