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2017-04-13 23:40王定伟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美德心理学班主任

王定伟

(兴文县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中心,四川宜宾644400)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王定伟

(兴文县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中心,四川宜宾644400)

在实施“立德树人”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班主任工作导向的今天,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兴起为当前班主任工作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班主任老师增强职业幸福感、践行积极心理教育方式和营造积极成长环境,提升学生的优势和美德,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积极心理学;班主任;启示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工作水平和成效,直接影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然而在传统班主任工作中,纪律、安全和秩序是班主任老师关注的重点,有的班主任老师认为,中小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易犯错误,因而非常认真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对的苗头,以问题为导向,重点进行“纠错纠偏”教育,有时甚至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放大教育。在不科学的班主任评价方案的导向下,班主任严厉要求,班上纪律好,秩序稳定,卫生好,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这样的班集体常常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班主任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表明,班主任老师采取过多的批评、惩罚和空洞的说教等“纠错纠偏”教育对班级建设仅仅是维持性的,而不是成长性的,它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更加潜移默化地暗示学生关注自身的消极层面,学生生怕犯错误而变得听话、顺从、压抑、谨小慎微和去个性化。在实施“立德树人”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班主任工作取向的今天,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兴起无疑对当前班主任工作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0世纪末,原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 eli g m a n)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主要是针对过去过于关注和免于心理困扰等问题的传统心理学而提出来的,它更加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激发人自身的建设性力量和美德,并利用这些积极品质让人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影响更是深刻的,它的重要贡献就在于通过积极心理教育来培育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品质,它不仅关注孩子出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出孩子积极的方面,从这些积极品质出发来解决问题,以提升孩子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我们班主任老师要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和积极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工作与学生的潜能、优势、美德和力量。

1 增强职业幸福感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校教育中,学生与班主任老师朝夕相处,班主任老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当下,由于受经济待遇、工作压力、角色多元和低成就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李辉、刘倩倩(2007)的研究发现:昆明市的小学教师中有60.38%的教师表现出倦怠状态,其中44.11%的教师处于轻度倦怠状态,14.13%的教师处于中度倦怠状态,2.14%的教师处于高度倦怠状态。教师在这种职业倦怠状态下,易出现去人性化的教育行为,即教师以一种消极的情绪和冷漠态度对待自己的同事和学生,易把人当作一件无生命的冷冰冰的物体看待,肆意贬低学生,疏远学生。由于对他人比较敏感和过渡反应,常常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由此可见,教师自己工作不幸福不快乐,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不可能幸福快乐。作为学校,应该多关注老师尤其班主任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团体拓展训练和优化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等措施,提高班主任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疏导班主任不健康的心理,努力减轻班主任的心理压力,防止出现职业倦怠和偏执等心理问题。同时,创设条件,积极引导班主任老师修炼自己的心理品质,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增强自己对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让教师在幸福中教书育人,让学生在班主任老师身上看到希望、美德和力量,形成积极乐观的做人做事态度。

2 倡导积极心理教育方式

积极心理教育是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取向,对于培养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学生至关重要。积极心理教育吸收了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思想,特别强调运用受教育者自身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提高其心理素质。换言之,积极心理教育就是要创设一种积极愉悦环境和氛围,去唤醒学生的主动性、思考力和坚持性等积极潜能,而不是对学生给予过多的批评、管控和说教。积极心理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是关心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关注学生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发掘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扩展和培育这些品质,培养积极健康的人。

2.1 积极心理教育要求班主任教师运用积极语言

积极的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其实质是一种积极的文化,可以增进学生的自尊自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班主任老师如果经常用“看见你,我就烦”、“真笨,不是学习的料”、“不争气的你,真让我失望”等这些否定性甚至侮辱性语言。其结果,一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降低学生自尊,剥夺爱和归属需要;二是降低学生自我效能感,学生形成消极认知协调,产生习得性无助。在这方面,我国著名心理学工作者陈虹老师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对我们班主任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该模式的建构思路是:积极语言→积极情绪→积极人际→积极人格→积极社会支持→幸福、和谐、阳光的人。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理解就是凭借语言去构建意义的过程,学生接受班主任老师的教育(语言),就会对教师说话的愿意进行“揣摩”,去构建意义。如果班主任老师的说话语言总体是指向目标、指向期待、指向欣赏、指向未来,其语言风格就是积极的。所以,要想促进和引导学生积极心理和行为的发生,教师说话时,尽量不要去强化那些不希望学生发生的行为,而要多应用“我期待”、“有新意”、“有进步”、“试一试”和“你能行”等积极语言。教师经常运用积极语言谈话,学生就会有积极的心理体验,看待事物就会有积极的解释风格,做事情就会有积极的行为跟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积极心理教育要求班主任老师多奖励少惩罚

培养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人,使学生有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是我们教育追寻的目标。但是在我们班主任工作中,以“管理型”、“纪律型”和“纠错型”工作的班主任较多,班主任工作多是维持纪律和秩序,发现学生的错误,纠正学生的错误,还有的班主任滥用“权力”,很任性地使用惩罚甚至体罚,企图“杀一儆百”,树立自己的权威,而忘记了班主任教育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正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实施积极心理教育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同时,要注重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和塑造,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涌现出的优点,更要引导学生去发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美德和力量,并给予强化鼓励,展示优势,让学生逐步在积极肯定的氛围下学会自我成长。这才是我们班主任最应该做的。

2.3 积极心理教育要求转换角度对待问题学生

对待问题学生的态度和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衡量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标志。过去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多是戴着“有色眼镜”对待问题学生,把他们当着真正的差生,经常埋怨他们恶习不改、家长不配合、社区环境不好,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是空洞的说教,有时还要从座位上和同伴交往中孤立他们,以免影响其他同学,力图迅速消除他们身上的缺点、劣迹和毛病,进行反复批评、惩罚、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这些消极教育方式,有意无意地强化问题学生的消极心理和行为。实践证明,这种“救失”式的消极教育方式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变收效甚微。积极心理学与多元智能理论一样,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因此,班主任老师要以积极的期待、积极的行为、积极的评价对待问题学生,多进行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帮助他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优点,放大优点,找到建设性力量和美德这些好的品质去面对自己的缺点,去改变自己的缺点,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这种“长善”式的积极心理教育才会更好地促进问题学生身上的缺点和错误的改正。

3 营造积极成长环境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定离不开积极的成长环境。就中小学而言,和谐的人际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深深地影响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小学生接触的主要人际环境是班级人际环境和家庭人际环境。作为班主任老师,一是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班主任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组建兴趣社团开展有益活动、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人际交往集体辅导、寻找优点和美德主题班会活动和研学旅行活动等,不断改进和优化班级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友善、诚信、宽容、理解、责任和建设等积极品质,特别要让那些自卑、内向和孤僻的学生融入积极和谐的班集体,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创新家校结合模式,如通过实地家访、微信家教、亲子互动体验和家长工作坊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帮助指导家长提高素质,凝聚正能量,以身作则,处理好家庭人际关系,以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总之,要让积极的人际关系成为唤起培养学生积极个性的无痕的教育力量。二是带领学生共同营造好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构建适合本班学生特点并引领学生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班级文化,对于增强师生凝聚力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一起可以研制营造“奖为主、罚为辅”相结合的制度文化;可以设计体现“自尊、自信、自强”为价值取向的班徽班旗;可以营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本课改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要自觉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充分发挥如“仁者爱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品质和美德的作用,让这样品质和美德在学生身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它更强调“扶正”,更突出“长善”,更聚焦“正能量”。班主任老师增强职业幸福感、践行积极心理教育方式和营造积极成长环境,提升学生的优势和美德,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陈虹,黄骐,王小一个.培养青少年积极品质的理论与方法[J].基础教育参考,2012,(1):23.

[2]刘倩倩.昆明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7:33.

[3]李辉,符明弘,李红.教师心理素质训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0.

[4]张学彬.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广西教育,2009,(5):29.

[5]苗元江,赵珊.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9):7.

[6]陈虹.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9-47.

[7]张锐.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43.

On the Enlightenment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theWorkof Class Teacher in Primaryand Secondary Schools

WANGD in gw ei
(X in gw en C o u nt y T e a che r Tra inin ga n d T e a chin gR ese ar ch C ente r,Y i b in S ich ua n644400)

A t p r esent,the r iseo f a cti v e ps y cholo gy in C hin a p r o v i d es a ne wway o f thin k in g f o r the c ur r ent cl a ss te a che r w o rk t ra ns f o r m a tion.I t h a s to enh a nce the sense o f p r o f ession a l w el l-b ein g, to c u l ti va te positi v eps y cholo g ic a l e du c a tion,to c r e a tepositi v een v i r onment f o r gr o w th,toenh a nce st ud ents's u pe r io r it y a n d v i r t u e,those ar e o f gr e a t p ra ctic a l si g ni f ic a nce to p r omote st ud ents' positi v eps y cholo g ic a l qua l it ya n d imp r o v e the f o r m a tiono f st ud ents'pe r son a l it y.

P ositi v e P s y cholo gy;C l a ss T e a che r;Enl i g htenment

G455

A

1672-2094(2017)03-0122-03

责任编辑:周哲良

2017-03-15

王定伟(1968-),男,四川省兴文县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中心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美德心理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诚实是美德
夸夸我的班主任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班主任
助人为乐是美德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