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2017-04-09 10:34刘光印乔占平汤玉峰谢海泉
山东化工 2017年24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化工生产

刘光印,王 琳,乔占平,汤玉峰,谢海泉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当前我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创新能力弱、工程意识淡薄等,很难适应企业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校要创新培养机制,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当今国家引导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1-3]。

1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

应用化学作为一门介于化学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之间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被划归于理科化学类,但是这不代表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不需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化学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而且还需掌握基础的化学工程知识,具备初步的化学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等同于工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4]:

1.1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性

无论以后学生是从事于新产品的研发、工艺的改进,还是化工生产的过程管理等都需要掌握"三传一反"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常见的化工生产设备及单元操作技术。这是从事于与化学化工相关的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1.2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论属性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在于能够利用工程实践知识指导新产品的研发,而不在于具体的工程设计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科研及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如果科研人员不懂工程知识,势必会影响新产品的技术开发,这与工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能够根据常见单元操作的技术特点,优化工艺路线的开发能力。

1.3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门课或某一个教学环节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系统的培养体系。因此应注重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优化,构建"知识+实践+应用"的教学体系,体现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2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2.1 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优化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加大实践课的课时量。根据应用化学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特点,在理论教学方面开设了四大化学(有机、无机、分析和物化)、电工学、大学物理、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和化工设备等必修课程,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首先,以电工学、化工制图等为基础,结合金工实习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其次,以四大化学基础实验为依托,通过化工原理实验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工程实践能力。再次,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应用化学知识的工程实践能力。最后,开展应用化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2.2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5]

产学研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最有效地措施之一。学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把学生的生产实习和企业的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将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学生课程设计或毕业论文的题目,能够有效地实现培养过程与工程实际的有效对接。利用产学研平台,让学生参与完成企业的项目,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另外,通产学研合作,既解决了企业的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又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有助于学生的就业。

此外,还可聘请企业的工程师为学生做一些讲座。以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例,培训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

2.3 积极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院设置了一系列实践创新项目,如实验室开放课题、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等,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学生以课题组的形式,通过查阅文献、市场调研等,选择一种具体的化工产品,进行配方设计、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和主要供应参数设计等全过程实验。该类项目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工协作精神。此外,我院每年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三井杯"化工设计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4 高度重视生产实习教学环节

生产实习是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中,并锻炼学生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以前的生产实习大都是企业生产人员带领学生走马观花的走一圈,学生最终什么也不知道。因此,在每次生产实习前都需要有针对性的生产实习大纲,并让企业配备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人员,使学生通过生产实习能够绘制出实习工段的流程图,达到真正实习锻炼的目的。

2.5 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6]

注重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每年选拔2~3名年青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参加培训,并将教师工程实践经历作为职称评定的一个必要条件,以此来激励教师参加工程实践培训的积极性。另外,适当引进一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使得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优化和提高。

2.6 注重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2,7]

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能力,才能解决为什么学和学什么的问题。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经典的生产案例,培养学生对化工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认知能力,初具工艺设计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奠定理论基础。

[1] 尤 飞,胡卫东,王建荣,等.大工程教育背景下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轻工科技, 2012(9): 171-173.

[2] 王知彩.浅谈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 93-94.

[3] 王荣光, 吴景梅, 王传虎,等.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30(1): 229-231.

[4] 杨家桂,武 凌,陈劲松.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0(1): 237-238.

[5] 刘长辉,王 锋,林 立,等. 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 广东化工, 2017,44(16): 281-282.

[6] 刘学清,刘继延,蔡少君,等.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1, 9(5): 82-85.

[7] 赵 红,赵力民,姚华刚,等. 基于“卓越计划”的应用型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广东化工, 2014, 18(40):162-163.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化工生产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应用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以衡水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