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017-04-11 12:34张晓丽
社科纵横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现代农业科技

张晓丽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天津 300191)

论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张晓丽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天津 30019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调整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生态原则、科技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只有这样,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才能科学开展,并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

农村 产业结构 调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老问题,但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因为农村产业结构既关系到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更是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种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环境利益,或者进一步说是生活利益。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甚至说关联于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之所以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就在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正如费孝通教授所言,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是一个个并存排列在无数村子里的独立小农,“传统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资源的分散掌握和各个农户的独立经营。”[1]但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工业文明4.0时期,我们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应该有另外一种思路。

一、农村产业结构要符合生态原则

中国农村有自己的独有特色,其是以生活和居住为主要功能,所以在发展产业结构时,也要考虑到这一点。生态原则是农村存在的根本,任何一个村庄的发展史都可看成,在农耕文明时期形成的农村都以生态和谐为出发点,人在村庄中居住、生活、生产都遵循着宜居原则,这种宜居实际上就是生态原则的另一种表述。现在江南一些农村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就在于其独特的生态循环,并把这种循环融化成了一种文化。

但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不科学实施,使得现代的农村生态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突出表现为农业现代化生产产生的污染(包括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农用塑料地膜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包括生活污水、塑料包装袋产生的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本来的山青水秀已不再,溪水越来越少,越来越脏,有些支流已经干涸。垃圾随处可见,公路边、河沟旁、小溪边、田地里、树枝上、水沟边,农房周围,特别是农村集镇所在地,到处都是散弃的生活垃圾,一到春夏季节,苍蝇乱飞,恶臭扑鼻。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环境正在加速度恶化,整体生态也必须及时展开修复。

生态原则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支点,因为“现代农业是高技术装备和高标准作业的农业,客观上有条件打破分户经营的传统模式。通过租赁、承包、合作等多种形式集中农民手中的土地,把大量农民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或是从事非种植业,或是涌入城镇务工。”[2]

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生态原则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影响了生态的发展肯定不能持久,而且还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影响。所以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走绿色道路,创生态文明”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农业发展走向可持续。

二、农村产业结构要遵循科技原则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也不会离开科技的支持,现在一些农村纷纷建立起来的农业科技园区,就是科技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具体运用。所谓农业产业园区,就是“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集成现有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新设施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园区的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并通过园区的示范,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3]

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是人类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而科技与农业的结合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有力杠杆,其在引导人们新的消费观念、促使开发新的涉农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根本作用。可以说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现代农业,没有科技创新的农业就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众所周知,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生产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在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安全、生态等效益;不仅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而且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享受需要。未来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目标,就是开辟人类高品质生活的健康时代。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农业最终要靠科技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科技的作用。一些农村产业之所以发展后劲乏力,就在于对科技的运用不足,要想实现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的进入和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就拿农产品流通来说,以前只是单一的流通,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完全可以把农产品流通转变为农产品物流,如果说流通只是商流的话,那物流则是一种追加的生产过程,“它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提供有效的、快速的农产品的输送和保管等服务所创造农产品的效用,主要包括实物流和信息流。”[4]可见这样的科技进入,就使得原来的农业发展扩大了外延,也是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一种丰富和拓展。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遵循可持续原则

应该说,自上世纪开始的农村产业结构,基本上采取了“农——工——商”模式,农村的工业建设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那就是生态的损害、发展的失衡等问题。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因为“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涉及到后世子孙的利益,经济发展的伦理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危及后世子孙的发展。”所以我们谈可持续发展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鉴于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本身来说,就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设计和规划:

一是生态农业。通过合理的耕作、种养结合来调节和控制农业生态,其把发展农业与改善环境结合起来,把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农业部提倡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就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四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该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是加工农业。即对所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再加工,以提高其附加值的一种高效农业经营形式。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已达200%~300%,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仅有40%~50%,这就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旅游体验休闲农业。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生活需求的一种必然。旅游农业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这是旅游业与农业的良好结合。现实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此外还有创汇农业、设施农业等等,通过这样的规划,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就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1]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33.

[2]王胜今.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61.

[3]农业部课题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7.

[4]胡宝贵.北京农村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57.

(责任编辑:潘维永)

F321

A

1007-9106(2017)12-0034-03

张晓丽(1973—),女,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农村经济。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现代农业科技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