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视频社会情绪反应的实证研究

2017-04-15 08:25竭婧张凡凡杜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

竭婧 张凡凡 杜杰

【摘要】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新闻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其中网络负面新闻视频既能够起到释放情绪、扩大认知视野、告诫警示他人的积极作用,又能产生使人道德错位、意志消沉等消极影响。高校大学生作为网民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网络负面新闻视频会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以医疗事故负面新闻视频为例,针对大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视频社会情绪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观看网络负面新闻会对大学生情绪产生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新闻媒体及各大高校应积极重视、提高警惕。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思想教育网站、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以及道德自律能力等方式来削弱和消除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负面新闻视频 社会情绪反应

【基金项目】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情绪反应的实证研究》(编号:Hnky2016-2);海南大学青年基金《网络负面新闻对“90后”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编号:qnjj201500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89-02

一、引言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全网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 [1]。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负面新闻对网民产生了极大影响。大学生既是网民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网络思想教育的主要对象。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2]。一般将负面新闻分为三种:(1)揭露社会腐败事件的新闻报道;(2)社会危机事件报道(如三鹿奶粉事件、特大医疗事故等等);(3)黄色煽情新闻。本研究选用医疗事故负面新闻视频材料作为社会危机事件类新闻进行研究。该类新闻会对人们的精神价值体系、社会秩序建设、国家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人们的社会情绪产生影响。

《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3]中的相关研究认为社会情绪是指在个体情绪反应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相互交往、互动,在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以及国家,社会内部和国家、社会之间都会引发群体表现出共同的情绪体验,即群体成员共同的情绪感受。社会情绪分为积极社会情绪和消极社会情绪。积极情绪是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驱动力,它使人积极乐观、充满活力;消极情绪会使人产生压抑感和对社会的不满。社会的消极、负向情绪的累积可能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

因此,了解大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视频社会情绪反应的特点,有助于研究和探索出在互联网络高速发展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略,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社会情緒一般是以某一社会群体中个体所体验到的情绪的平均水平来代表,因此社会情绪的测量必须以个体情绪主观体验为基础。目前,个体情绪的主观体验主要采用相关量表测量获得。邱林、郑雪等人于2008年以情感二维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沃森(Watson)和克拉克(Clark)1988年编制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进行了修订,制定出《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中文修订版)》(以下简称PANAS修订版,该量表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维度,各9个项目,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计分方式计分。修订后的量表是情感、幸福感有效和可靠的测量工具,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信度和良好的结构效度[4]。本研究采用这一量表对大学生对于负面新闻视频(以医疗事故为例)社会情绪反应进行测量。

从海南省某高校随机抽取176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76份,收回有效问卷176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其中男生82人,女生94人。研究具体流程是:

首先在安静的房间里让被试进行情绪状态自评。随后播放医疗事故负面新闻视频,然后对被试进行第二次情绪状态自评。最后回收量表,采用SPSS 18.0(又名PASW)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促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和推动高校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三、研究结果

将前后两次情绪评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所有情绪前后差异都极其显著,达到了0.001的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观看负面新闻视频前后的情感状态比较

将前后两次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总平均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观看消极视频后,被试的积极情绪评分降低,消极情绪评分升高,且前后积极情绪以及消极情绪差异均达到了0.001的水平。

表2 大学生观看负面新闻视频前后的积极和消极情感状态比较

四、结果分析及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负面新闻视频对于大学生的社会情绪具有极大影响,会使大学生积极情绪显著减少而消极情绪显著增加。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存在着许多社会矛盾,如贫富分化、权力腐败、信仰缺失等,这些社会矛盾直接导致了网络负面新闻的产生。接收负面新闻的主体即网民群体具有自主开放性、虚拟性和松散性的特征,大学生因生活在校园中,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产生从众效应。因此网络负面新闻视频势必会继续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网民群体造成持续的消极影响,这些消极影响对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极为不利,减少和消除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势在必行。

大众传播媒介或许无法指示我们怎样去思考,但它却可以决定我们看些什么、想些什么,什么问题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对某事件的报道越突出,信息接收者对该事件的关注程度就越高。因此,从源头出发,各新闻出版机构应明确新闻报道者的责任与义务,在揭露批判社会不良现象的同时关注事件报道对于大众的影响,不哗众取宠或是通过散布一些具有“冲击力”的负面新闻来夺人眼球,减少负面新闻对于大众的消极影响。同时,传播媒介在传播负面新闻的同时也应传播具有正能量的新闻,这样会使受众带着理性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问题,减少非理性情绪。

作为青少年教育主体的各大高校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一是合理控制和引导网络新闻的传播。利用学校官网、新媒体平台等发布正能量信息,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对已经出现的负面新闻密切关注,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看待该类新闻,增加负面新闻的积极影响,减少其消极影响;二是培养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轻信网络负面新闻。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组织相关讲座提高学生对虚假负面新闻的鉴别力,不传谣、不信谣。三是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培养其积极良好的心态,使其在面对各种负面新闻时可以从中汲取积极有益的内容而不受其消极影响;四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走出网络虚拟世界,不沉溺于网络,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综上,唯有新闻报道者严格把控网络新闻内容、高校积极密切关注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大学生主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素质,才能抵制来自网络负面新闻视频的各种各样的消极影响,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

[2]梁彬彬,孙建中.语法隐喻在新闻语篇中的应用 [J].群文天地,2011,24:23.

[3]王俊秀,杨宜音.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 [M].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0,12,14,17,18,19,20,217,223,233,234,235.

[4]邱林, 郑雪, 王雁飞. 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 应用心理学, 2008,6(3): 249-254.

作者简介:

竭婧(1982-),女,辽宁沈阳人,讲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情绪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