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体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17-03-11 04:41王云升许万林段伟张辉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陕西省陕西一带

□王云升 许万林 段伟 张辉(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体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王云升 许万林 段伟 张辉(西安思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8)

近年来,随着中国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出现。陕西体育旅游在“一带一路”带动下得到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硬件设施缺失、品牌效应低、专业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有效的推动了陕西相关产业间的融合与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下,陕西作为路上起点,获得巨大的发展契机,其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建议陕西体育旅游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基础建设,完善体育相关设施;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创建精品;加大宣传、搭建平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来推动陕西体育旅游快速发展。

一带一路 陕西体育 旅游发展

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首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倡议,开启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规划。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正式由倡议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6年5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签署 《关于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推动了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2017年7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印发 《“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年)》,方案提出:在“一带一路”相关区域形成一批精品体育旅游赛事、特色运动休闲项目、有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明确提出鼓励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进一步明确了体育旅游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重要性。作为世界最长、人口最多也是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带,“一带一路”将为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1、体育旅游的界定

体育旅游是体育运动与旅游活动深度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兴社会活动,是将体育运动元素融入到旅游活动之中,通过对体育运动本身的开发或者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带动民众参与旅游的一种社会活动,可以理解为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社会活动。2016年5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签署《关于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促进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将体育旅游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来发展。

2、陕西体育旅游现状

2016年12月15日,陕西省体育局与陕西省旅游局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此进一步促进陕西省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力争在“体育+旅游”方面取得较快发展,共同推进陕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努力,目前,陕西已将部分旅游重点县对接市场需求,开展体育旅游设施建设,并有针对性地设计赛事和群体活动,借体育赛事提升举办地影响力,促进旅游消费,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5月28日,作为中国十大魅力节庆活动之一的第十七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开幕,成为安康体育旅游的一大亮点;6月,中国·大秦岭(宁陕)第六届山地越野挑战赛在具有“秦岭之心”之称的宁陕县开赛,赛事吸引国内外近30多支队伍参赛,带动近万人参与全民健身及体育旅游活动;7月21日,在陕南留坝县层峦叠翠的秦岭里,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山地户外挑战赛开幕,中国地质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大学生选手在秦岭山中开展竞速爬山、急坠快感和恬静山道等多样特色的国际专业山地自行车赛道上骑行,秦岭的优美景色尽收眼底,形成留坝的特色旅游;7月底,陕西省第三届山地自行车定向锦标赛和中国环秦岭自行车联赛汉中留坝站比赛举行,成为广大体育旅游爱好者关注的焦点;7月23日,在陕北吴堡县浪花奔涌的黄河上,国内外11支专业漂流队伍奋力争先,对话黄河;柞水等围绕“旅游+体育”推出了漂流、四季滑雪、皮划艇、攀岩等运动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商南县通过举办禹平川秦岭原乡马拉松赛,吸引游客4万余人;陕西子州县第三届四大名山文化旅游节“农商行杯”山地自行车环山赛,吸引来自全国21省市的50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比赛。这些活动作为陕西谋划的“体育+旅游”融合战略发展的试点,以初具规模。

3、“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体育旅游分析

3.1、陕西体育旅游优势分析

(1)良好的发展机遇。

①国家政策政引领推动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国家 “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5月国家旅游局与国家体育总局签署的 《关于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2017年7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印发的《“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国家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的出台为陕西体育旅游的发展供了政策指导,为陕西体育旅游的发展指出的方向;②地方政府重视。2016年12月15日,陕西省体育局与省旅游局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建立高效务实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体育旅游线路和产品,实现共建共享的合作目标,开启陕西省“体育+旅游”新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陕西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2017年6月28日,陕西省政府出台《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行动计划》,将陕西建成国际旅游中心作为陕西发展的五大目标之一,促进了陕西旅游产业的发展,推动陕西体育旅游发展;③成功获得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的举办权,是陕西体育旅游发展的又一契机。201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陕西省承办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函》,再次为陕西体育旅游提供发展良机。全运会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深受国民的重视,全运赛事也是发展体育旅游的只好载体,助推陕西体育旅游的发展。

(2)地理优势。

①地理位置突出。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南部属于秦巴山地,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北部为黄土高原,气候以秦岭为界,南北差异显著,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产业;②交通便利。陕西省是链接中国东、中部地区、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陇海铁路横贯东西,西康、宝成、襄渝、西延等线路联通南北。郑西、西宁、西成高铁的开通,缩短了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营,使陕西快速的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圈。沪陕、京昆、福银、连霍、西延高速的开通使的陕西的公路交通十分便利;③历史地位突出。西安不仅是陕西省的省会,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公元前202年,西汉使臣张骞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出使西域,开创了古代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创造辉煌的丝路奇迹。千百年后,“一带一路”战略再次从西安启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陕西必将在这个新的太平盛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资源丰富。

①文化底蕴深厚。关中、陕南、陕北共同组成历史底蕴深厚的陕西文化。关中作为秦文化的发源地,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厚重,兵马俑被称之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成为当前旅游的热点城市;②自然资源丰富。陕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具有“其险天下第一山”的西岳华山、终年积雪的太白山、贯穿南北的秦岭以及宛如“江南水乡”的陕南,优美多变的自然环境,在开展“体育+旅游”方面独具优势。

3.2、陕西体育旅游劣势分析

(1)硬件设施缺失。陕西省举办过的最大体育赛事为1999年的第四届城市运动会及中国足球世界杯预赛。虽然陕西民众的观赛热情很高,但省内始终未能举办有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造成相关的体育设施陈旧不堪,而且数量也严重不足,虽然当前各地市积极开展了一些体育设施的建设,但整体质量和数量还远远达不到举办大型知名体育赛事的需求,体育相关设施是目前制约陕西体育旅游发展的基本因素。

(2)品牌效应低。知名体育赛事是促进体育旅游的有效途径,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例,其对北京乃至中国的体育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陕西省多年来没有举办过大型体育赛事,现有的体育比赛也缺乏一定的影响力,体育赛事知名度低,影响力小,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是制约陕西体育旅游发展的根本原因。

(3)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陕西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基础。由于体育旅游也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且陕西体育旅游发展时间较短,有关高校还没有开展相关的专业设置,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而社会培训机构也缺少针对这类人才的专业培训,形成社会上既掌握体育技能又了解旅游知识的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的不足是制约陕西体育旅游发展的内在原因。

4、“一带一路”战略下陕西体育旅游发展路径

陕西具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 “一带一路”的路上起点,陕西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借助“一带一路”发展的机遇以及第十四届全运会举办的契机,积极推动陕西体育旅游的发展,既要看到新形势下发展的历史机遇,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努力,结合现有的实际条件,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弥补,以此推动陕西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创造陕西体育旅游发展的辉煌。

4.1、加强设施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是陕西发展的良好平台。路上“一带一路”建设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陕西作为起点,必将是建设的重点。陕西省应将自身的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对接,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动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一带一路”带动陕西省基础设施及相关领域建设,为发展体育旅游打造良好的基础;(2)完善体育相关设施建设。举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是发展陕西体育事业,推动陕西体育设施建设的最佳契机。全运会的举办需要大量的体育场馆及相关设施为基础,陕西应根据自身特点、结合赛事要求及后期利用的特点,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质保量开展相关体育设施建设。以全运会赛事举办推动陕西体育设施的更新,助力陕西体育设施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4.2、培养品牌,打造精品体育旅游产品

(1)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创建精品。陕西省在发展体育旅游过程中应对本省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统一规划,根据各地市不同特性,结合体育旅游特点,有针对性的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并通过包装,将其打造成精品体育旅游产品,带动体育旅游发展;(2)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对建设的体育旅游产品通过专业电视,网络、新兴社交软件等平台进行宣传,拍宣传片,聘请名人担任形象大使,举办知名体育赛事,开展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推广活动,赞助体育、文化活动等一系列宣传方式,加大对成熟体育产品的推介活动,让具有优势的体育旅游产品为广大民众所知;(3)搭建先进平台,推动产业升级。利用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及服务产业等相关产业的优势,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升级,使体育旅游产业快速向成熟产业发展。

4.4、加强人才培养

(1)加强自身专业人才培养。专业人才是推动陕西体育旅游发展的基础,陕西拥有全国知名的高等教育群体,应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高等教育的资源培育专业体育旅游人才。陕西省的体育院(系)和旅游专业加强合作,打破院系和专业限制,共同培育体育旅游人才。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培育具有体育基础旅游人才。有条件的科研院所设立体育旅游研究所或者协会,开展体育旅游相关研究,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支持;(2)吸引高水平人才加盟。通过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环境等优厚条件,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吸引优秀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或团体来陕西就业、发展、创业,为陕西体育旅游提供人才支持。

[1]姜付高,王铁.山东半岛城市体育旅游带空间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1).

[2]姜同仁,张琳.“一带一路”与中国体育产业对接发展路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

[3]张智,史国生.南京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9).

G812

A

1006-8902-(2017)-11-ZQ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0014)。

王云升(1978-),男,陕西汉中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许万林(1954-),男,陕西汉中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陕西省陕西一带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