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7-04-06 17:32孙浩进董正杰��
中国市场 2016年52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服务业

孙浩进 董正杰��

摘要:长期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服务业规模和发展水平较低,在整体产业体系中所占比重不高,且创新乏力,对传统路径依赖度高,市场化程度低,现代商业模式应用不够及时,行业竞争力低下,没能产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企业。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质变性发展,不仅要认真分析东北地区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更要准确定位东北地区自身特点、与其他区域的比较优势,做好相关性和可行性分析,要创新求变,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供给侧层面的改革。应进一步挖掘与开发市场潜在需求,增强第三产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多领域、多角度挖掘潜在市场需求,合力开创东北服务经济的新时代,走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创新发展;供给侧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2084

国家历来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国家重点建设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和巨大的物质保障。然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乏力,整体经济发展呈现衰退态势。自2003年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把工业领域的技术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作为工作重心,而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却没有足够重视,甚至有人将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同于振兴工业,而忽视服务业独立发展,对于发展服务业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不能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改革发展。针对这一状况,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新一轮的系列振兴东北战略措施,其中,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战略上考量,应积极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形成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动能。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整体水平较为落后

尽管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较高,但是服务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却很低,而且在整体产业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 2015年,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服务业增加值均低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三省增加值总量之和占全国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与其工业增速相比,东北地区的服务业发展缓慢。随着多轮国家支持东北振兴战略举措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缓慢,功能较低。东北老工业基地发达的工业体系对生产性服务业有着巨大需求,但现实中服务业内部结构简单低级,不能起到支撑工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发展环境制约

东北经济环境欠佳,市场化程度低,不利于服务业繁荣发展。 产权结构中,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这是难以形成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直接原因。2014年,东北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19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28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32个百分点,其私营企业有2366 家,是浙江私营企业的51%、江苏私营企业的 54%、广东私营企业的 103%、山东私营企业的 82%[1],由此可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对全国发达地区来讲比较落后,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环境的形成。

2经济结构制约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不合理,现有体制机制不利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支撑工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东北三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的支持度不断走低,不能形成有利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机制。同时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对其有效需求明显偏低,现实工业体系的发展也未能有效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另外,工业企业内部配套设施的研发设计服务的发展也受到企业研发投入资金的限制。而且,现代物流、融资服务、商业会展等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也受到较低的社会化、市场化等因素阻碍。

3人力资本制约

由于缺乏良性的激励机制,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业人才大量外流。过去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依靠的是一大批專业技术人才在东北的聚集和培养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外流与高端人才匮乏是东北人力资源保障的两大难题,优质人力资源供给水平落后是严重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据 《中国 2015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大学毕业生净流入率分别为-16%、-54%、-55%,而广东、北京、上海分别达到 152%、147%、128%,巨大的人才供给差距是东北落后于其他地区的直接原因之一。

4空间布局制约

东北老工业基地空间发展布局上呈现低质量的城镇化,且其造成的低水平的居民收入也不利于消费性服务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东北三省城镇化率较高,但是却存在虚高、低质量等问题。一方面,东北地区设市大多围绕农场、矿山或林区等资源密集地,较低水平的城镇人口收入不能支撑高层次消费性服务业的增长;另一方面,东北老工业基地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除少数特大城市外,大部分地级城市规模偏小、 实力较弱,服务功能不能有效辐射周边区域。在经济意义上,“民生关系国民生计的经济活动”[2],服务业受居民收入等民生问题的影响很大,东北老工业基地民生改善的程度还不能在更大力度上支持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上述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还是思想观念落后造成的,从产业结构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服务业仍然从属于工业,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传统发展理念催生了以往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当下对于服务业发展却产生抑制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开放程度低,现代组织经营方式应用不够及时;创新不足,对于传统路径依赖度高。[3]供给侧改革不足,没能产生多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企业等都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落后的重要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服务业的转型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分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的潜力来自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有着巨大需求。东北老工业基地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提高增速,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这将会很大幅度地拉动服务需求,且消费需求将逐渐提高,这对于推动旅游、高等教育、休闲等服务产业的发展有强大的需求牵引作用。“中蒙俄经济走廊”、辽宁“沿海经济带”、吉林“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黑龙江“五大规划”战略的实施等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又将发挥巨大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每项新战略都重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速度将会加快,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推动力度也会加大。特别是随着生产性服务业从工业体系中逐渐独立,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有着独特生态资源、对俄地缘优势、独特文化资源、科技资源等资源优势,这些特色优势资源的转化生产所释放的经济红利逐步显现,有力支撑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加速城镇化进程也可以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东北老工业基地“十三五”末期城镇化率提升必然会扩大服务消费市场,推动服务业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和外部需求产生叠加效应也会进一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因此,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两者“双轮驱动”可以有力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发展。

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预判

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根源在于以往产业结构中对农业和工业的过分倚重,因而当前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发展设计必须以一种整体思维来进行战略布局,应在明确农业、工业等基础产业对于服务业发展支撑作用的同时,优先发展与农业、工业等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一些基础性、生活性服务业,应该立足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求变、多措并举,共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跨越发展。还要认真分析东北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更要准确定位东北自身特点和与其他区域的比较优势,做好相关性和可行性分析,推进供给侧层面的改革,实现老工业基地服务业整体的优化布局。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服务业发展思路上要更加开放创新

一是从大循环的开放视野谋划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均收入处于全国落后水平,如果仅依靠自身市场的内需和发展要素,服务业很难在短时期内获得质的发展,所以要按照“企业在内、市场在外”的思路,扩大市场和延伸服务领域。立足现有基础优势,打造对俄国际物流、东北亚金融、国际旅游和国际贸易中心,也是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惠及民生的应有之义。二是既要依托现有存量,更要注重扩大变量,加大力度发展现有高关联度服务业,特别是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将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成全国乃至东北亚信息集散中心。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优势,要积极将现有大宗粮食、木材、原油等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发展成期货市场,大力发展有利于整合市场需求的现代服务业。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要依靠内生动力持续发展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1实施项目牵动: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

进一步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招大引强”新格局,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结合服务业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发展需要,重点引现代服务业大型龙头企业,延长创新产业链、打造高端产业集群,谋划、转化、引进和落地“一条龙”招商项目谋划联动机制,生成和落地一批招商重大项目,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立足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城市的大商圈,积极引进国内500强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大型民营企业总部,建立和完善大型集团公司总部的服务和支持体系,拓展高端商贸、总部经济发展领域。积极搭建中央企业进行跨国投资并购活动的平台,引导中央企业总部聚集。集中引进一批重点大项目。加快项目落地步伐,推进重大项目快开工、快投产。切实把服务贯穿于客商商务洽谈、投资考察、项目建设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优化招商服务的水平。

2推进商务兴城:从“传统商贸”向“跨境电商” 转变

加大东北老工业基地大中城市“三产领军”力度,推动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按照“规划引领招商、招商引领开发、开发引领业态、市场推动升值”理念,加速资源整合、要素流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切换,构筑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更加强势的产业支撑新集群。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中城市“大商圈”产业发展战略,引领更多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集群式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大商圈”,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商圈结汇部门与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支付企业间的标准化信息互通与交换。引进国内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建立物流、客户服务、结算等运营中心,推动商圈产品的跨境线上采购、生产和分销。积极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态,抢占高端服务业制高点,聚力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大中城市高端服务业集聚区,集中力量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贸易进入新高度。

3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要对准突破口精准发力

一是要打破体制障碍,深化市场改革,推动服务业发展。市场化改革的重心是要放松政府管制,形成有利于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的体制机制,而目前打破行政性壁垒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改革要在遵守国家政策法律前提下进行,彻底清理和取消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简政放权,在法律和政策许可下,企业可以自主发展,同时要鼓励个人创业,自主发展服务业。二是要积极争得国家支持,取得先行先试权。可以先行在哈尔滨设立自由贸易区,以点带面带动周围地区发展;要利用俄远东开发的有利时机,提升对俄物流业水平。三是要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行服务业务专业化服务,提升盈利能力。四是准确把握服务业对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有利作用,推动两者间互动发展。研究和把握东北老工业基地城镇化进程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规律,提供既适应广泛要求又有较强专业性的服务业。

三、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方面,应多领域多角度挖掘潜在市场需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作为一项产业建设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产品的开发与更新。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人文地理优势,针对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保质保量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资源的合理開发是做大做强服务业品牌和产品的必要条件,同时紧紧围绕这一点做好相关产业的建设发展,借此机会全面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风貌。

(一)旅游产业实现精品化发展

一直以来,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但对于旅游产业的落后开发和粗糙应用却是使其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短板。未来老工业基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应更具有国际思维和世界眼光,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在对优质旅游资源充分发掘的前提下,进一步规划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景点,旅游产品要是更具有层次性的好线路、景区等的组合产品,建设特色优势旅游业。推动旅游业与文化时尚产业结合发展,推进旅游业产业化发展,扩大旅游产品受众范围。一是建设立体营销网络,展示东北旅游“美”形象。加大旅游品牌宣传力度。政府主导,将东北旅游形象、旅游景区形象同区域品牌整合起来,统一推出旅游品牌,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全方位地开展东北主要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提高政府网站旅游专栏的功能性与实效性,加强与国内知名旅游网站的宣传合作,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旅游微信平台服务功能,同国内知名营销平台和旅游行业微信平台加强合作。借助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特色旅游。进一步开发独具东北民族特色的赫哲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文化,倾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精品项目。继续举办具有赫哲民族特色的“河灯节”“乌日贡节”。二是提升标准设施水平,创建东北旅游“优”服务。加快旅游业配套设施建设。健全旅游服务网络。完成区域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及区域旅游导向标识建设,合理布局咨询服务网点。实施城区公厕提升工程。新建、改建城区水冲公厕达到AAA级景区标准。规范城市交通运营。建设重点区域出租车待客区,合理设置公交站点、配套景观式候车亭,使其成为城市景观亮点。建设旅游景点慢行系统。加快旅游业标准体系建设。

(二)文化产业实现内涵化发展

从全国来看,东北文化具有浓郁而显著的特色。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但一直没有从一项优质服务产业的定位出发,只是零散地、孤立地缓慢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明显偏离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历史趋势,今后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重视的不仅仅是对文化元素的充分发掘,更要明确的是良品、精品的产业格局定位。应继续叫响已有悠久历史的特色音乐会,做大做强“冰雪百花节”“合唱艺术歌会”“好歌大家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打造“音乐街角”“广场艺术节”等特色亮点,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音乐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大中城市高端文化艺术机构众多、顶级文学艺术人才集聚、专群文化团体遍布等优势,以大中城市文化中心为创作基地,支持动漫产品、民间工艺、古典和现代诗歌创作,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民间艺术家和民间艺人从事鱼皮画、剪纸、火刨等民间民俗作品,全面提升东北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水平。积极承办和参与国内外知名文化品牌活动。开发特色文化项目,加快结构调整与资源整合。鼓励文化企业联合、重组,培育、扶持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借助于已有的文化旅游时尚品牌来推广宣传,并将该类项目长期入驻,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加快推进传媒影视文化基地、文化创新基地建设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进程;投资推进文化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集智慧旅游数据平台、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主题酒店等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商业综合体;对生态旅游休闲特色主题公园进行提档升级,谋划建设满族博物馆、温泉游乐中心、特色村寨滑雪场,打造独具东北特色、全国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满族特色旅游休闲样板。

(三)打造城市地铁经济新业态

现代物流业是当前经济发展重要的流通血脉,而地铁虽然是其中极微小的部分,但是对于整个都市经济发展来说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整体来说,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集群来说,东北老工业基地地铁发展缓慢,围绕地铁建设而发展形成的地铁经济更是滞后,这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业整体发展落后的重要表现,今后发展可以依托已建成的地铁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新兴的地铁商业经济、地铁文化经济等。借助地铁带来的人流量等客源优势,依托中心地铁站口,大力发展地铁商场,带动地区消费,形成特色鲜明的地铁站口经济商圈。重点发展百货商厦、餐饮业、娱乐文化等地铁经济主力业态,扶持书报文化店、中小超市、快餐、咖啡店、修理修配店、通信器材和充值服务店等地铁经济运营实体,实现地铁沿线从“一站式消费”到“商圈式消费”的转变。打造地铁轴线多层商业综合体。吸引国际国内各大知名企业落户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城市区域内地铁沿线,打造集购、娱、赏、食、游为一体的综合消费商业体,通过各类商业项目的有序化产生经济效益。在地铁线的后续开发上,打造多层立体式的地下商业综合体,达到商流、物流、客流、信息流高度集中,以地铁轴线产业综合体的立体化,产生向心力、凝聚力、辐射力,促使现代化地铁经济的品牌资源快速聚集、规模经济效应凸显。

(四)信息服务业实现智能化与融合化

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与物流业发展同样迅速的一大产业,也是对于传统产业产生巨大升级带动作用的一大产业,在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战略的形势下,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是实现智能化与融合化发展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定位,今后应加快推进中俄信息枢纽项目建设,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宽带战略和建设4G网络步伐,继续引进更具有增值性服务业务的数据中心落户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云计算产业化发展,提高信息消费质量。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平台推动科技研发与服务资源共享开发建设“东北智库”服务东北建设。商贸流通业发展要注重嵌入服务业“互联网+”项目:在“互联网+商圈电商”方面,引进阿里巴巴、京东、淘宝等国内电商龙头企业,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大中城市跨境电商的物流、客户服务、结算等运营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中城市商圈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推进标准化信息互通与交换项目建设,推进中俄博览会、世界农博会等重点会展品牌的虚拟展示平台项目建设。在“互联网+特色街区”方面,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大中城市特色街区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推进特色旅游、主题公园、域外美食的“异域风情休闲娱乐街”电商线上推广项目建设,推进“在线交易”电商平台项目建设,推进营销推广平台项目建设,规划发展动漫设计创作、音乐创作、油画创作、影视制作等“实体店+线上推广”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互联网+对俄文化语言创意”项目建设 。推进商贸流通服务业嵌入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产业链条。加快对俄电子商务国际仓储设施建设,重点吸引高水平物流企业和项目在东北落户或投资。继续实施“双百农产品市场建设工程”,发展农产品期货,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品牌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掘潜力实行供给侧改革,有效破除制约改革的制度性、结构性矛盾,依托国家服务业发展客观形势,多参考、多学习,同时保留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最大效率地保质保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应当注意,产业格局的调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一场联动发展,离不开对于传统产业、基础产业的依托和改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同于农业工业独立发展的产业体系,这个发展过程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在战略定位明确的同时坚持发展和创新,最终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振兴。

参考文献:

[1]肖国东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分析[C]//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孙浩进论民生经济学的范式逻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

[3]王爱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编辑:周南)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服务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