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中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4-09 10:34季喜燕李军湘
山东化工 2017年24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必修课学分

季喜燕,魏 兵,李军湘

(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 化学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

应用型本科专业大多是理工结合的专业,培养的是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不同学校,相同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方向也不尽相同。内蒙古地区开设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院校有五家,其中,内蒙古大学于1992 年设立应用化学专业,它主要的专业方向是环境科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证和毕业证。内蒙古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成立于2006年,以强大的工科教学资源为背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证和毕业证。内蒙古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成立于 2002 年,颁发工学学士学位证和毕业证。内蒙古民族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成立于 2009 年,颁发理学学士学位证和毕业证。

包头师范学院化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成立于 2003年,它成立的契机是我区煤化工的发展及煤化工企业对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成立之初,我校应用化学专业颁发的也是理学学士,但随着我区煤化工的发展及我校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改善,从 2014 届开始,我校开始颁发工学学士学位证和毕业证。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第一部培养方案是《包头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3 版》 ,受当时教学环境及经验的限制,这一版的方案设置的较为被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受到了一定质疑。此后几届的培养方案均以 2003 版为基础,没有太大的改变。2008 版的培养方案,是应用化学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破,受益于当时本科教学评估的促进,教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应用化学专业的主干课和师范类化学专业就有了较大的区别,专业方向的理论课及实践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因此为工学学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后,随着培养目标和就业形式的进一步变化,应用化学专业 2012 版的培养方案改变了以往的学年学分制,采用了完全学分制。这一版的培养方案把总学分从 2008 版的 178 降到了 160,目的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给学生增加自主学习的空间。2014 年我院首次授予毕业生工学学士,同年应用化学专业又增加了 ISEC 项目(双语教学国际班),这两个变化,深刻影响了应用化学专业的学习理念和培养观念,也成为了后续进一步调整培养方案的一个契机[1-3]。

2015级开始,应用化学专业开始执行2015版培养方案,总学分降为150学分。同时,应用化学专业也分成了3个不同的班级,分别是高考普通班、高职班和ISEC国际班,这些新情况的出现以及在全新的培养方案的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虽然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一直在改进,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也在督促我校的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作出进一步的改变,下面就这些问题做一总结,并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1 应用化学专业特征课占比偏小

对于应用化学专业来说,进入大二下学期之后的课程才更符合专业特征,如《化工制图基础》、《化工原理》、《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概论》、《化工过程开发概论》、《化工仪表与设备》、《AutoCAD与工业设计》、《应用化学实验》等,但是由于学分制的限制,导致上述课程中的大部分课程被安排成为选修课,教学效果非常差,而其中仅有3门课程是必修课程,且这其中《化工制图基础》以及《化学工艺学》的学分也仅为2学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产生了很突出的矛盾,如学生有强烈的意愿学习,但是时间不够,老师有强烈的意愿深入发掘讲授知识,但是时间不够,导致许多专业特征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 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例限制较大

未考虑到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点,2015版本的培养方案中,学校统一要求专业必修课学分不能高于65学分,专业选修课学分不能低于30学分,这样的制度并不会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水平,同时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备受打击。

3 改进建议

学校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专业充分的自主权,在新一版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允许适当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各自所占的比例。

具体到应用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根据学生的入学水平、学习效果以及今后就业要求等综合考虑,适当降低4大理论主干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的学分分配和讲授难度,并将《仪器分析》课程或者包含于分析化学课程中,或者划入选修课之列。重点加大应用化学的专业特征课程的学分分配,如《化工制图基础》、《化工原理》、《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概论》、《化工过程开发概论》、《化工仪表与设备》、《AutoCAD与工业设计》、《应用化学实验》等,适当将一些课程划入必修课,并提高已在必修课之列的课程的学分,满足学生学习的意愿,培养真正具有工科特点的应用化学毕业生。

在新一版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每位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学生的入学水平、学习能力、培养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重点在于培养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思维模式等工科要求的基本素质,要目标鲜明,思想统一,避免一言堂,也要避免偏离宗旨。

4 新的突破

在2015版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必修课中新增加了专业见习,学分为2.5分,分5个学期进行,每个学期的后两周为见习周,计0.5学分,在见习过程中,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进入化工生产企业或单位学习,零距离接触化工生产,了解行业特点,理解化工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车间工段操作规程等,学生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因为有了见习的经历和锻炼,能够更加深入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就目前2015级应用化学专业的班级授课情况看,见习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出来,在有些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甚至比没有进行过专业见习的2014级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效果更好。这说明在新版的培养方案中增加的化工见习在培养学生的工科思维模式、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并对后续课程的开设和顺利执行是有裨益的,需要长期坚持下去。

新版的培养方案中,将应用化学的专业实习由之前的大四第一学期调整到了大四第二学期进行,这样的调整主要是考虑到到了大四第一学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要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统一考试以及各大校园招聘等活动,学生不能静下心来安心在企业实习,使得专业实习效果有所降低,调整之后,专业实习放在了大四第二学期,而将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提前到了大四第一学期,这样学生可以在不离开校园的情况下,将毕业论文开题、准备等工作进行,同时不影响同学们的考研、考公务员以及找工作,在大四第二学期后半学期,学生在进行完专业实习之后,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剩余工作完成,圆满毕业。

5 总结

地方性师范院校中开设应用型本科专业,对于传统的师范类专业的培养过程会形成巨大的冲击,而师范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以及培养理念又会深深影响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自身特点和专业办学定位,如何密切契合市场需求,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摆在众多师范类院校面前的首要难题,因此,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就成为应用型专业的重中之重。在十多年的摸索过程中,包头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通过逐步明确专业定位,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培养出了越来越多优秀的化工工作者,为包头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相关行业输送了很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相信在将来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方案还会更加完善。

[1] 季喜燕,李军湘.地方性师范院校中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J].山东化工,2015,44(19):122-124.

[2] 李军湘,季喜燕,刘丽静.关于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阴山学刊,2016,30(2):112-114.

[3] 季喜燕,魏 兵,李军湘.师范院校中工科专业实践模式的探索[J].山东化工,2016,45(21):150-151.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必修课学分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鲸宝宝的必修课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学分美食
凉山羊
应用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以衡水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