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地理翻转课堂实施研究

2017-03-21 14:58徐菡琼吴儒敏李俊峰
地理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内化微信过程

徐菡琼+吴儒敏+李俊峰

摘要: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许多教师都尝试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而微信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信息传递平台,能较好地辅助地理教师翻转课堂的实施。本文以人教版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对基于微信的地理翻转课堂实施的具体过程进行设计,以期为地理教师进行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信;翻转课堂;地理教学

一、微信下的翻转课堂

一般而言,学生学习过程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部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递”是在教师主导下的课堂内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课外自主完成,学习效果因人而异[1]。翻转课堂中“知识传递”被前置至课前,学生可以根据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微视频、地理故事等学习资料以及学习任务单,在家进行自学,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教师在线进行适当指导,整理学生反馈信息进行深度备课,优选教学方案。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协作学习、地理小游戏、地理知识竞答等活动,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强化学生掌握知识,实现知识内化效果最大化。

微信作为一款免费通讯服务应用程序,支持公众平台、通讯、社交等功能[2](如图1)。微信这种新的学习平台,为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提供了新机遇,为学生学习创设了多样化氛围,在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较好地辅助教师翻转课堂的实施。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运用微信下地理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对河流地貌的发育这节内容进行具体设计。

二、基于微信的地理翻转课堂设计案例

1.课前自學,知识传递(如表1)

课前主要是向学生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包括微视频及相关材料的学习和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教师在课前将微视频和相关材料通过订阅号推送给学生,学生通过微视频自学,完成学习任务单,同时生成问题,利用微信群和即时通讯功能展开讨论,从而在课前完成整个知识传递过程。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一对多、点对面的交流学习,教师还需特别注意学困生,适当进行一对一指导,强化教学效果。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辅助者的作用,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由安排学习计划,真正体现主体地位,实现个性化学习。

2.课堂教学,知识内化(如表2)

课前的知识传递过程并不能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仍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前微信平台上整理出的学生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组织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并掌握知识点。可适当进行个性化指导,及时解决讨论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将课前自学环节整理的其它问题进行深度解析。在知识内化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完成知识内化过程。

3.课后反思,知识升华(如表3)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代表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结束,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仍然重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作达标检测,上传于“消息群发”,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适当与学生在班级群中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形成反思。最后,整理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提升自己。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适当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三、结语

翻转课堂将优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自身,打破传统课堂沉闷的填鸭式教学,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突破,也是对现代教育理念以生为本的充分诠释。本文对利用微信进行地理翻转课堂的具体环节进行设计,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借鉴。但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教师、学校以及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探索出适合中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2] 范文翔,马燕等.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2015,21(3):90-97.

作者单位: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241002);2.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30061)

猜你喜欢
内化微信过程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微信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微信
微信
圆满的过程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