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方式探讨

2017-04-05 22:11马娟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右心房房间隔体外循环

马娟娟

(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 江苏 徐州, 235000)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方式探讨

马娟娟

(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 江苏 徐州, 235000)

微创; 非体外循环房间间隔缺损封堵术; 护理

房间隔缺损(A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的心脏畸形疾病,由于左、右心房间隔发育不良,血液可通过间隔的空隙将两个心房相连而造成。目前的治疗方案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大类,非手术治疗包括氧疗和药物内科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有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直视修补术、介入治疗及2者的结合即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1]。其中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回顾其护理方式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14例,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5~25岁,平均(14.13±2.55)岁,体质量15~80 kg。患者入院时的主要症状有气急、心悸、咳嗽、易倦怠和体力缺乏等,经过常规检查和做心电图、X线胸片和B超等确诊为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直径0.5~4.7 cm, 其中下隙型2例,中央型7例,上腔型2例,混合型3例[2]。

1.2 方法

患者仰卧躺在手术台上,右侧背部垫纱布,将右胸部垫高,麻醉师提前使用全麻药全身麻醉患者。常规消毒铺巾,在第4根肋骨间皮刀切口,大约35 cm, 然后用电凝电刀止血后依次切开真皮、皮下组织、脂肪和深筋膜层,直至看到心脏。做好保护措施后,牵开器暴露心脏,切开心包,用涤纶线悬吊。重复多次给予肝素直至肝素化,针线缝左右心房,用肝素化盐水浸泡封堵器后将其堵入鞘管中。切开右心房,将彩超探头用无菌保护套保护后插入鞘管,引导医生将鞘管穿入右心房,前端的封堵器向前推,在房间隔缺损的右心房处打开,堵住缺损,后端的封堵器撤回堵住房间隔缺损左心房的一侧,整个房间隔缺损便被全堵了[3]。封堵术结束后用彩超检查心脏:血液由左向右的流动消失,上下腔静脉、二尖瓣、三尖瓣、右侧肺静脉开口均正常运行,没有异常。取线,缝合心脏后确认无出血,胸腔排气后缝合胸腔。

2 结 果

14例患者手术成功,无死亡患者,对于手术结果患者、患者家属及其医护人员都很满意,手术耗时60~120 min, 平均耗时(72.1±18.3) min; 手术中失血量为20~70 mL, 平均失血量(30.5±7.9) mL; 失血量均在正常失血量的范围,术中术后无需输血;术后气管插管的时间为123~240 min, 平均插管时间(155.3±20.8) min。手术后胸腔出血的患者有1例,止血后停止出血,无其他并发症,其余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所有患者手术后均住院观察护理,若无任何并发症及不适出现患者一周即可出院。出院后定期复诊2~18个月,患者恢复良好,封堵伞在原位没有移动,无残余漏。术后右心室、右心房不同程度缩小,血管及心脏没有栓塞出现,临床症状消失,心功能变强。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常规的术前检查:进行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脏超声、心电图以及胸部X线片等。心脏超声检查及其重要,可以准确无误的判断房间隔缺损的大小以及是否有其他的心脏疾病,对手术成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常规心脏彩超观察不清患者房间隔缺损的具体情况时,需要进一步从食道插入超声探头做心动图检查,确定患者的病症后方可手术[4]。

3.1.2 患者术前护理:术前1 d医生跟患者细心交流,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环境及其准备,分析手术的优点、成功率、安全性、效果、费用以及身边目前进行术后住院护理的成功案例等,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尽可能降低术前的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镇静、稳定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保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患者术前按照医嘱禁食水8~10 h, 方便进行常规检查和防止麻醉过程中出现误吸。同时患者需在手术前大小便,减少手术后的不方便[5]。

3.2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防止患者出现并发症,快速恢复的主要措施,要根据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3.2.1 心电监护: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是心律失常,因此患者需在术后0.5~1 d进行心电监护,心率维持85~95 min/次。患者有无心律失常症状,即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或者出现房室传导阻滞,保持血液循环正常进行,密切观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预防心衰的发生。症状轻微者给予心理辅导治疗即可,症状严重者需同时给予药物治疗,例如多巴胺、利尿药呋塞米、镇痛药吗啡等[6]。

3.2.2 疼痛及胸闷、呼吸困难护理:手术后麻醉的消退,患者出现痛觉,伤口有明显疼痛出现,心理作用下,痛觉加重,症状较轻时可以给予安慰剂治疗,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药哌替啶止痛。手术成功后患者体内原有的血流方向改变,肺中的血管压增高,会导致胸闷、呼吸困难,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这是正常情况,大概1周后会自然消失,同时注意检测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防止意外发生[7]。3.2.3 心包拍击音护理:手术时切开例心包和安放封堵器时出血,术后无引流管安置,心包内的积血随心跳产生拍击声, 23 d后积血吸收,拍击音消失[8]。大多数患者在术后可以听见自己的心包拍击音,少数患者用听诊器可听见,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分析原因,防止不必要的焦虑,影响恢复进程。

3.2.4 血气胸护理:此手术是在非直视下进行的,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血气胸的出现。因此,患者需在术后进行X光胸部检查,观察切口有无隆起,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时听诊肺呼吸音,排除气胸、胸腔积液积血的发生[9]。本组患者有1例出现了呼吸困难、肺呼吸音轻等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症状缓解。

3.2.5 封堵器掉落或偏移护理:封堵器掉落或偏移都可能造成体循环、肺循环的栓塞,术后需密切观察,一旦发生需重新进行手术取出封堵器[10]。此类情况发生率极低,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掉落或偏移。

3.2.6 溶血护理:由于封堵器大小不适和残余分流,容易造成溶血。术后观察尿量并及时进行尿常规检查,根据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11]。本组患者无1例患者出现此症状。

[1] 李群.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最佳护理方式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 2015(92): 27-28.

[2] 温方圆.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配合[J]. 临床护理杂志, 2009, 8(5): 30-31.

[3] 徐屹, 尤斌, 高峰, 等. 16例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临床研究报告[J]. 中国病案, 2012, 13(2): 48-49.

[4] 吴军, 罗玉忠, 杨小平, 等. 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临床应用[J]. 微创医学, 2012, 7(5): 502-503.

[5] 付晓娟.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手术护理配合[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2): 136-136.

[6] 唐梦琳, 龚仁蓉, 曾玲.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06, 11: 1015-1016.

[7] 任杰平, 陆燕弟, 刘翠花. 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手术配合[J]. 全科护理, 2015, 13(10): 925-926.

[8] 徐屹, 尤斌, 高峰, 等.《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2011.

[9] 刘阳, 于国珍, 王月秋. 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1B): 134-135.

[10] 吉凤庆, 汪勤. 2例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08, 2: 72-73.

[11] 孙文杰, 苏畅, 白洋, 等. 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围术期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12): 85-85.

2016-10-11

R 473.6

A

1672-2353(2017)02-144-02

10.7619/jcmp.201702048

猜你喜欢
右心房房间隔体外循环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房间隔缺损家系致病基因筛查分析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右心房憩室1例
三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的评估
四种方法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比较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界嵴1例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可调弯鞘经颈内静脉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黏液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