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解析

2017-04-13 21:07马芳洁蒋砚秋黄飞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镇江212200
当代医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降钙素血浆细菌

马芳洁,蒋砚秋,黄飞(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镇江 212200)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解析

马芳洁,蒋砚秋,黄飞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镇江 212200)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80例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进行体检8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降钙素原水平和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感染患者体内降钙素原水平和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会明显提升。因此,联合应用降钙素原和血浆C反应蛋白检测,能进一步提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便于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细菌感染;降钙素原;血浆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

当前,临床上提升细菌感染特别是重症细菌感染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以便于临床医师按照诊断结果对患者实施早期的抗感染治疗,从而有效避免临床滥用抗生素,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预后[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临床上构建良好、快捷、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以提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就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临床上普遍认可的在严重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有效生物学标志物之一,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而血浆C反应蛋白是当前临床上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本研究以80例细菌感染患者和8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细菌感染疾病联合应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进行诊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到本院进行体检的8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研究组80例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6±6.2)岁。研究组80名研究对象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7±6.3)岁。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本研究所用降钙素原分析仪为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定量分析仪,所用试剂盒为降钙素原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本研究所用超敏C反应蛋白分析仪为特定蛋白分析仪Astep PLUS,所用试剂盒为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程全血C反应蛋白(hsCRP+常规CRP)测定试剂盒,原理是散射比浊法。

1.2.2 检测方法 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5 mL空腹静脉血。取其中2 mL静脉血,置入普通生化试管,用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血清进行分离,超敏C反应蛋白以EDTA抗凝血测定。将另外3 mL静脉血置入普通试管,用于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对血清进行分离,通过免疫定量分析仪定量检测血液样本中的降钙素原。降钙素原和血浆C反应蛋白检测过程中均需要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 判断标准 按照各项操作的试剂盒中规定的判断标准,显示阳性为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0.1 ng/mL以上(包括0.1 ng/mL),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在5 mg/L以上(包括5 mg/L)。

1.3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为(3.8±0.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0.2)ng/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 研究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水平为(22.1±10.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2)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细菌感染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细菌感染性疾病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都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增加临床治疗难度[3]。细菌感染含众多检测指标,且不同检测指标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因此,临床上如何采取积极措施,选择特异性高、灵敏度好的检测方法,对细菌感染进行临床预测和感染评估,就显得至关重要。

降钙素原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蛋白质,为降钙素前肽,一旦机体出现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症等,血浆中降钙素原水平会不断提升。降钙素原主要包括116个氨基酸,属于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当机体出现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会普遍表达在各种甲状腺外神经内分泌组织中,在诊断细菌感染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是细菌感染诊断标志物。当机体处于健康生理状态下,降钙素原通常在甲状腺和肺神经内分泌细胞中仅含局限表达,且不能在外周血中检测出来。而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肿瘤坏死因子、血细胞介素-6等细菌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会直接影响降钙素原的分泌过程,促使其在机体内的含量提升[4]。

而血浆C反应蛋白在反应机体炎性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最为敏感的炎性指标。血浆C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为全身性炎性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有研究认为,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与机体炎性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即随着机体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提升,上述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会有所增加[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各种疾病的炎症进展诊断中,血浆C反应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机体出现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的分泌直接受细菌毒素的影响,导致大量炎性细胞因子被释放出来,增加降钙素原分泌含量。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机体组织出现炎症或损伤以后,会致使组织巨噬细胞大量释放白细胞介素,从而进一步对肝脏造成刺激,促使其大量合成C反应蛋白,并迅速释放到血浆中,致使细菌感染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可在短时期内明显高于健康人。

综上,细菌感染患者体内降钙素原水平和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会明显提升。联合应用降钙素原和血浆C反应蛋白检测,能进一步提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便于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 戴佩佩,裘晓乐,徐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0,25(11):858-860.

[2] 杨占甲,李丽娟,高凯,等.细菌感染患者应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 (20):4656-4658.

[3] 隆甜香,陈金星,黄孝冬,等.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36(18):2704-2705.

[4] 林剑东,阮琰,刘建清,等.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4, 20(34):21.

[5] 卢家泽,邝浩斌,李德宪,等.降钙素原检测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 (11):923-92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76

猜你喜欢
降钙素血浆细菌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细菌大作战
细菌大作战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细菌惹的祸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