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五省对外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2017-05-02 08:59□王
关键词:五省外贸竞争力

□王 涛 强 莉

中国西北五省对外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王 涛 强 莉

本文以2012-2015年中国西北五省:陕西、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的对外贸易数据为基础,分析西北五省对外贸易现状,进而基于因子分析测算五省区的贸易竞争力水平。横向比较结果显示,陕西、新疆贸易竞争力较强,青海、甘肃、宁夏三省贸易竞争力水平偏低,对外贸易欠发达;纵向比较结果显示,五个省份在过去的四年中唯独陕西贸易竞争力逐年提升,除外贸依存度低于新疆外,在外贸规模、外贸结构、外贸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其他四省贸易竞争力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下降趋势。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机遇下不断提升西北五省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出相关建议。

西北五省;贸易竞争力;丝绸之路;经济带

我国西北五省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陆建设的重要区域,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发展期。西北五省区对于自身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定位逐渐明确: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陕西提出建设“新起点”,甘肃提出打造“黄金段”,宁夏、青海提出打造“战略支点”,而新疆提出构建“核心区”。因此,在这种利好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不断优化贸易结构、扩大贸易规模,提升西北五省贸易竞争力,对促进西北地区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

由于国际竞争力加剧和资源要素的全球流动,西方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首要表现在各国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位势和状态,因此外贸竞争力成了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内容。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者对贸易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大多使用比较优势指标和协整分析的方法。李晓峰、漆美峰(2013)[1]通过比较分析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现状、RCA指数、EMS指数,以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进行协整检验,对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李琼(2014)[2]采用TC指数和RCA指数测算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情况,综合钻石模型理论,进行协整分析,探究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国内关于竞争力指标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使用最多的为比较优势指标和多层次指标。鲁晓东(2007)[3]建立了包括比较优势指数(CAI)、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的指标体系,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及国际比较,并总结了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高的内在深层次原因。余道先、刘海云(2008)[4]对近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进行经验分析,同时测算了服务贸易各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指出我国服务贸易存在进出口结构不合理、总体竞争力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冯跃(2009)[5]分别从服务贸易规模和行业结构两方面分析了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现状 ,利用比较优势指数(CAI)、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及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水平及行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发现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邢孝兵、张清(2010)[6]对2000-2008年间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测算了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和各个部门的固定市场份额模型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竞争优势指数,研究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总体缓慢提升,各个部门的竞争力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肖德、叶茂升(2010)[7]提出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缺乏全面性,并且实证研究中普遍使用服务出口额作为贸易竞争力的替代变量是值得商榷的。于是,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总结出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的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比目前普遍采用服务出口额作为竞争力替代变量的研究方法具有更好的模型回归效果和经济解释意义。也有学者使用类似的多层次指标研究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刘立平、幸新荣(2010)[8]根据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7个方面选取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安徽省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曾鹏、朱玉鑫(2012)[9]从总量、质量、流量三个层面选取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多层次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以贸易竞争力为研究对象的学者,大多都使用比较优势指数、竞争力指数以及多层次指标等分析国家、各行业贸易竞争力水平,对西北部地区的研究偏少。考虑到西北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土地资源丰富,有劳动力和市场优势,在吸引外资、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方面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政策叠加利好不断在为西北部外贸发展护航,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出台的一系列促外贸措施将助推西北部地区外贸发展。特别的,西北五省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哈萨克斯坦入世、应邀加入中巴经济走廊,对深入开拓中亚五国市场,推动西北五省外贸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西北部外贸发展新增强势动力,西北五省应当抓住机遇,不断提升外贸竞争力,促进外贸蓬勃发展。

本文基于因子分析,综合肖德、叶茂升(2010)、刘立平、幸新荣(2010)、曾鹏、朱玉鑫(2012)等人的研究成果,构建外贸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测算西北五省对外贸易竞争力水平,并提出提升外贸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二、西北五省贸易发展现状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五省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心、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外贸易总量较少。从2012-2015年五省对外贸易数据来看,西北五省对外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非常低,均不足1%,排名也在20开外。但近些年来五省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2013、2014年,宁夏和陕西外贸增速在全国位居前三,对外贸易水平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其中,宁夏外贸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首位,由2013年的45.2%上升到了2014年的69%,高于增速排在第二位的重庆30个百分点。

从全国范围来看,2015年,全球经济总体复苏乏力,前景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常态。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8%,进口同比下降13.2%。进出口下降主要是因为进口降幅较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受国内出口疲弱影响。出口小幅度下降,主要因为全球经济低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偏高。而处于这样的大环境,西北五省中陕西、青海外贸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8和20.6个百分点,增速位于全国前列,除陕西、青海以外其他三省外贸均呈负增长。陕西省对外贸易总值也在2015年突破300亿美元的大关,达到304.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9%,首次超过新疆,成为西北地区第一贸易大省。其中,出口总值为147.47亿美元,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影响,企业进口动力增强,进口总值为156.88亿美元,同比增长18.4%,累计实现贸易逆差9.41亿美元。

长期以来,外贸依存度一直作为衡量一国(地区)经济开放度的主要指标。2012-201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滑落,2015年已经下降到36.3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北五省外贸依存度过低,外贸对经济的贡献相对较小。2012-2015年,西北五省外贸依存度基本保持在20%以下,其中,陕西从2012年的4.46%持续上升至2015年的10.43%,呈稳定逆势增长势态,表明陕西省经济外向度低的短板得到明显改善。新疆外贸依存度持续降低,2012年为21.17%,到2015年仅为13.14%,尽管如此,新疆对外贸易依存度依然大于其他四省。

表1 2012-2015年西北五省对外贸易概况

注:“-”表示缺少相应数据。

数据来源:各省统计局统计公报、统计年鉴(2012-2015)。

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边境小额贸易占居半壁江山,成为主要贸易方式,辅之以一般贸易。新疆以美国、中亚五国为主要贸易伙伴,其中哈萨克斯坦为第一大贸易伙伴。陕西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2015年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大幅下降到35%左右,这可以说是我国对外贸易总规模增速相对比较低迷的重要原因,而陕西2015年一般贸易所占比重减小,加工贸易出口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63.59%。加工贸易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其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也进一步说明陕西省贸易方式结构优化,经济外向度提高。甘肃、宁夏、青海则主要依赖于一般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15年一般贸易出口均超过了90%。

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西北五省出口商品结构差异不是很大,仍以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依赖性非常高,劳动力要素丰富。其中陕西已经出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趋势,反映了陕西正逐步趋向出口多元化。此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里面对于分类标准的说明,我国进出口的商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类: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矿产品、纺织服装品、软件及文化产品等。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不能严格划分,考虑二者有重合,所以分析以机电产品为主。从出口商品来看,陕西省出口商品种类比较集中,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从2012年占比57.56%到2015年占比81.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0个百分点,部分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形势良好,特别的,以光伏、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兴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相继成为陕西省进出口市场中的主角。其他四省则没有这种结构特点。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贸易竞争力评价分析

(一)构建评价指标

肖德、叶茂升(2010)、刘立平、幸新荣(2010)分别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我国1992-2006年服务贸易竞争力、安徽省2000-2007年外贸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纵向分析比较;曾鹏、朱玉鑫(2012)借助因子分析,对2009年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综合发展状况进行横向比较。本文从实际数据的可获性出发,在参考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外贸规模、外贸对经济的贡献、外贸结构、外贸增长潜力四个方面,共选择9个相关指标,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运用近4年,即2012-2015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同时实现西北五省贸易竞争力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具体指标如下:

进出口总值(A1单位:亿美元)、出口总值(A2单位:亿美元):反映一个地区对外贸易的总体规模,一般来说,规模越大,贸易竞争力越大。

净出口额(A3单位:美元):当净出口额>0时,处于贸易顺差;当净出口额<0时,处于贸易逆差;当净出口额=0时,处于贸易平衡,所以在考虑外贸规模的同时应当兼顾贸易平衡状况。

外贸依存度(A4=进出口总额/生产总值,单位:%)、出口依存度(A5=出口额/生产总值,单位:%):分别反映一个地区外贸和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其值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过低,则说明未充分发挥作用;过高,说明过于依赖对外贸易,内需不足。

加工贸易出口比例(A6单位:%)、机电产品出口比例(A7单位:%):从贸易方式来讲,A6越高,出口的技术含量就越高,贸易竞争力就越强。从商品结构来讲,机电产品是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A7越大,竞争力越强。

出口增长率(A8单位:%)、外贸增长率(A9单位:%):分别反映一个地区出口和外贸的发展潜力。

(二)数据分析过程及结果

本文采用2012-2015年的年度数据,每年包含陕西、新疆、青海、宁夏、甘肃5个省的9个指标。数据来源于各省统计年鉴及通过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整理计算得到。在进行分析之前首先对每年5个省份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SPSS20.0),消除不同量纲及不同年份外界相关因素造成的影响。

根据因子分析步骤,用经过标准化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系数>0.5,Bartlett检验Sig.<0.05,拒绝原假设,因而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经过主成分法提取因子后,有3个因子被提取,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92.721%,一般认为方差贡献率累计达到80%,效果已经非常显著了,所以被提取公因子的解释效果非常好,说明这3个因子已经能够概括这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因此,选取前三个因素作为公共因子,其特征根分别为4.553,2.561和1.231,贡献率分别为50.593%,28.453%和13.675%。

经过因子旋转后,得到三个公共因子特征根分别为4.172,2.514和1.659,贡献率分别为46.353%,27.936%和18.432%,其中第一个公因子对变量的解释能力最强,第二、第三个公因子分别次之。同时得到旋转成分矩阵,见表2。

表2 旋转成份矩阵

通过旋转成分矩阵可以得出,每个因子只有少数几个指标的因子载荷较大:A1、A2、A3、A4和A5在第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大的正载荷,A6、A7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大的正载荷,A8和A9在第三个因子上有较大的正载荷。由于A1、A2、A3是反映外贸规模的指标,A4、A5是反映外贸对经济贡献大小的指标,所以可以将第一个公共因子解释为衡量各省贸易规模和外贸贡献大小的因子,A6、A7是反映贸易结构的指标,所以将第二个因子解释为反映外贸结构的因子,A8和A9反映进出口和出口的增长速度,将第三个因子解释为描述各省贸易发展潜力的因子。由此构建西北五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见表3。

表3 对外贸易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

F=0.46353×FAC_1+0.27936×FAC_2+0.18432×FAC_3

由此计算出的各个省外贸竞争力综合得分F。2012-2015年西北五省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及相应排名,见表3。(其中因子得分为负值代表低于区域平均水平的差距,并不代表该省对外贸易综合实力为负)。

根据2012-2015年五省因子得分排名和综合得分排名:在贸易规模和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上,新疆稳居第一位,陕西排名有所提升,在2015年上升至第二位;外贸结构上,陕西稳居第一,远远大于其他四省,且其得分稳步增长,其他四省均有较小波动;在外贸发展潜力上,宁夏从2012年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增长优势,2013年、2014年均位于第一位,2015年跌回第五位,陕西增长稳定,位居第二,仅次于青海;从贸易综合实力来看,2014年陕西首度超过新疆,成为西北五省贸易竞争力最强的省份,新疆退居第二。总的来说,陕西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了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新疆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我国面积最大、毗邻国家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随着丝绸之路北、中、南三条通道的全线贯通,新疆将成为我国唯一通往波罗的海、印度洋、波斯湾和英吉利海峡四大出海口的陆路通道,坐拥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外贸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从新疆外贸实际来看,加工贸易落后,机电类和高新技术类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例非常小。从2012-2015年贸易结构评分来看,新疆出口商品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因为近年来轻纺产品、食品、家用电器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逐渐取代棉花、羊毛衫、棉布等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的优势地位,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仍然很大,新疆对外贸易结构明显落后。进出口和出口增速较其他四省偏低,对外贸易发展潜力较低。因为其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8个国家接壤,边境贸易非常发达,占全省对外贸易50%以上,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也远大于其他几个省。因而在外贸综合实力上排名靠前也是情理之中的。而近年来新疆对外贸易持续下滑,主要受大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国际贸易增长动力不足,外贸需求持续低迷;另外,目前新疆出口的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综合成本的变化仍然有较高的敏感性,劳动力成本上涨制约着生产和出口的进一步扩大。总的来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一个中长期的愿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新疆需要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其特殊优势和基础,着眼长远,不断加强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优化贸易结构,不断提升贸易竞争力。

表4 2012-2015年各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陕西处于西部的中心位置,外贸稳定增长。截止2015年,陕西外贸总额分别占全国总体水平的0.77%,在西北五省中排名第一,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大,但是依然低于新疆。与其他四省不同的是,陕西省贸易结构得分较高,逐步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逐渐呈现出机电产品一枝独秀的局面。相比之下,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四省对外贸易均呈现出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一般贸易为主,这种情况不利于人力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容易陷入“比较利益陷阱”,技术能力和贸易竞争力不能得到迅速提升。而且,陕西加工贸易出口比例也远高于其他四省。陕西主动实践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除外贸依存度低于新疆以外,在外贸规模、外贸结构和外贸发展潜力上相对其他四省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放眼全国,与其他省份相比发展仍然缓慢,对外开放水平依然很低。所以,陕西应当寻找自身优势,注重外贸规模的扩大及经济外向度的提升,促进外贸快速增长。

青海、宁夏、甘肃外贸发展较为落后,近年综合评价得分起伏不定。2012-2015年间,青海、宁夏外贸呈现较高增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青海、宁夏外贸本身基数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异地贸易型私人公司在宁夏注册企业,组织货源、报关出口、结算结汇都在口岸完成,只是由于注册地是宁夏将出口数据统计到了宁夏而造成“被增长”。甘肃无论是在外贸规模、外贸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外贸结构、贸易发展潜力还是对外贸易综合实力方面均处于较低稳定水平。青海、宁夏、甘肃外贸欠发达,应当注重开发本地优质资源,不断优化贸易结构、扩大外贸规模、提高外贸依存度,逐步提升外贸竞争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和黄金段的建设。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2012-2015年五省区对外贸易竞争力综合实力陕西、新疆位居前两位,其他三省排名有所波动。陕西省在外贸规模、外贸对经济的贡献、外贸结构和外贸发展潜力上均表现出了明显的竞争优势。虽然,外贸竞争力较其他四省强,但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应当注重外贸规模的扩大及经济外向度的提升,促进外贸快速增长;新疆在外贸规模和贸易结构上出现劣势,应当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加强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同时发挥边境小额贸易的相对优势,优化商品结构,不断提升贸易竞争力;青海、甘肃、宁夏应当以扩大外贸规模、提高外贸依存度,利用外贸这驾马车为基础,优化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逐步提升外贸竞争力。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五省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建议如下:

(1)深入拓展外贸市场,继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在当前我国“海陆并进,东西互动”新型开放战略背景下,西部大开发战略、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优势,降低贸易壁垒,加强贸易往来,实现双边贸易互补。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连通、能源、信息网络建设,改善贸易环境,促进互联互通,扩大贸易规模。

(2)不断优化商品结构。注重科技创新,把资源类商品的产业链向下延伸,进行深加工,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陕西省以电子信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机电产品进出口比重不断扩大,发展潜力显著。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巩固其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他四省也应当借鉴陕西省的外贸发展经验,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推动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的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提倡商品结构多元化、科学化,有主有次,协调发展。具体可以增加农矿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其加工比率和加工水平,提高产品标准,将其与国际接轨逐步代替对资源性产品的进口;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加工程度和附加值,积极将新技术、新材料向这些产业渗透,使这些产业重新获得比较优势;利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绿色生态农业产品群,提高资源型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行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知识型企业管理模式,合理配置各类要素与资源。

(3)积极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加工深度,促进产业升级。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拓展科技含量高、加工增值度高的加工贸易领域。同时,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范围寻成本洼地而居,在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工贸易总是在不同的地区发展和转移,利用东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部分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引导东部地区转移的这部分能够更多地向中西部来,尽可能把加工贸易留在国内。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良性互动,在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培育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探索。

[1] 李晓峰,漆美峰.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3,(11):77-83.

[2] 李琼.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4,(26):36-37.

[3] 鲁晓东.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7,(10):23-27.

[4] 余道先,刘海云.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与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0):73-79.

[5] 冯跃.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现状及竞争力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09,(10):108-114.

[6] 邢孝兵,张清.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7):39-43.

[7] 肖德,叶茂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6):81-87.

[8] 刘立平,幸新荣.安徽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0,(6):66-71.

[9] 曾鹏,朱玉鑫.中国十大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7):48-57.

2016-12-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126

王 涛(1967- ),男,河北雄县人,经济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跨国投资与国际贸易。

F722.9

A

1008-8091(2017)01-0006-07

猜你喜欢
五省外贸竞争力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北五省旅游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