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程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型研究

2017-03-10 18:45安薪睿
智富时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安薪睿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共同成为育人主体,需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培养高质量的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本文从合作企业选择、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团队打造、实训基地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升级等方面研究企业全程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型。

【关键词】高职教育;企业全程参与;校企合作模型

企业参与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鼓励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全过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培养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务院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健全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企业的参与存在较为现实的问题一是校企合作过于形式化,运行机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二是缺乏系统的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全过程的模式,有效合作形式较少,以就业为主。本文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双主体”合作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全程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型,以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企业全程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新局面。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是学院与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协同创新,做中国校企合作范式”项目的实施中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为依托创建的,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合作共为育人主体,企业参与教学、兼职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及信息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及评价,涉及整个育人过程的闭环良性循环。

一、选择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大连机床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组合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及自动化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和中国机床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创造了第一台车床、铲齿车床、多刀车床、组合机床等几十个“全国第一”;数控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以及高速数控机床、高速加工中心、柔性生产线和数控功能部件的设计、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突破了一批制约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核心技术,引领了中国机床行业的发展步伐,使中国机床制造业站在了世界机床行业的第一方阵。

学院与大连机床集团以培养服务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既熟悉数控机床装配、调试、维修业务,又具有数控机床售后服务和营销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成立“双主体育人”项目领导小组,组建了大连机床工程系,共建了“校中厂”——大连机床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和“厂中校”——大连集团企业培训中心;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了“校中厂”和“厂中校”运行制度、管理规范、例会制度,建立了校企人员互聘与考核管理规定、学生厂校实训管理办法等系列化运行管理制度;大连机床集团从企业发展及人才强企的战略高度,在学校建立了集数控机床整机展示、装配、调试、维修、营销、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攻关、课程开发、教材开发、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大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服务示范中心,并纳入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大连机床区域技术服务中心范畴,进行了具有“天津轻工”“双主体育人”的特色建设。

学院与大连机床集团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及其专业群为依托,从合作机构成立、运行机制建立,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对“双主体育人”进行的顶层设计,培养目标明确、保障机制健全、对接的服务领域确定,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成为双主体合作模式的有力保障。

二、构建双主体合作模式的课程体系

从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工作岗位职责、岗位职业要求入手,由大连机床集团牵头,专业人才公司参与,对机床生产企业,机床销售企业、机床用户进行了岗位能力调研,形成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人才需求调研及培养建议报告》,据此,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通过分析数控机床维修,调整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方法,把职业技能鉴定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的技师标准与大连机床数控设备装调维修方向的岗位职业Ⅲ级标准的技能和知识重新进行序化整合,分析系统化课程体系岗位工作任务,确定了本专业学生所需的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完善了企业主导、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区域技术服务中心、备品备件库中安装调试服务记录和售后服务记录的整理和分析,开发了19个实训项目,完善了专业课程体系。完善后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技师等级和大连机床数控设备装调维修方向的岗位职业标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Ⅲ级的技能和知识对接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过程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学习项目对接企业的工作任务。

建成了《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拆装》、《PLC应用技术》5门核心课程及网络学习中心,做到职业性与专业性融合,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在网络学习中心,建成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三维数控机床维修虚拟车间,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数控加工中心虚拟工作场景。操作者可以模拟折装各机床机械,检测机床所有电路、液路和相关电路元器件、液压元器件,检测各机床故障并分析发生原因,模拟机床试运行。操作者在检测、维修和装调过程中查阅各种相关技术资料。数控机床维修虚拟车间配有专业试題库,学习者可以进行自我测试学习效果。

三、创建双主体合作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大连机床的数控机床产品的应用、维护等过程为导向,安排学生在一体化教室学习基础理论、在大连机床区域技术服务中心进行技能训练,在大连机床集团进行专业综合项目强化实训。以区域技术服务中心运营过程为载体,实现用企业的工作项目、企业的维修人员、企业的工作设备、企业的工作环境、企业的工作氛围培养人才,创建了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学年,学生建立职业认知,形成基本素质。学生在校内一体化教室完成通识基础课程学习,并到校中厂——大连机床区域技术服务中心熟悉工厂环境及设备、氛围,体验职场。在基本素质养成阶段,通过军训、体育、心理健康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形成听指挥的习惯,养成雷厉风行的作风,修炼诚实守信、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品行。利用在校中厂学习器件连接等实训项目,使学生形成职场认识。

第二学年,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养成职业素质。学生在一体化教室学习职业技术知识,在区域技术服务中心进行数控机床安装、数控机床调试、数控机床控制等单项技能训练和数控机床装调等综合技能训练。在学生技能培养过程中,从基本操作习惯的点滴培养开始,逐步形成职业素养。围绕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学生在专业课堂、校中厂、校外企业三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中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热爱本职工作,爱校爱厂,逐渐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第三学年,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形成了社会素质。学生在校内开展岗前强化培训后,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利用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出勤、实习计划、实习周记、实习总结、实习考核结果、企业评价等形成性资料进行“全程记录和全面信息化”管理,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监控。

四、打造双主体合作模式的教学团队

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专业教学团队,采取校企互聘。聘任大连机床集团总设计师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推动专业建设发展。校内专业带头人,在大连机床集团天津地区服务示范中心担任了经理助理,协助大连机床集团完成属地化管理工作。骨干教师被聘为大连机床集团天津地区服务示范中心售后服务人员,直接参与了企业的售后服务、技术支持、机床的维修,为用户服务项目达13项。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提升,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教学团队实现了互促共赢。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专业教师100%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骨干教师全部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数占总专业课时51.21%,出版教材8本,其中《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获国家十二五立项,教师发明专利3项。骨干教师获得国际数控机床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及优秀选手称号。

五、完善双主体合作模式的实训基地

2012年我院被确定为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区域技术服务中心,承担天津地区大连机床用户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技术服务、用户培训等工作,同年10月大连机床集团将13台数控加工中心安装在实训中心,作为企业产品展示、学校教学、双方培训及相关技能大赛使用。完善后的实训环境,可以满足两名学生维修调试一台设备,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来自大连机床集团的技术骨干担任实训课程教学,既带来了工业现场的最新信息,又带来了企业文化。校企共同开发的教学项目,企业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操作环节,学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安装与调试、调整、精度测量能力、数控系统综合应用能力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实地体会到职业氛围,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数控机床维修工和售后服务的岗位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大连机床集团企业生产实际案例,售后服务的典型事件,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实训项目新增19项如FANUC数控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PMC的I/O模块及设定地址,大连机床ZTXC15进行主轴、导轨、尾座等部件相关精度检验等。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及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利用以上设备完成《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等课程的教学、实训、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及取证考试。

六、升级双主体合作模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将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学生就业满意率、企业认可度等综合评价纳入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毕业证、技能证、工作经历证多证书制,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过硬的岗位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了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严谨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进取精神,学生从入学即在学校与企业两个环境交替之中学习与实践,对企业的标准、要求、企业文化已经熟知并融入,而且在毕业前已经具有了相关岗位的企业工作经验。

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给予了学生成长的核心优势,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都是为用人单位所青睐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率100%,专业对口率100%,就业率达100%。麦可思调查显示,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毕业生,一年后的月平均收入高于全国骨干校毕业生平均收入水平13.55%。通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校企“双主体”合作模式,能夠有效地使企业全程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王晓琼.构建企业全程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01)

[2]刘娜.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0(08)

[3]由建勋,孟爱霞.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01)

[4]王晓琼.构建企业全程参与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9)

[5]冯帆.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03)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
职业高校职业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浅谈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