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用微课“点燃”初中语文课堂

2017-04-10 09:07吕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点燃解决对策教学方式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微课应运而生。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工作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本文将通过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探究,分析如何能够利用微课点燃初中语文课堂。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 教学方式 解决对策

微课教学主要是以视频的方式,针对某一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考点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语文微课视频时间短、针对性强。下文将就微课进行探讨,如何能够提高课堂质量进行分析讨论。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主要是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教学过程并可以进行反复回放的授课形式,主要是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记录。从微课视频内容上来看,主要包含了课堂上的教学视频和相关的辅助教学视频;从微课视频功能上来看,视频的时间短、有针对性,能够使学生有自由的空间随时随地的去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微课的产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

二、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气氛不浓厚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很多的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并不会根据学生的内心需求、年龄特点来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注重课堂的气氛。课堂的气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愉悦的气氛下,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给学生的印象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更新不及时

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被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束缚,不去及时更新教学方式,采用一贯的教学风格,墨守成规,一味地通过黑板教学,对于一些古诗词、课文等的教学,一贯采用让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教材内容的写作思路,所包含的知识点,都是教师在上边讲,学生被动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理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三、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运用

(一)利用微课激活课堂气氛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对课堂气氛的重视。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明显的帮助,能够大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重视起语文课堂的气氛,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愉悦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女娲造人》这一课中,如果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一味口述为学生讲解教材的内容,本来是一节很有趣、学生很喜欢的课时,由于教师忽略了课堂的气氛,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没有耐心去听教师所讲的内容,注意力不集中。通过微课进行教学,播放女娲造人的动画,再加上音效,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所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提高。

(二)及时更新教学方式

如今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在当下网络飞快发展的大环境下,教师应及时更换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理解能力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来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微课的出现,对教师更换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帮助,微课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自己制作视频,切实根据学生的需求,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利用微課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很多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也有一些内容离生活较远,学生在理解上也就不那么透彻。微课在语文课堂上的使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其教材内容的生动性,能够更好将内容进行补充,是教材内容能够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进而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一课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济南冬天的环境特点,并能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怀,想要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济南的自然风情,环境特点,只是通过课本上的内容不足以使学生能清晰地了解,不贴近学生们的生活。此时,利用微课进行对学生引导,通过对视频的观看,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济南的冬天,视频生动形象,配上音乐,能够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能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利用微课使学生感受内容情境

微课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融合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表现方式来传播给学生,使语文课堂不再只有单一的文字,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的气氛中来,教师在利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学生充分地带入到文章的情境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内涵。

例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一课时,可以借助微课向学生展示作者在这一内容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将学生带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视频可以插儿时放风筝的情境,作者却反对弟弟放风筝,长大后作者反思懊悔,当初的年幼无知,将视频配上朗诵,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浓浓的悲凉情绪。通过微课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微课教学就是通过视频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包含声音、动画、图像、文字等,能够更生动形象地表达所包含的内容,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微课视频能够使学生更直观、简便、快捷地了解内容、感受内容所表达的情感。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微课来教学,使学生能够感受语文的魅力,让学生更接近自然、接近生活,进而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丁佐宏.如何用微课“点燃”初中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5):45-46.

[2]赵世波.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47-48.

[3]吴西海.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理想状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7):49.

作者简介:吕强(1994.08-),男,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族: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点燃解决对策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安静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等待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基辅骚乱再次“点燃”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