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澄清与建构问题研究

2017-04-11 12:34姜林林于泉蛟
社科纵横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价值观

姜林林 于泉蛟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44)

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澄清与建构问题研究

姜林林 于泉蛟

(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目前社会转型背景下,在积极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讲授方法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赞赏、行动的澄清过程,是目前破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发挥大学生积极主动性的重要对策。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澄清 建构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我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转型,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范式多样化日益明显。由此带来的则是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即人们自身的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多样化的趋势,甚至出现了相互抵触、相互对立的状态。而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越是在价值观念多样、交织、易变的状态和趋势下,则越是需要一个统一的价值理念。原因在于,统一的价值理念能在最广延的范围内,容含了多维的价值观念;在最深层的本质上,体现了所有价值观念的必然趋势。所以,澄清、建构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灵魂,是指引其向前发展的精神力量。目前,对于中国社会、中华民族,特别是对于代表未来发展希望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最统一的价值观念。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P28)十八大报告的阐述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主旨:即如何使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经验总结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党就十分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P33)为此,我国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总结经验教训,可以归纳如下:

首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究竟是什么,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能够进一步地阐释和说明,不能够将其丰富和发展,仅仅是将上述明确的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四个方面直接传递给学生。这样带来的结果是,老师确实讲授了,学生也确实听了,但并没有在广大学生的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没有在广大学生思想深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浮云,转瞬即逝。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P9)所以,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看到自身的不足,特别是理论素养的不足,增强理论深度和广度,才能够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深、讲透,以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其次,对于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原因、前提、根据到底是什么,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够进一步地阐释和说明。也即,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前提、根据都说不清楚,其自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都是模糊的,没有建立在坚实的论据之上,那么,他怎么能够使广大学生接受、认可并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通常来说,“在哲学意义上,思想的前提是构成思想的根据,推演思想的支点,评价思想的尺度和检验思想的标准。”[4](P103)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进入哲学思考,切实地探究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思想体系立论的根据、支点、尺度和标准,找出立论的深层次原因,论据充分、逻辑有力,观点鲜明,才能彻底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讲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采取讲授法、灌输法,教学形式单一、死板、僵化,很少涉及研讨、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由于目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导致教学和考核方式主要体现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老师考,学生背”的单向度教学与考核模式,不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双向式的互动和交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教和学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教师与学生做不到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

基于此,有必要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要的内容,进行单列,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本论文专门提出价值观澄清与建构的策略,以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澄清与建构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在大学生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境遇下,要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下,从心往外,在内心思想的深处,真正树立、信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不是简单地从外移入、灌输、装进大学生的头脑,就需要彻底地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大学生主体选择的过程中,逐渐澄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价值观澄清学派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纭复杂的社会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物时都面临选择,人们在作出选择时从理论上讲是依据人们已有的价值观,但实际上常常不清楚所持价值观是什么就已作出选择了。这种现象不仅年长者有,年轻人也有,对青少年来说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创造条件,利用一些特别的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的价值观,对他们今后的正确选择具有重要意义”[5](P88-89)。价值观澄清学派的特别途径和方法就是价值观澄清过程,其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七个阶段,通过七个阶段的提问与回答之后,可以澄清并逐渐建构青少年的价值观。具体过程如下:

1.选择:(1)完全自由地选择;(2)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自由选择;(3)对每一个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之后进行选择。

2.赞赏:(4)喜爱作出的选择并感到满足;(5)乐于向公众宣布自己的选择。

3.行动:(6)按作出的选择行事;(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按照以上价值观澄清的三个部分和七个阶段,我们送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科学发展观这一特定内容,逐渐澄清并建构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信仰,具体采取的步骤如下:

1.选择:(1)请你思考一下,目前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你认为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其可靠的依据是什么?(3)你觉得中国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未来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么?

2.赞赏:(4)作为个人,你觉得科学发展观能够指引你很好发展么?为什么它对你很重要?(5)你愿意在全班或者公共场合宣布你相信科学发展观么?

3.行动:(6)当你选择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你首先要干什么?然后再干什么?(7)你愿意让别人也相信科学发展观么?对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你认为值得么?

解析:有必要首先指出的是,本论文探究的主题是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的对策是价值观澄清过程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讲授与分析相结合的策略。原因在于:一方面,价值观澄清策略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并自觉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另一方面,价值观澄清过程特别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甚至在学生出现明显错误观点或行为时也不主张教育者干涉,很明显,这会导致自由主义,甚至价值观混乱的状况,导致学生价值观不能够迅速建立并长久坚持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对大学生在做出价值观选择的过程中进行提示、引导,并及时辅之以正确的价值观。二者相结合,是破解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以及激发大学生主动建构自身价值观的有效方法。为此,针对以上对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澄清过程,具体解析如下:

第一,在选择部分,在第一阶段:完全自由选择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向大学生提出目前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时,大学生会根据以往的所学以及自身的理解,有可能回答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或者中国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理论,等等不同的回答。针对这些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大学生进一步提示,甚或直接提示在胡锦涛同志这一执政阶段主要是以什么思想来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经过这些提示,大学生就会十之八九说出是科学发展观。

第二,在第二阶段,当大学生回答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继续发问:“你认为目前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其可靠的依据是什么?或者提问是否有可靠的依据呢?”这时候大学生可能回答得十分为难,即便回答出“有”或者“没有”,也可能不是其最真实的意思表示。原因在于,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本身并不是十分了解,不知道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什么,所以回答不出中国选择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的可靠根据是什么。或者即便回答出,也并不是十分深刻。这时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向大学生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深刻内容进行解析,并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比如环境、污染、高能耗、绿色科技等方面,说明中国选择科学发展观的可靠依据。通过讲解,大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肯定科学发展观确实是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实际所做出的正确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确实是有着可靠依据的。

第三,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科学发展观的讲解,当学生确实理解了科学发展观内涵和现实依据之后,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顺势而为发出提问:“你觉得中国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未来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么?或者进一步追问,你对中国未来社会发展有信心么?”如果大学生出现犹豫未决,可以提示大学生:“回顾历史,在你小时候到现在,你觉得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怎样,是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者说,目前大学生就业确实出现了十分困难的局面,但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民生,正在积极出台各项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你对未来是否充满信心?”可以基本断定,一般大学生的回答应该都是肯定的,相信科学发展观能够进一步指引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大学生自身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向前发展。

第四,在经历以上自由选择阶段,当大学生对由科学发展观所指引的中国社会发展以及自身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时,这时候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入赞赏阶段,即肯定并赞赏大学生的回答,并贴近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实际,顺势提问:“作为个人,你觉得科学发展观能够指引你自身很好地发展么?”或者进一步提示性问道:“你觉得自身是否也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时大学生会出现十分肯定的回答:“确实需要”,而且对于自身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示下,会进入到更加深层的思考。即,在目前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确实需要思考自身的科学发展问题。在此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的开导、解析:“对于我国这么大一个国家,需要树立一个科学发展观,而且对于个人,同样也需要树立一个科学发展观,都应该做到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都需要以人为本,都应该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样达到的结果和目的是,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于大学生个体也十分重要,大学生应该对于自身和我国社会的发展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第五,当着大学生个体表现出从心底往外认可、肯定、相信科学发展观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地肯定和赞赏,需要表态式地向大学生发问:“你愿意在全班或者公共场合宣布你相信科学发展观么?或者问道:当你和别人交谈,当谈及自身的信仰时,你是否愿意公开说出自己相信科学发展观么?如果你遇到别人的不理解、批判或者嘲笑时,你愿意捍卫自己对科学发展观的信仰么?”在这些一系列表态式的发问过程中,一方面是进一步肯定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信仰,对其选择表示赞赏、支持;另一方面是加深、加强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信仰,并且使大学生能够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不仅去指导自己,也去影响别人。

第六,通过以上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阐释、引导作用下,在其发挥自身主体性,在自由选择和得到肯定和赞赏的情况下,下一步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去具体指引大学生自己的行为和实践。这时,就转入了价值观澄清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付诸行动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时可以向大学生问道:“当你选择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你首先要干什么?然后要干什么?”首先是肯定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选择和相信,然后是继续提示和引导大学生个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自己应该做什么?首先应该做什么?然后应该做什么?这时大学生做出的回应一般可能是: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学好专业课程,珍惜大学时光,更加努力,争取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大学生依据自身的不同情况,也会回答出许多计划、规划来。但无论怎样回答,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予以肯定和支持。价值观澄清到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结束与大学生的谈话,需要过一段时间之后,即大学生个体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身行为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之后,再与大学生交谈。

第七,在承接上一次谈话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进一步交谈。这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了解大学生个体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一段行为实践之后,获得的体会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这样提问:“怎么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是否是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是否做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不管怎么样,是否比以前更加有进步?”这时大学生会就前一段的经历、努力、奋斗等情况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出汇报,并说出自身的感想。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确实自己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在行为实践时注意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学习生活有规律了。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或者难于坚持。这时需要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所做的是倾听、肯定、支持,同时对学生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去深入破解,为大学生继续深入发展敞开广阔的空间和希望。并且及时跟进,提问大学生:“你愿意也让别人相信科学发展观么?或者你是否应该找一个或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践行科学发展观?我相信你会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中,更加快速发展的。如果整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深刻认识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那么,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不知道你对此付出时间和精力,你是否认为值得?”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大学生个体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同学也加入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行为实践中,以使科学发展观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延展开来,直至大学生毕业后波及整个社会,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需要注意的两个要点

第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澄清主要是针对个体。就是说,价值观澄清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个体之间的提问与回答,在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实现的。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个体触膝交谈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走进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观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实际状况,也才能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塑造。如果有第三者或者许多大学生一起,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此种情况,可以采取的对策是,首先是设计某一价值观清单,比如上文的科学发展观清单,可以针对全班同学广为发放。然后在回收并且汇总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选择、认可情况。找出具有针对性个别大学生,特别是在班级有影响力,以及十分积极相信科学发展观的学生和十分不相信科学发展观的个别学生,分别加以谈话,进行价值观澄清过程的交流。最后是以点带面,在全班学生中使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得到普及。

第二,大学生价值观澄清过程的前提是继续做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讲解方法。就是说,价值观澄清过程毕竟是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主动作用,强调大学生个体的自主选择,如果硬性地灌输,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另外,在目前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下,对每一个大学生都做价值观澄清过程的交流,不仅要耗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是不现实的。所以,现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一方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在大班授课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解得深刻、透彻,在大学生的价值理念选择过程中,做一个大面积的铺垫;另一方面,是在此基础上,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某一方面,设计价值观清单,然后分析汇总,找出个别大学生予以价值观澄清交流。在大班授课和个体澄清两个要点相结合的基础上,是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践行的一个重要而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1]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袁桂林.当代西方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丁芳琴)

G641

A

1007-9106(2017)12-0174-05

* 本文为2016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医学教育人文理念的哲学研究”(JG16DB099);201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医学生‘不忘初心,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问题研究”(L16BSZ008);2016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哲学研究”(L16WTB013)。

姜林林(1982—),男,大连医科大学学生处辅导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于泉蛟(1980—),男,大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教育工作者价值观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