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国有林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7-04-15 16:04杜彩银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林场互联网+职工

杜彩银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互联网+”时代国有林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杜彩银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国有林场青年职工在“互联网+”背景下工作、生活、学习已成为新常态。如何顺应新潮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面对的一个刻不容缓的新课题。文章结合青年职工的特点,提出应从新的网络心态、形态、语态和生态这四个方面探索“互联网+”时代国有林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互联网+;国有林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互联网+”已从新名词变成主旋律。在“互联网+”时代,国有林场青年职工的思想观念、语言风格、交友理念乃至思维模式、审美取向与生存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当前国有林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许多新情况新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网”而生、因“网”而兴、因“网”而增[1]。

我国现有的4500多个国有林场,大多位于大江大河源头、黄土风沙前线、主要水库周围等地理位置偏远区域,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文化生活单调而又枯燥,因此,青年职工对网络有更强烈的依赖性。然而令人堪忧的是,国有林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比较薄弱: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健全、没有专项思想政治工作资金和固定的思想政治学习时间。甚至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一些林场竟然没有微信公众号、QQ群、飞信群、官方微博,有的林场连个像样的网站都没有,青年职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几乎处于空白地带,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青年职工是国有林场发展的希望和重要保障,是林场深化改革发展的主力军,能否留得住青年并有效激发青年的聪明才智,实现新、老职工的无缝交替,决定着国有林场的兴衰成败。

一、国有林场青年职工的特点

与老一辈务林人相比,国有林场青年职工的思想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与矛盾性的新特点。

(一)政治意识强。他们思想上进,对国家社会的大事要事非常关心,对热点焦点问题反应敏捷,但缺乏政治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他们思想活跃,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但刚出校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往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是非好坏辨析能力差,容易受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

(二)文化水平高。他们大多受过中高等教育,有文化、懂技术、求知欲望强,接受新鲜事物特别是接受网络信息较快;但正处在青春期,思想单纯、方法简单、经验不足、脱离实际、好高骛远、自我控制能力差,遇事易冲动甚至走极端。

(三)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多数青年职工都是独生子女,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的能以老一辈为楷模,立志扎根林场,兢兢业业工作;也有的怕苦怕累,不安心工作或想着调动,对单位的忠诚弱化,缺乏老一辈职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青年职工有理想、有个性、有闯劲,渴望通过刻苦努力,成就事业,展现自我,尽快在工作中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或管理者,争取创造美好未来;但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更多追求的是自我价值实现,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越来越普遍,讲奉献的少了,讲实惠的多了,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针对青年职工的这些特点,创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时代、贴近林场生产生活、贴近青年职工的思想实际,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调动青年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塑造思想和业务双过硬的青年职工队伍,为推动国有林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互联网+”对国有林场青年职工的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广泛运用,国有林场青年职工跨越时空界限的网络化学习、工作、生活已成为新常态。

(一)青年职工学习新常态。“网络是个宝,需要什么都可以到里面找”。松溪国有林场调查发现,当需要查找学习资料时,有78.2%的青年职工首先想到的途径是上网搜索。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网络这座知识宝库快捷、丰富、多元、廉价的学习资源,给青年职工带来超越时空的学习便利:不仅给他们提供了新的知识来源,而且成为答疑解难的好助手,培育创新意识的发源地。

(二)青年职工社交新常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极大的扩张了人们的社交范围,特别是对于久居在与城市相对隔绝的林场青年职工。青年职工群体广泛使用的手机QQ、微博、微信,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刷朋友圈、与朋友即时互动,这已是大多数青年职工的一种交流习惯和生活方式[1]。

(三)青年职工消费娱乐新常态。网络消费娱乐的新奇刺激、方便快捷、物美价廉,使得青年职工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银行、网络订票订餐……这些都让渴望自由、追求时尚而又收入不高的林场青年职工,找到放松自我、彰显个性的消费娱乐天堂。越来越多的青年职工机不离手、不分昼夜地在网络世界消费娱乐、消磨时光。

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量呈几何爆炸式增长,大量多元化碎片化的网络信息,真伪难辨,容易扰乱青年职工的思想,使青年职工容易轻信甚至于盲信一些错误信息[2];尤其是一些不良网站的恶意传播,造成有的青年职工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意志弱化;有些青年职工长期沉迷于网络媒体,不能立足于林场工作实际,出现精神萎靡、人情寡淡、不思进取现象,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林场的正常工作和发展后劲。

三、创新青年职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创新青年职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职工成长的必然要求

青年历来都是思想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争夺对象,谁抓住了青年,谁就把握了未来的主导权。近年来,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利用网络平台吸引青年,并以各种方式试图引导青年去政治认同甚至反政治认同,妄图在思想观念上误导青年、价值取向上左右青年、理想信念上动摇青年[2]。面对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守思想阵地。

然而我们的许多国有林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严重滞后甚至处于空白地带,不能适应国有林场经济转型的需要,不能适应青年职工争取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人生追求,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进和创新,使网络阵地的影响力透过青年的眼球直达心灵,深层次地服务青年职工成长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对青年职工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吸引力。

(二)创新青年职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国有林场管护着我国最优质完备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如何使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松溪国有林场领导认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林为魂,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青年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适时、适地、适度融入林场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全过程,才能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产生合力、一致步调,为国有林场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对稳定职工思想、推动建设生态效益突出、环境清新优美,资源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明显的美丽林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青年职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互联网+”时代,网络已成为青年职工接受信息的主渠道,对青年职工进行教育引导的主课堂。面对被网络重重包围的林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拒绝网路就是死路一条,就要被时代淘汰。因此,必须消除对网络的“傲慢与偏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介入、融入网络,以开明的心态看待网络中的青年职工,主动到虚拟社会寻访青年职工、听取青年职工心声、表达对青年职工的关切[3],把网络媒体打造成青年职工思想教育、理论学习、舆论引导的新平台[5]。

四、探索“互联网+”时代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一)以新的网络心态走近青年职工,做他们的领路人

“互联网+”催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引发教育理念、内容、手段等全方位的变革,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做网络发展的跟进者,更要当好领跑者。

然而有的林场思想教育工作者仍然秉持着错误的态度:不敢用网络、不愿用网络、甚至不会熟练使用网络,对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无所适从、束手无策。这些问题的病根,说到底就是思维观念的落后。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认清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摆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地位,解放思想,拓展思维,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升运用网络水平,到网络中倾听青年心声,及时回复青年困惑,成为青年职工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干部,帮助青年职工解决思想上的困惑、理论上的疑惑、精神上的迷惑[3],确立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时代地位。

(二)以新的网络形态吸引青年职工,做他们的知心人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要把握国有林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以服务青年职工为宗旨,从林场实际出发、创新方法手段,拓展内容形式,推动国有林场思想政治教育由单一向多元、由平面向立体、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4],吸引青年职工眼球、占领青年职工思想阵地。

具体说来,可以建立林场的网络论坛、QQ群、微信群、飞信群,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青年职工喜闻乐见的微阵地进行思想引导:加强网上与青年职工的沟通交流,将“场务信息”“场长倾听日”“业务培训”“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到网上去,提升林场工作的透明度和青年职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鼓励优秀青年职工担任微信群、QQ群、论坛的版主群主,让他们成为林场的“宣传喉舌”,发布正面信息的“扩音器”、流言和虚假信息的“粉碎机”[3];组织青年职工自拍“醉美林场”“奇花异草”“共产党员在我身边”等微视频,激发青年职工爱场爱林的自豪感;为解决久居在与城市隔绝的国有林场青年职工“交友难”“婚恋难”问题,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推出“幸福手牵手”微信公众号,线上动动鼠标,线下对号入座……这些为青年职工乐于接受的短平快、小清新、接地气的互动交流方式,容易将那些高大上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职工易于接受的小道理,起到传送好思想、传递真心话、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三)用新的网络语态贴近青年职工,做他们的“同龄人”

网络语言由于其时尚、简洁、有趣,所以深受广大青年职工的喜爱,甚至于已成为一种新的林场文化现象,也改变着林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时尚的网络语言是与青年职工沟通的最好桥梁,如果听不懂青年职工的网络语言,弄不清青年职工的言外之意,那么思想教育就容易被青年职工所排斥或抵触。网络时代的林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熟悉并合理运用网络语言的重要性,经常关注一些青年职工喜爱的网站、论坛、帖吧,及时了解掌握当下青年职工最新潮热捧的网络语言,抛开以往挂在嘴边的官话套话大话,学会说“人话”说“网语”,以营造和谐、宽松、时尚的氛围,增强同一语境下的亲切感,不断丰富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元素,拉近与青年职工的距离,以了解青年职工真实的思想轨迹,扎实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当然,网络语文也有着积极和消极两面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认识网络语言,还要客观而全面地看待网络语言。在虚拟、隐匿性的网络环境里,有些青年职工常常语言“任性”:口出污言秽语,用粗鄙低俗暴力的语言肆意攻击、诋毁、谩骂他人,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

(四)努力净化网络生态呵护青年职工,做他们的守护人

在社会网络化、网络社会化的今天,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形态在网上冲突与交融,网络赌博、色情网站、诈骗信息的大量存在,使得青年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净化网络生态呵护青年职工,做好他们的守护人,任重而道远,但却是上至政府下至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神圣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国家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网络管理立法,关停不良网站,加大网络污染源制造和传播者的监管处罚力度;林业主管部门要从顶层设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完善“外网”“内网”协作机制,建立网络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防止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内容的侵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勇于并善于作为,真正从思想上关心、舆论上引导、生活上关怀青年职工,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着力提升青年职工辨析是非好坏的能力,加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减少有害网络信息对青年职工的腐蚀影响……如果能够这样层层设卡、重重把关,为青年撑起网络的“保护伞”,那么我们相信:“互联网+”为国有林场青年职工带来的就是满满的网络正能量和昂扬的青春中国梦!

[1]朱千波.探索“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新途径[N].新华日报,2015-4-17(5).

[2]郑钦.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国有林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林业经济,2015(3).

[3]陈亮明.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N].解放军报,2015-08-24.

[4]高世杰.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5).

[5]王曙光.新常态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

G416

:A

:1673-9884(2017)01-0033-04

2016-09-10

福建省教育厅2016年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60929)

杜彩银,女,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林场互联网+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林场住宅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