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生物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

2017-04-22 19:53居玲艳
启迪·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联系经验初中

居玲艳

[摘要]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呼唤,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出的重要特色。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初中生物也不例外。

[关键词]初中 生物 生活 经验 紧密 联系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呼唤,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出的重要特色。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初中生物也不例外。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在备课时,认真分析教材,挖掘对学生有新鲜感、奇妙感的生活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情趣、学有所得。

案例1:在讲到“人体的免疫防线”时,我说:“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通过疫苗来导入特异性免疫,把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没有生疏感。

案例2:讲授“生物与环境”时,谈“晏子使楚”中晏子的机智多谋,引出这样一句话“桔出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其叶徒相似,而其味不同”,设疑“为什么同一品种在两个地方却性状不同呢?”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为课堂增添生活气息和活力

生物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教师要提高主体意识,努力开发生物课程资源,反对那种把教科书当成惟一的课程资源的做法。因此,要落实“生活化”的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从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内容取向,转向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生活化”内容取向。

案例:我在上“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时,先让大家观看电视台记者暗访海口市某餐馆买卖、加工野味的影像资料,然后再让大家讲述生活中有关猎杀、买卖、食用野生动物的所见所闻。学生的情绪高涨,并且真切地感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迫切性、必要性,从而认同并支持《野生动物保护法》,并提出了许多防范和打击偷猎及买卖野生动物的建议。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远非照本宣科,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

三、创设生活化空间,组织形式生活化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空间,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把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了高高的讲台,没有了插秧式的座位安排,以往课堂教学给学生施加的各种束缚得到了释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氛围。

案例:在教学“环境的污染与防护”一课时,我移开了课桌,把它们围成了半圆形,仿造中央电视台来了个“实话实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他们熟悉得生活氛围,把课堂教学组织成了一次访谈节目,老师充当主持人,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当嘉宾,其余学生当现场观众,课堂中,嘉宾和观众畅谈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危害以及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该以什么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四、作业布置生活化、活動化

通过生活化的作业优化学生的实践,使实践更理性化,而不再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开展题海战术,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具有创新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让学生经历和体会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问题的成功喜悦,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案例:在教学“环境污染”后,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从中我发现学生设计出了许多方案:有充分利用宣传栏进行环保宣传的,有一起合作写环保倡议书的,有写给化工厂厂长的信,信中诚恳指出危害的??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要从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让生物知识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动力。

猜你喜欢
联系经验初中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