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唯其疾之忧”议

2017-03-10 09:35毕桐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孝经朱熹主语

毕桐昊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父母唯其疾之忧”议

毕桐昊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论语·为政》中“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历来争议很大,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但总体来说,“子女忧虑父母的疾病”这一说法最为可靠。文章通过对各家学说的分析,从中择取有力证据,去伪存真,以证明这一观点可靠。

孝;唯其疾之忧;孟武伯

一、研究概况

《论语·为政》第六章:“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1]古今诸多学者对此章解释不尽相同,按字面意思有两种阐释:一是孔子告诉孟武伯,做子女的应当只担忧父母的疾病;二是做父母的只是担心子女的疾病。在微观上,学界对此章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者们主要从句读、语法句式、历史背景、文献佐证和孔子的孝道思想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释。本文主要厘清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探究其来源与发展,进而详细分析各种观点,希求找到可靠论证。

马融认为:“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论衡·问孔》:“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淮南子·说林训》:“忧父母之疾者子,治之者医。”高诱注:“父母唯其疾之忧,故曰忧之者子。”王充、高诱都认为“其”指代父母。[2]这是古人对此问题做的最早的论述,这些论述并未阐释这么说的原因。

前人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一个焦点,即“其”字的解释。“其”字有二指:一指“父母”;二指“子女”。各家学者为了说明“其”字所指,分别从尽孝对象、说话时的历史背景、先秦句法结构、文献佐证、孔子的孝道思想和对“疾”“忧”等字的新解等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证。在此,我们从这些方面对各家学说进行逐一分析讨论,从而总结出问题之所在。

二、尽孝对象

杨伯峻列举了王充、高诱和马融的说法,但最终采用马融之说——“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并将之译为“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至于为什么这样理解,杨伯峻没有说明理由,只是列出了马融的看法。钱穆则认为“其”指子女,列举了三种说法,但采取了第二种说法:“子女常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唯以其疾病为忧,言他无可忧。人之疾,有非己所能自主使必无”。[3]“其”指“子女”,意为除了疾病,不要再让父母担心其他事情。李零观点则与杨、钱不同,他批判马注和朱注,指出“久病床前无孝子”,“孝”体现在能否照顾久病的父母。[4]樊彩屏引用《说法解字》中的“孝”字的解释来说明“孝”是“对子女如何对待父母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子女单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子女对父母‘孝’,父母则对子女‘慈’”。[5]陈饴媛提出,对“孝”的认识是从子女角度来说的。她列举了《墨子》《诗经》《毛传》《尔雅》《书》《孔传》等经典中关于“孝”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6]

对于尽孝对象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是子女对父母尽孝,所以无一例外,古今学者也都持同一观点,即子女应当为父母做些什么,才能算是尽孝。虽然大家都认同尽孝的对象是父母,但是对于句意的理解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比较直接:子女只担心父母的疾病;另一种观点则有些迂曲: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也就是只让父母担心子女的疾病,做子女的不要让父母担心除不可控的疾病以外的其他事情,这才叫做孝。如果认可第二种解释,就不能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而要理解字面后的隐含义,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深层次的东西,然而孔子为什么说得这么含蓄,却不得而知。首先,“如果按第二种解释,则孔子有答非所问之嫌”;“其次,按第二种解释,如马融的说解,需增字解释而义明,所以我们认为是注释家个人的发挥而非孔子的原意”。[7]因此,第一种说法比第二种说法更直接、准确,我们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三、语法结构

从语法结构上来说,“其”也应该指“父母”,学者们更多地从语法层面来证明这一问题。郭海文等指出:“此是单句形式作谓语的主谓句,句首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但实是谓语部分单句中的一个前置成分;语意上的真正主语是谓语部分单句的主语,此主语一般省略,也可不省;读时句的主语后应作一读(句读),或加逗号。”如《论语》中:“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这里“主语”指“众人”,“之”代指孔文子。同时,他还指出“主语不省者,则句首似主语的谓语前置成分之后必逗开”,例如:“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在这里“吾”是谓语部分的主语,“之”代指“圣人”。另外,郭海文还从“孝”的含义方面证明了其论点,但这并不能否认“其”字指“子女”。[8]蔡英杰提出两点:一是“父母”是定语前移;二是“唯其疾之忧”是属于“唯……之(是)”类强调句式。对于第一点,蔡英杰运用三个平面理论来解释,并进一步阐明从语用平面角度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父母’是话题,‘唯其疾之优’,是述题。”一般已知信息充当话题,“父母”和“子女”都可以充当话题,“由于‘儿女’省略了,所以‘父母’才定语前移,充当了话题,原来的句法位置上使用代词‘其’加以复指”。“唯其疾之忧”充当述题,“其疾”做为焦点,“孔子采用了将宾语前置的句式予以突出”。也就是说,“‘父母’是句子成份(定语)的话题化。因为它表示的是旧信息,所以被前移用作话题。‘唯其疾之忧’是新的信息,所以用来作述题。‘其疾’是信息的焦点,所以用强调句式加以突出”。[9]邓宗荣也有类似的说法,他把“父母唯其疾之忧”看作是一种复指式,并指出这种句式的特点就是“说话人把心目中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从句中提到句首作为话题,然后加代词复指”。所以句首的“父母”作为话题,用“其”字来复指,构成复指式。[10]

刘精盛等批判马融等人的说法增字解经,认为古文有省略介词现象,“父母”前省略了介词“于”,并列举了大量例证。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惠之早陨,诸吕不台,崇强禄、产,诸侯谋之……”中“诸侯谋之”与“唯其疾之忧”结构相类似,“诸侯是吕后咨询商议的对象”,“如果理解为诸侯谋吕后,则与事实不合”。刘精盛等还根据裴学海的“‘诸侯谋之’当与‘戎狄和之’、‘子夏师之’同解”这一结论,最终得出在“诸侯谋之”后面省略了“于”字,从而推出“父母”前面省略了“于”字。[7]这种论述虽然能说明“其”字为“父母”意,但有些牵强,我们认为“唯其疾之忧”所体现的比较明显的语法结构还是“唯……之(是)”类强调句式。

杨逢彬等人从施事和受事两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如果“其”指“父母”,那么“父母”就是受事主语;如果“其”字指“子女”,那么“父母”就是整个句子的施事主语。为此,杨逢彬等人“考察了《论语》、《左传》、《国语》、《孟子》四部书中的全部这类句子,发现这种句子的主语全都是施事主语,未见一例是受事主语”。如“寡人是征”“寡人是问”“唯戮是闻”“唯好是求”等,最终得出“‘父母’应该也是施事主语,也即是‘忧’的发出者,而不是‘忧’的承受者”的结论。[11]这些例子还不够多,未能穷尽先秦的所有文献,况且也没有找出与“唯……之(是)”类结构相一致的例子。朱明勋也持相类似的观点,并指出这是一种“特殊的词序”,“为了强调宾语,故意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并在宾语与动词之间加上‘是’字或‘之’字复指一下宾语”。[12]黎千驹等人虽也认同这是一种“唯(惟)……之……”的结构,但却认为前面的“父母”是插说成分,并不是整个句子的主语。[13]杨逢彬等人批评李零,认为“太绕”是由于缺少施事或古今语言不同造成的。这种观点显得有些牵强。

四、历史背景

郭海文、廖焕超、樊彩萍等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出发,考察孔子说这句话的时代背景。根据《左传》记载,孟武伯曾因为在成邑养马等问题上与其父孟懿子发生过争执,孟懿子很生气。后来,孟懿子生病卧床,孟武伯代行父权,越发大胆,恣意行事,加重了孟懿子的病情。这时孟武伯问孝于孔子,于是“父母唯其疾之优”一章便因此而产生。很明显,这是针对孟武伯说的。孔子劝说孟武伯,做子女的要关心父母的疾病,这才是“孝”。以上背景说明孟武伯的某些行为使得其父孟懿子很生气,并导致孟懿子卧病在床,然而,孟武伯仍不收敛,最终听到孔子的劝告,要他只关心父母的疾病,同时也暗含了对其不符合礼、孝作为的一种委婉批评。从历史背景上看,足以证明此章为“子女忧虑父母之疾”。

五、文献证明

从文献材料方面来说,高敏以“父母在,不远游”与《礼记·曲礼篇》等文献证明“其”字指“父母”。[14]刘精盛从上下文中总结出《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都是针对子女应当怎样孝顺父母的,并列举《孟子》《礼记》《孝经》中关于“孝”的论述来呼应《论语·为政》第六章。邓宗荣分析了《论语·为政》篇的关于“孝”的四章,孔子针对不同人分别回答了不同的内容。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这四章关于“孝”的论述,正好对应《孝经》中对“孝”的阐释:“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朱明勋认为,“其”字解释为“父母”,“不但不能说明儿女行孝,反而暗示着儿女失职甚至不孝”,他引用《孝经·纪孝行章》来证明其论点,并进一步指出只有具备孔子所说的五种要素,才能认为是“孝”,否则为不孝。其实,《论语·为政》第六章是孔子针对孟武伯而说的,孔子对孝的阐释因人而异,之所以回答孟武伯“唯其疾之忧”,是因为孟武伯在此方面做的不好,因此我们不能忽略这一细节。朱明勋引用《孝经·开宗明义章》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侯之虎却与其相反,“唯其疾之忧”并不能用《孝经·开宗明义章》中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来证实“其”字的“子女”意。此句与《孝经·纪孝行章》有关系,“《孝经·开宗明义张》主要是针对孝子个人而言,讲的是个人的修身养学的孝;而《纪孝行章》讲的则是孝子在具体侍奉父时需要注意的行为”。此章的“孝”应从《纪孝行章》去理解。[15]我们认为,《孝经·开宗明义章》不能作为证明“其”字指代“父母”或“子女”的有力证据,因为不是充分条件,而《孝经·纪孝行章》则可以与“子女只担心父母的疾病”相呼应。为什么是“只”字,因为这句话是孔子针对当时背景下孟武伯的所作所为而讲的,所以用“只”来强调。另外,还存在一种说法,即“父母只担忧(父母)自己之疾”,这种说法本质上还是“做子女的,只让父母担心自己的身体”,只不过比马融的说法更加迂曲难懂罢了。

除《孝经·纪孝行章》与此章相呼应外,其他文献中的关于“孝”的论述,都不能充分证明“其”字所指,因为大家公认“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所以在这里“其”字两指皆可。我们需要从语法句式和背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论证才可证明“孝”字含义。

六、其他方面的研究

周乾荣在《读〈论〉小记》中提到,“疾”通“嫉”,厌恶意,如“好勇疾贫”“疾之已甚”“非敢为佞也,疾固也”等都是。“忧,以……为念。”因此“‘父母唯其疾之忧’意即对于父母,就是要把他们所厌恶的事情放在心上,也就是不使他们不偷快……‘其疾’是指父母说的。”[16]裴传永在《朱熹〈论语集注〉辨误》中对朱熹的解释持否定态度,批判朱熹的解释过于牵强,将父母对儿女的“慈”误解为“孝”。他通过梳理前人见解,阐发了自己的观点,“‘父母唯其疾之忧’的含义就应当是:对于父母,只有在他们有疾病时才可以面带忧虑之色”。[17]将“忧”理解为面带忧色,与别人不同,而其他各家把“忧”理解为忧虑、担心。“忧”在这里应当为动词,直译的话应当是忧虑、担心,所以,裴的“面带忧虑之色”难免有些过分发挥了。朱熹的注解确实过分发挥了孔子文意,这可以从一些研究中得以窥见,黎晓铃在《略论李侗与朱熹所探讨之〈论语〉疑案》中提到了李侗赞扬朱熹对《论语》第六章的解释,并且要求朱熹不要“执文泥迹”、迁就古人。[18]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古人文辞随意过分发挥,并不是所有的文意需要深挖,朱熹有些矫枉过正了。

七、结语

以上论述基本概括了当今对于“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的论述和阐释。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些论述主要分为两派,各有自己的论点和论据。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其”字指代“父母”的证据要比较充分一些,尤其从语法句式、尽孝对象和历史背景角度看,更能说明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论证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小学范围内的训诂,还有一些学者利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证明其观点,无疑给我们研究汉语言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我们不能迷信这些理论,因为众多语言之间虽然存在共性,但却并不完全相同,这要求我们在研究问题时要更加谨慎小心。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5]樊彩萍.《论语》辨惑三则[J].孔子研究,1999,(2).

[6]陈饴媛.《论语》札记二则[J].科技信息,2009,(20).

[7]刘精盛,吴青峰.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三则商榷[J].学术界,2007,(2).

[8]郭海文,黄金贵.《论语》新诂[J].台州师专学报,1998,(4).

[9]蔡英杰.《论语》训诂四题[J].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1).

[10]邓宗荣.“父母唯其疾之忧”的是与非[J].逻辑与语言学习,1987,(1).

[11]杨逢彬,蒋重母.《论语》词语考释五则[J].上海大学学报,2011,(5).

[12]朱明勋.《论语》“父母唯其疾之忧”本义诂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7).

[13]黎千驹,黎哲.《论语》“为政”和“八佾”疑难词语札记[J].毕节学院学报,2011,(3).

[14]高敏.杨伯峻《论语》献疑[J].孔子研究,2015,(1).

[15]侯之虎.从《孝经》看《论语·为政》“问孝”四章的原义[J].淮南师专学报,2000,(2).

[16]周乾荣.读《论》小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9,(1).

[17]裴传永.朱熹《论语集注》辨误[J].文献,1999,(3).

[18]黎晓铃.略论李侗与朱熹所探讨之《论语》疑案[J].合肥学院学报,2015,(3).

责任编辑:李新红

The Research on “Parents’ Illness Is the Only Earnest Concern”

BI Tong-hao

(Guangxi Teacher’s College,Nanning 530001,China)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Politics”,the meaning of “parents’ illness is the only earnest concern” has been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Generally speaking,the most agreeable interpretation is that “children worry about parents’ health problem”. By analyzing various theories,the effective evidences are selected to support this idea.

filial piety;worrying about illness;Meng Wubo

2016-06-07

毕桐昊(1990-),男,河北沧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1004—5856(2017)02—0100—04

H131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02.025

猜你喜欢
孝经朱熹主语
近20年来明末至清中期《孝经》学研究述评(2001—2020)
《孝经》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变迁
——以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讨论中心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葡语中零主语的语义功能分析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朱子深衣”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