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2017-04-15 08:25王小刚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

王小刚

【摘要】本文探索了民族院校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归纳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有效衔接课下(包括课前和课后)、课上教学内容是设计适合民族院校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保证,结合《统计学》课程开展的实践研究验证了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JYZD2015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05-02

1.问题的提出

信息化的到来使得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由于获取知识的途径改变带来的学习方式改变使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需随之改变。传统教学一堂课知识容量大、课程主旨不明晰、不利于自主学习、师生交流不及时等存在缺陷,已不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变革传统教学的有效途径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教师的关注,它们对课程所起的正向作用也已经得到了众多学者和教师的一致认可[1,2]。

但是,我国高等院校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异、地区差异和学科差异决定了已有的微课资源和翻转经验未必适合我国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因此,有必要探索和设计适合民族院校学生的微课资源和翻转课堂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对比国内高校的微课资源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结合民族院校学生特点,探索了我校《统计学》课程的微课视频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为其他高校开发统计类在线课程及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

2.微课与翻转课堂

2.1 微课

微课(又称微课程)是针某项内容设计的记录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的微型课程,一般以录制的短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通过短小的微课视频将知识点、教学过程、课件、案例是问题等有机结合,特别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需求,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节省了宝贵的课上教学时间,受到了众多学者和教师的欢迎。

国外最早提出微课概念起源于Le Roya和McGrew的60s课程和Kee的一分钟演讲。Penrose认为用建构主义生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内容都可以称为微课,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3]。”

但是,在微课教学的实践中,一些教师错误的将“微视频+网络”当成了微课教学的全部,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录制整堂课,然后分割成小视频,再上传到网络上让学生学习,这种方式下的视频信息量杂乱无章,没有清晰的逻辑主线,这种视频缺乏师生互动,干扰信息太多,导致学生学习中无法形成思考,忽视了微课学习中的个性化和按需学习目的,存在一定局限[4,5]。

2.2 翻转课堂

针对单纯使用微课视频的缺陷,一些学者提出将教学分成课下(包括课前和课后两部分)和课上两部分,课下学生通过教师发布的微课视频或互联网上的视频资源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课上则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通过问题、实际案例等引导学生思考,协助学生达到主动学习的目标,这种教学方式称为翻转课堂。

2007年,Bergmann和Sams发现录制课程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进而可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其他如杨百翰大学和西雅图大学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国内高校诸如上海交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等展开教学实践,建立了在线课程平台。然而,目前国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和常见问题等方面,忽视了课下知识传递过程的设计。对于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而言,关键在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方面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与有效衔接。根据作者在民族院校《统计学》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经验,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学期的探索实践,提出了适合民族院校学生的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2.3 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决定课前的知识获取效果,关系课堂教学设计内容能否实现,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评价。在微课内容的选取上,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中进行提炼,微课应以教师讲授微视频为主,辅助以课件、案例等资源,在线平台需有答疑、测试反馈等方式,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环境。微课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学难度要根据具体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由教师把握,完成一个微课学习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

翻转课堂让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教师要成为引导者,学生则要变成参与者。当然,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和不同师生特点的翻转课堂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理念却大致相同。比如:学生从被动听变为主动的学;翻转离不开课前的微课学习;课堂翻转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知识内化[6];课堂节省时间用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实际案例是实现掌握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在线反馈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

3.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3.1 教学实践过程

为检验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是否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本文以《统计学》课程为例,考虑到民族院校学生特点,作者精心制作了适合学生背景的微课视频,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本次实践的班级是2014级统计专业两个班,1班人数41人,选取1班进行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2班人数43人,2班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为主,在学习完10次教学任务后进行了平时测试。

3.2 教学效果调查

两个班级的测试结果见表1。

从表1中不难发现,采用了微課和翻转课堂的1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比2班高出7.9分,标准差低4.73分,最高分相差不大,最低分相差39分,表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学习对教学效果影响显著。

另外,由于1班同学采取了线上和线下学习方式,学习时间比2班同学高,这也表明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足够的学习时间付出对取得优良成绩有正向激励。针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调查表明,1班学生课下学习微课的时间中位数在30分钟,最早完成微课学习的10%学生比最迟完成的10%学生学习时间少了近10分钟,即不同学生在学习中耗费时间有差异。个别学生反复观看微课视频的次数甚至达到7次之多!

4.结论

本文对民族院校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归纳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必须有效衔接课下和课上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了适合民族院校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统计学》课程开展的实践研究初步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该模式通过课前微课、课上教学设计和课后问题拓展实现了知识传递、知识内化和知识巩固等过程。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 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46-51.

[5]卢强. 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7.

[6]刘锐,王海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5):26-32.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