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2017-04-15 08:25张淑凤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0期

张淑凤

【摘要】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传统课堂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打造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资源生活化和教学延伸生活化角度,探究如何创设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关键词】教学活动生活化 教学资源生活化 教学延伸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77-02

一、创设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重要性

生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基础,生活中蕴含着知识和力量,是形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母,它交给人生存、发展的技巧,教会人如何走向成功。生活为思想品德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丰富多彩的生活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融入感官,动人心灵。将学生的生活引入教学,学生就会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传统思想品德课堂不受学生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莫过于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知识点的灌输,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打造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资源生活化和教学延伸生活化角度,探究如何创设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二、如何创设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一)教学活动生活化

1.导入生活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程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思想品德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导入环节,抓住学生的心理,从而使他们轻松愉悦地学习。生活化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逸闻趣事的导入、影视歌曲的导入、故事的导入、新闻的导入、实验的导入、悬念的导入、寓言导入和诗歌导入等。导入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既紧张又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而且能够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刻地说明教材观点,从而使抽象的理论变的生动具体、通俗易懂,激发学生实践和探索的热情,并体验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2.活动生活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或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識。”[1]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和活动,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去思考,使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二)教学资源生活化

1.生活化的学生资源

学生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来源于学生的,包括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观念、情感和行为等,通过师生课堂互动而形成的、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相关的知识及经验,对于很多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事物他们从未接触过,但当问题、现象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会根据以前的经验、思维及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并提出他们的假设和观点,而这些经验、看法和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2.生活化的社会资源

著名思想家卢梭说过:“社会是书,事实就是材料”。社会生活是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大课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地把时政热点、舆论焦点和民众看点等社会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范畴中,为打造生活化的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活本身就是教育,但是教育决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现实的生活中,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提炼生活,勇敢地创造生活,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新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去伪存真、提炼思想,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延伸生活化

杜威指出:“从儿童的观点来看,学校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应用。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这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2]这种隔离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最终会成为“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基于生活立场的公民实践活动是对思想品德课堂的一种延伸,它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设了桥梁,在课堂与生活之间铺设了通道,融通了教材的知识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它能将课堂的触角延伸至课外、根植于生活,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社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心社会的爱国主义情怀。

生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基础,再复杂抽象的理论一旦回归生活,就会变得生动与简单。脱离了生活,教学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品德教学最终服务于生活,学生的学习始于生活,又最终回归生活。只有创设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感悟真理,提升能力,更能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最终都是为了回归和服务于他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蒋小娜.初中政治课堂的生活教学探索[J].科学导报,2014,(3):128.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