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新媒体的应用探究

2017-04-11 12:34罗军伟
社科纵横 2017年12期
关键词:政治课案例思政

罗军伟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新媒体的应用探究

罗军伟

(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作为现代先进科技和网络技术的结晶,新媒体刷新了社会大众的媒体使用观,深刻地影响着以大学生为主要使用群体的受众的学习生活。高校思想政治课应该积极借新媒体之“东风”,拓展实践教学,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新媒体 思想政治 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课是高校为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作为新时代精英人才代表的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课无疑是培养该项素质的重要学科工具之一。但仅凭理论式的知识灌输和观点罗列很难达到深刻的教育效果,更难在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树立方面有所作为,这就需要开发实践教学平台,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遥相呼应。由此切实提高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情、舆情时的政治鉴别能力,在面对各类事件时的道德认知水平,将内在教化与外在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的理想目标。本文主要以新媒体的使用为契机,探讨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开展。

一、内涵梳理: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界定解读

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一种认为实践教学并不是一种教学方式而是一种课程,该课程由与理论课相适应的单项性实践教学和综合性实践教学及潜在的实践教学三部分共同构成。另一种认为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此理论具有普遍性,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的,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延伸,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还有一种观念认为实践教学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指引下教师主导和组织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不是实践活动只是实践教学。本文认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应该是依托理论课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包括实践教学和实践体验活动。实现对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认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联系也有区别,其立足于课堂但不局限于课堂,既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还可以到课外到社会上及更广阔的空间内开展实践活动。

二、作用论述:对新媒体在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方面作用的研究

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有几种主要的形式:课堂实践,主要是结合课堂理论开展的实践活动,常见的有案例讨论活动和专题辩论活动;模拟实践,利用各种工具和教具为学生营造实践活动,置身到具体的实践情境中,让学生去分析问题、认知问题;真实体验实践,带领学生到更广阔的体验空间去进行亲身体验,获得感性材料,进行感性材料的加工处理,从而得出实践认知。新闻媒体可以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能够促进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新媒体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形式

新媒体具有海量信息容量的特点,这是其他教学媒体所不具备的,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同时,实践教学的内容也多是围绕思政课理论组织展开,这使得思政课实践活动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利用新媒体来充实实践教学内容。要通过新媒体检索获取思政课的实践知识,为学生提供实践素材,让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充实。同时,要更新和拓展实践活动形式,要通过新媒体的各种便利优势营造各种实践活动情境和实践平台,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思政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思政课知识。

(二)新媒体改变实践教学交互方式

在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交流互动是确保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一种方式。但是传统的实践教学和活动中,不论是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还是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单向式的。新媒体应用到实践教学给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双向的交互平台。如利用新媒体工具QQ,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要领传达给学生,学生可以围绕教师的教学提问,与教师进行交流,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还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反馈给教师,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双向的思想碰撞中掌握思政课知识。此外利用新媒体工具,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之间实现集中交流,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避免不了解学生情况造成教学低效。

(三)新媒体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的时效性指的是实践教学在一定时间内所能达到的效果,思政课实践教学往往是围绕某一个理论知识点拓展的实践教学,如果教学内容或形式及后期反馈不及时,很有可能造成实践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新媒体具有及时、便捷的特点,利用新媒体既能够让学生及时反馈问题、还能让教师及时进行指导,最终有利于解决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确保实践活动的时效性。

三、对策探讨:对新媒体如何应用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考究

新媒体能够提供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将会极大丰富高校思政课实践活动的内涵,拓展思政课外延,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实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应用入手:

(一)利用新媒体挖掘实践机会,形成实践素材库

思政课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学生对枯燥的理论往往无法深入理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理论内容中挖掘让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架构和消化。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为了解释某些理论常常会附带一些社会现象,例如在道德和法律教学时,对一些法律知识的讲解往往会有一些相应的社会现象案例。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隐性的实践资源,要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对课本中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现象进行实践追踪活动。有的学生选择利用电脑网络检索社会热点素材,有的选择利用手机移动网络检索社会热点素材,还有的则通过博客和论坛等终端挖掘素材。由于新媒体形态的多样化,使得学生有多种工具可以利用,能够搜到同类型的各种素材。在这种素材检索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思政课某个知识点的了解会进一步加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形成实践素材库,这些素材凝聚了学生的实践结晶,学生之间可以对素材进行共享,可以围绕素材对思政课知识点进行讨论和辨析,从而更熟练的掌握知识点。

(二)利用新媒体提供经典案例,组织实践讨论活动

上文提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种形式,课堂实践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受各种教学条件的制约,课堂实践也是被应用最多的一种形式。课堂实践指的是教师根据课堂理论内容,列举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和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理清思路、找出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思政知识点,从而理论联系实际,对知识点有一个透彻的把握。采用这种方式,需要教师提前备好课,利用可利用的新媒体工具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例如在法律部分刑法知识教学时,可以搜索当前社会比较热门的一些刑事案例,例如“ATM机故障,小伙100变17万五,却遭无期徒刑判罚”。这种ATM机故障引发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选取这种案例让学生讨论当事人做法的违法之处,可以让学生更了解刑法知识,并能够让他们自觉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生活中一些现象和事件背后所蕴藏的法律知识。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新媒体工具举证相似案例,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所举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找出案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用不同的法律知识完成对案例的分析。对实践讨论活动的结果,教师可以发布到学生所共有的新媒体平台如班级群和博客群上,让学生可以在课后也能针对案例进一步讨论,让讨论实践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利用新媒体工具选择案例,可以保证案例的开放性和贴合性,能够让讨论活动更有效。

(三)利用新媒体营造多种实践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媒体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等将整个世界畅通的连接了起来,其营造了一个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空间,通过快捷的传播实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新媒体能够模拟出不同的实践情境,可以突破课堂局限和实践活动局限,为学生营造多种情境,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实践环境中感受知识、消化知识。例如在“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当前我国的军事动态和综合实力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发展,并利用新媒体展示我国的抗战历程、巨变历程,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发展进程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渗透,让学生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再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价值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带领学生浏览一些社会新闻网站,引导学生分析每天社会上发生的新案例,让他们置身于社会的大熔炉中,去感受不同的案例事件背后所蕴藏的思政课知识,通过对案例、现象、人物的分析,让学生去总结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从分析实践中获得正确认知。

(四)利用新媒体开展体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交流总结

体验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种高级形式,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会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和周末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社会各个角落,如企业、农村和社区等进行调研考察,还会组织学生去参观各种革命基地、烈士陵园,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三下乡活动或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更真切的感受和认知。新媒体的出现给体验实践活动带来了新的契机,高校可以通过新媒体搭建实践活动交流和展示平台,将学生体验实践活动的照片、视频和经历等发布到平台上,让更多的学生观察到平台所展示的内容,并积极的与参加体验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激烈的讨论和真切的交流,让学生将课堂理论和课下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的交流和对体验实践活动的总结多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不可多得的感性材料,是学生学好思政课的助推剂。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有效形式,其能够起到辅助理论课教学、催化理论课效果的积极作用。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分辨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都将起到有力推动作用。高校应该寻求新媒体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结合点,通过前者来助推后者,确保其实效性。

[1]赵少强.新媒体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探析[D].聊城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2]周伟明.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3]秦玉.高校思想政治课创新应对策略研究——基于网络新媒体[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2).

[4]钱春芸,陆岸.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创新[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8).

(责任编辑:丁芳琴)

G643.1

A

1007-9106(2017)12-0156-03

罗军伟(1977—),男,硕士,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政治课案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思政课“需求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